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骂滴滴更可悲的是我们放弃对问题本身的追问

又一位年轻而又鲜活的生命因为搭乘顺风车而离开了人世,有朋友问不写点什么吗?是啊,在想该写点什么呢?去责骂滴滴?去声讨嫌犯?还是去说说女性该如何自己防护?

比骂滴滴更可悲的是我们放弃对问题本身的追问

接二连三的问题,让滴滴已经淹没在群体狂轰乱炸式的责骂当中,在这个时候,他做什么都是错。无论是发声明,还是补偿受害者,亦或是下线顺风车业务。群体的怒火,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口径,在这个通道上,已经没有人能为滴滴挡下炮火了。

比骂滴滴更可悲的是我们放弃对问题本身的追问

滴滴有错这个事实是毫无疑问的,在事发之后的处理上,暴露了一个大公司流程上的复杂,甚至是将流程置于人的生命至上的一种近乎傲慢的态度。在这一点上,滴滴要承担足够多的社会责任,但如果仔细想想,如果滴滴做好了,可以在事发之后快速的去营救,也许可以救女孩一命,但滴滴能够消除掉有犯罪预谋的司机么?

在这个时候,如果任由舆论怒火将滴滴吞灭,一味的责备滴滴,就算滴滴解散了,没有垄断了,倒闭了,也只是一场舆论“打砸抢”式的运动,将每个人平时对网约车的不满发泄在一个目标之上。没了滴滴,还会有滴答、答滴,我们的生活更不能倒退,不能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出租车模式。

在一场集体无意识地发泄之后,一切归复平静,在一场治标不治本的追责当中,可能成功将伤疤抹去,但看看一个不完全统计的数据,2015年,中国人口总数134,472万,全国31省市“强奸”案由裁判文书39,866个,平均每42460个人中,就有一人与“强奸”案有关联。难道在滴滴问题之外,我们不应该去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吗?

为什么车上是一个危险的空间?

为什么在顺风车内,会引起某些性犯罪的预谋呢?除去一些群体性因素,比如司机群体当中,年轻司机越来越多,会存在性压抑现象;些曾经有过类似不当行为的人群转行做了司机等等。从心理学的一些角度,可以去思考并得到一些有益的答案。

弗洛伊德最早将人的精神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简单粗暴地理解,本我就是我们兽性的部分,注重欲望的满足;自我是有了社会化道德的平衡;超我则是一种道德上完美的模式。

而很多实验都在反复地讨论“他人在场”情况,对于人精神和行为的影响。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很多的实验以及我们的日常经验会告诉我们,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多表现出社会性的一面,更有利于利他行为的出现以及压制自己的欲望。

拿一个小孩子举例,如果桌子上有一盒糖,旁边有一个大人告诉他,不要吃糖的时候,孩子一般还是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尽量不去理糖。一旦大人离开,孩子心中就会出现一个小天使和一个小恶魔,往往最终恶魔会战胜天使,驱使孩子去吃掉糖。

比骂滴滴更可悲的是我们放弃对问题本身的追问

这个跟车内的性犯罪有什么关系?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司机可能就是那个孩子,而坐在他后座上漂亮的女孩就是他心仪的糖果。如果不是在车上,在一个开阔的空间,有人来人往,就好像有大人在盯着他,他可能有欲望,但是不会实施。如果在车上,副驾驶还有个陌生人,他可能也会有欲望,但也不会实施,因为也有大人在盯着他。

恰恰是当他跟女孩单独在车上,车行驶起来之后,形成了一个单独的隔绝空间,就好像一个可以随处移动的黑屋子,没有了空旷的社会空间,没有了第三者在场的监视,嫌犯心中的恶魔逐渐占了上风,最终冲破道德的约束,自我败给了本我,欲望不再被控制,就实施了犯罪行为。

两个不是补救而是预防的办法

所以如果在无法避免司机与女性同时在车上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第三者在场”。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办法建议,比如一键报警、给车辆加装定位等等,但这些都是属于在事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如何避免意图不轨的司机释放自己的欲望,才是真正核心的问题。

两个解决方式:

