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同樣難過阿諛奉承關

自古帝王愛聽諛美之詞,像那種“面刺寡人受上賞”的事例,不過是為了圖強稱霸的一時權宜之計,堅持不了多久。原因在於,帝王已經處在權力地位的最頂端,好話不僅聽起來受用,還是一種需要。還有一種人,就是那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執政者,他們雖然還有一個人在上,但由於種種原因,上面那個人並不能真正約束的了他,所以這阿諛奉承關同樣要過。諸葛亮作為臣子,能夠在輔佐劉禪時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幾乎被人看成是完美,做人方面,幾近於完人。但是,封建社會是官本位社會,一個人的一切都是以這個官位作為衡量標準,對一個人的讚揚與批評,都會讓人和這個官位相聯繫。因此,不管人們把諸葛亮看得多麼神聖,他同樣不能超脫於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也就是說,諸葛亮同樣難過阿諛奉承這一關。

馬謖這個人很有名,這源於那個有名的典故,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其實,最早出名的是他的哥哥馬良。馬良兄弟五人,都很有才,鄉里人專門為他們編了諺語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馬氏兄弟的字中都有一個“常”,所以稱之為“五常”,馬良眉中有白毛,所以稱之為“白毛”。不過,馬良出道要比諸葛亮晚,直到劉備兼任了荊州刺史,劉備才徵召馬良給了他一個從事的官做。劉備入蜀,馬良仍然留在荊州。劉備攻下綿竹以後,讓諸將平復益州諸縣,同時調諸葛亮前往益州。馬良給諸葛亮寫信說:“聽說我們已經攻下雒城,這是上天的福佑。尊兄順應期運輔佐主公治理天下,功配前人並光耀國家,這一吉兆已經顯露無疑。”在把治國的道理比作是俞伯牙的音樂最高境界之後又說:“我雖然不是鍾子期,卻也不能不為之擊節叫好啊!”

這當中有這樣幾個問題,馬良不給劉備寫信為什麼要給諸葛亮寫信?諸葛亮這時候只不過是一個軍事中郎將,荊州時期的重臣有關羽、張飛、黃忠,益州方面有法正、李嚴以及馬超等納迎劉備的功臣,這時候馬良就說劉備會當皇帝(期運、吉兆),諸葛亮要“輔佐”劉備“治理天下”,是不是“提前量”有點兒太大?在把諸葛亮比作俞伯牙的同時,又把自己比作是諸葛亮的知音鍾子期,是不是有點兒套近乎?假如說劉備一旦登基,諸葛亮必然會當丞相,這在劉備集團人人都看得出來,但心裡明白和說在諸葛亮面前是性質不同的問題。就像劉備要等到攻下成都兼任益州牧,然後要當漢中王,最後才能當皇帝需要這樣一步步走一樣,劉備即便是重用諸葛亮,也有一個分步實施的過程。還有,封建社會的官員不是民主推薦,所謂薦舉制只是高級別的官員舉薦低級別的官員,所以,就這封信本身以及信內所涉及的事項,馬良的阿諛奉承意味十分明顯。

後來馬良要出使東吳,他又對諸葛亮說:“今天接受君主的使命,協調和洽兩國的關係,希望您能向孫權將軍介紹我的情況。”諸葛亮讓馬良自己來寫這封信,馬良拿著以諸葛亮名義寫的這封信,果然得到了孫權的厚待。

一個人出使,所持應該是“國書”,假如為了把握完成使命起見,讓諸葛亮利用一下私益寫一封信給對方的某位大臣也是可行的,但像這種介紹自己的信算是怎麼一回事?除了阿諛諸葛亮,真的找不到其他理由。

