肌筋膜疼痛綜合徵,對於肌筋膜的研究,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肌筋膜疼痛綜合症

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人都經歷過肌肉疼痛,有時還會引起嚴重的疾病。急性損傷可以直接引起肌肉疼痛。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對於肌筋膜的研究,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例如:挫傷、貫穿傷、撕裂傷、牽拉傷等。如果這些急性疼痛得不到正確和徹底治療,就可以發展為慢性肌肉疼痛。

更常見是,這種慢性肌肉疼痛以後不需要有肌肉本身的損傷,只要對機體無論任何組織和結構有損傷,都可以被引發,這種情況被稱為肌筋膜疼痛綜合徵。

肌筋膜激痛點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可自動產生的疼痛或者運動時可以產生疼痛反應;還有一種是潛伏的肌筋膜激痛點,其表現為疼痛、不適和對壓迫有疼痛反應。

致病機制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對於肌筋膜的研究,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病的致病機制可以是炎性變化,也可以是退行性變,或是兩者同時存在。炎性變化最初可以是由損傷引起的。

如果急性損傷不能夠完全地被治癒或治療方法不當和不徹底,就會轉化為慢性肌肉疼痛。

慢性炎性也同樣能夠因為慢性反覆性的細小創傷造成,也可以由已存在退行性變,被細小的損傷而引發。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對於肌筋膜的研究,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退行性變可以因為局部循環障礙以血管數量減少而造成;這種血循環貧瘠的狀況可見隨年齡增長的改變、急性損傷後的組織水腫、以及慢性損傷後的疤痕組織。因此,無論是炎症還是退行性變都可以促進潛伏或隱性的肌筋膜疼痛。

症狀特點

肌筋膜激痛點通常可在這個位置上摸到一個拉緊的帶和條索樣結節,擠和觸壓時疼痛;並且能引起遠處的牽涉痛、壓痛和交感現象,包括所涉及到許多頭頸、軀幹和四肢的疼痛。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對於肌筋膜的研究,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塊受累的肌肉常有幾個不同的固定疼痛點,每一個疼痛點都有自己固定的觸發牽涉痛區域。一個原發疼痛點可觸發另一個鄰近疼痛點,第二個疼痛點又可觸發更遠處的疼痛點,從而造成遠距離牽涉痛,牽涉性的頭痛可造成失眠和精神焦慮。

正常人體的每一塊肌肉都可以因某些慢性損傷而引起一個或多個潛在的觸發點,這些潛在的觸發點僅有局部的疼痛,被某些原因致痛後變為活動觸發點而患病,然後觸發遠處的牽涉痛和局部的其他症狀。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對於肌筋膜的研究,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潛在的觸發點常處於休眠狀態,還可引起受累的肌無力、骨骼肌的牽張範圍減小和關節運動受限,並持續多年和被某些原因激活,例如創傷、急性過牽、超用疲勞、勞累、受涼、抵抗力下降和反覆感冒等等。

診斷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對於肌筋膜的研究,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問診:患者突然發作的肌肉過用或跟隨發作的短暫時期後的疼痛;肌肉反覆和慢性過用受累;無明原因的肌痛。睡眠不足時疼痛症狀加重。

觸診:肌肉觸痛點和痛點處周圍常可觸及到痛性拉緊的帶狀或條索狀結構。每個激痛點伴有它特徵性的遠處牽涉痛;受累肌肉的運動和牽張範圍受限和肌力稍變弱。快速觸診和針刺痛點可引發局部顫搐。按壓痛點可引發疼痛和牽涉痛。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對於肌筋膜的研究,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患者感覺疼痛適宜的力度,按壓激痛點,每個激痛點3-5分鐘,每天一次,直至激痛點消失,聽起來可能感覺和肌肉勞損處理一致,不過肌筋膜的處理是分層次的,淺層的筋膜恢復要輕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