一、避免女性单独乘车。作为平台,对于女性打车人推荐多人拼车方式,系统自动分配。

二、加装视频直播设施。毕竟多人拼车很难满足大部分需求,所以引入一个模拟的第三者在场的情况,在车内加装直播装置,注意,并不是单向的视频直播,只将车内的视频传回系统,而是一种双向的视频,平台可以看到车内情况,而车内也可以看到一个真人,比如服务人员。这种情况并不需要一辆车一个客服人员,一个客服可以观看众多的车辆,但给车辆的感觉是,有个人在专门盯着他,制造出一种第三者在场的模拟,作为一种社会压力,降低性犯罪的可能。

再追问下去,为什么是这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钟某,二十几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在公开的一些信息当中,有一条比较引人注目,甚至是不出意外,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广州打工,爷爷把他带大,由于是家里的独子,也一直享受着家人的宠溺。

在这里不想搬出“原生家庭”这种陈词滥调,联系最近在迪斯尼发生的两件事,一个是哄抢气球;一个是家长带着孩子插队,被工作人员制止之后,孩子竟然破口大骂工作人员。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我们的教育中,是否没有对社会公德这门功课有太深的考核?在我们的家庭中,是否没能做到言传身教?

比骂滴滴更可悲的是我们放弃对问题本身的追问

比骂滴滴更可悲的是我们放弃对问题本身的追问

在一个单向度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人们更多的去看效率、看金钱、看名誉,那些我们从小背诵的诗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类的传统文化,都太慢了,被我们这个快速向前的社会,碾压在滚滚的车轮之下。

不能说每一个留守儿童都会怎么样,同样的地里面,也会长出不同的果实。这不是留守儿童自己的问题,而是我们作为社会参与者每一个人的问题。如果在社会效率,金钱价值之外,我们还能多关注一点道德的修养,关注一些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尽量以正直、诚信、坚毅、果敢等性格为完美形象,也许又可以让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进一步。

与其叫嚣着让滴滴去死,不如沉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临危不惧,是否可以在大多数时候都坚持正义的信念,是否可以将这些道德理念有效的传递给下一代?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去一味的追究他人的责任,而是反观一下自己,是否也做得足够好,是否能够问心无愧,是否能够为这个社会再多做点什么?

滴滴只是帮凶 舆论的怒火也只是暂时的狂欢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在司机的作恶和滴滴的失职的情况下,失去了生命。这种情况,会激起几乎所有正直人的同理心,每个人都会将自己设想为受害者的亲人,当自己身边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该是如何的反应。而这种应激心理,也造成了滴滴现在的窘境,所有的矛头,都在指向滴滴,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

有些人甚至恶毒的将怒火引向了滴滴当中的一些知名的管理者,这种行径,跟司机的作恶,滴滴的失职毫无差别。扣高帽,贴大字报,在集体的愤怒中,宣泄着个人私欲的怒火,将平时社会生活中的不顺利,转化为对某些人的舆论暴力,在煽动过后,获得盲目支持之后,获取一种心理的满足盒子我的实现。

比骂滴滴更可悲的是我们放弃对问题本身的追问

有错误,就要受到惩罚,有漏洞,就要改进。但在滴滴这件事情上,将所有的舆论能量都放在滴滴身上,是不公平,也不利于社会整体向前解决问题的。滴滴作为平台,有着严重的管理责任,这是事实。就好比孩子品性不好完全怪学校一样,如果只是停留在责怪滴滴,我们就永远无法触及问题的真相以及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中,群体往往会陷入盲目的无意识狂欢,在一场一场狂欢之后,人们似乎陷入了宿醉,对本质的问题视而不见,反而去追求那些舆论的快感以及自身在舆论当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兴奋。

滴滴有错,但他只是管车的,充其量是个帮凶。司机是家人抚养出来的,是社会教育出来的,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品德教育的缺失,是酿成悲剧的罪魁祸首。在网约车之外,我们最近也看到了更多的案例,对女性,甚至对幼女的侵害,在那些场所里,没有滴滴这样一个替死鬼成为我们舆论的靶子。

责怪滴滴的行为,责令滴滴整改之余,多考虑一下自身的社会责任,严于律己,在平时的生活中,在道德的标准上,每个人都向前推进一步,也许我们就会让更多的花季少女生活在应有的阳光之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