馬良死得早,有沒有得到諸葛亮的青睞照顧已經不好說,但他的弟弟馬謖卻真得到了好處。馬謖這個人喜歡討論軍法計策,諸葛亮對他非常器重,而劉備臨死時專門囑咐過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不顧眾人的意見,斷然提拔馬謖擔任統領大軍在前的重任(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結果是馬謖丟失了街亭,害得諸葛亮只好撤兵回到漢中。諸葛亮又不顧眾人的勸說,含著眼淚殺了馬謖。有記載說,馬謖臨死前給了諸葛亮一封信,說:“明公看待我馬謖好像兒子,我馬謖看明公像父親。”這時候馬謖39歲,諸葛亮48歲,一對相差9歲的“父子”。

封建社會是家族式結構,在這個家族中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相應的,也是一人犯罪,株連家族。馬謖能夠在違背先主遺囑和眾人意見的情況下被提拔重用,很難說就沒有馬良的關係。還有馬謖犯的是“敗軍之罪”加“逃軍之罪”,這種罪絕對不是一個人掉腦袋就可以了結的事情。當年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母親堅決反對他任趙國主將,趙王執意要用,趙母讓趙王答應,將來出了問題不受牽連。後來趙括兵敗,因為趙母有言在先家庭才沒有受到連累。

李嚴和諸葛亮同為託孤重臣,當然,李嚴地位不能和諸葛亮相比,僅從劉備讓劉禪把諸葛亮當父親一樣對待也可以看出。當然,李嚴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也會對諸葛亮加以阿諛奉承。《三國志》注中有這樣的記述:諸葛亮書集中有李嚴給諸葛亮的書信,信中勸諸葛亮“受九錫,進爵稱王”。諸葛亮雖然對李嚴的這個主張不理解、不接受,但並沒有緊張惶恐,只說這不是“義”而了事。還說:“如果能夠斬了曹叡,恢復了漢室,和大家一道升遷,就是十命也可以接受,何況是‘九錫’吶!”李嚴後來“運糧不繼”,請求諸葛亮退軍,等諸葛亮回來,李嚴又裝作吃驚,諸葛亮由此將李嚴廢為平民。如果把這兩件事放在整個蜀漢國來看待,前一件事情應該是車裂之罪,而後一件事情不過是能力和品質問題。但前一件事情諸葛亮只是回了一封書信,李嚴在此後還升了“驃騎將軍”。尤其是,諸葛亮既然不接受“九錫”,那這個“十命”是不是很不嚴謹!可見,諸葛亮沒有認為李嚴這是居心不良的“悖逆”之言。不知道當時諸葛亮是不是僅僅把李嚴的話當作是奉承過了頭,從而沒有看出他的這種居心?

姜維是天水冀縣人。在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的時候,由於事出突然,天水太守懷疑姜維等有野心,於是連夜逃到上邽。姜維追之不及,想回到冀縣,冀縣人關閉城門,拒絕姜維進入。在這種情況下,姜維投降了諸葛亮。等到失了街亭,諸葛亮撤退,魏國把失去的地方都奪回去,姜維就和母親分開了。姜維是在無奈的情況下投降諸葛亮的,並沒有尺寸之功,原來只不過是一個縣長的屬下,但諸葛亮卻給了姜維一個“奉義將軍”,還封了一個當陽侯。諸葛亮在給留守丞相府的長史張裔等人的信中說:“姜維對當今大業忠誠勤奮,他思索考慮問題精細周到,考察他所具備的才能,永南(李邵)、季常(馬良)那些人都比不上他。”一個剛剛投降過來的人,除了聽他說,還能考察他什麼?而除了姜維的表白,又有什麼事情證明姜維“對大業的忠誠”?三國時期有一個現象,投降後即可封侯。但這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自己有地盤;手裡有兵;在其他集團有很高的地位;天下名士。這些條件,姜維一個也沒有。

諸葛亮死後,蜀漢國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諸葛亮的用人歷來被人們所詬病。這除了他重用荊州人、打壓益州人,對人求全責備以外,還與他難以過阿諛奉承關是不是也有關係?!畢竟,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政也就是十二年的時間,蜀漢國大部分官員都是劉備選拔任用的,這當中覺得自己資歷、功勞和才能都了不起的人不是一個兩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