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90年前的「五三慘案」,是每個國人無法忘卻的痛

90年前的今天,1928年5月3日,日本以“保護僑民”為藉口出兵侵佔濟南,恣意殺戮北伐軍和濟南市民,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又稱濟南慘案。

1928年5月3日清晨,泉城濟南城內各處商店相繼開門,生意興隆,市面熙熙攘攘,一片太平景象。但在上午9時許,北伐軍一名徒手士兵經過日軍警戒區時,被無故射殺。

歷史上的今天,90年前的“五三慘案”,是每個國人無法忘卻的痛

隨後,北伐軍一部前往基督醫院時,也遭到了日軍的開槍突襲。同時日軍向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第三師第七團的兩個營發起攻擊,北伐軍損失慘重。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北伐軍九十二師和九十三師緊急出動,奮起反抗。壓制住日軍的惡行。

但此次事件,是日軍有預謀的計劃,於是日軍佐佐木到一威脅蔣介石,“如不停火,中日將全面開戰”。蔣遂下令停止還擊。

歷史上的今天,90年前的“五三慘案”,是每個國人無法忘卻的痛

派人與日軍談判,恰在談判時,兩個日軍士兵被流彈打死,日軍以此為藉口,向中國軍隊大舉進攻,氣勢濤濤,見人就射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中國軍隊7000餘人被迫繳械投降。

此時,蔣仍下令不抵抗,派遣蔡公時前往談判,蔡公時當時被譽為“中國外交第一人”

然而日軍並無談判的想法,將蔡公時捆綁起來,蔡公時憤怒大罵日軍野蠻獸行,一個日軍會中國話的士兵笑道“你們的蔣總司令都不敢罵大日本皇軍半句,他想找我們談判,我們都沒有興趣。你的官兒有多大,再大也大不過蔣先生!”

還不解氣的日軍把中國人綁在柱子上毒打,鮮血噴流,血肉模糊,慘不忍睹。日本強盜大聲狂笑,形同禽獸!

以為蔡公時會嚇到屈從求饒,卻見蔡公時虎目圓睜,大聲怒罵:“日本強盜禽獸不如,此種國恥,何時能雪!野獸們,中國人可殺不可辱!”

歷史上的今天,90年前的“五三慘案”,是每個國人無法忘卻的痛

最後蔡公時在交涉署院內被日軍槍殺打死,正值英年,未見敵寇潰敗,身先卒。勤務兵張漢儒乘槍聲一響,應聲倒地,後找機會死裡逃生。他作為現場見證人,寫下了《蔡公時殉難始末記》,揭露了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

蔣介石致電日本首相兼外務大臣田中義一,提出抗議,要求停止暴行。然後日軍這次行動的主要目的,就想先把蔣介石勢力控制在濟南,逼他簽訂城下之盟,阻止北伐軍北上,從而日軍控制華北大片領土。為此目的,日寇不但沒有把事態平息下來,相反還加緊進攻,企圖消滅蔣介石的部分力量。

蔣見濟南事態無法平息,遂整頓北伐軍逃出濟南,而日軍得知後,甚是氣惱,甚至發文把北伐軍當戰敗軍對待。而蔣的一味不反抗,在國軍內部也是引起很大不滿。

濟南軍民在濟南衛戍副司令蘇宗轍的指揮下,與日寇奮戰,特別是鄧殷藩團第九連連長郭德芳與部屬發誓說:“我們生為軍人,死當衛國。今天的事,日本人逼得我們實在忍不下去了!為國家,為人民,正是我們犧牲報國的時候了!我們不忍心,也不願意親眼看到祖國河山破碎,而束手被擒!我們要本著‘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精神和決心,與敵人拚一個你死我活!”

歷史上的今天,90年前的“五三慘案”,是每個國人無法忘卻的痛

北伐軍將士以散兵戰術抗擊日寇的立體戰術,打得敵人聞風喪膽。留守濟南的李延年、鄧殷藩兩團將士,與日寇激戰三晝夜,打得日寇不敢輕舉妄動,直至接到蔣介石令他們撤退的密電後,才撤出濟南。

在北伐軍撤離濟南後,日軍無恥的進入濟南城,並展開人神共憤的屠殺。見人就射擊,濟南死傷軍民1.7萬有餘,真是血流成河,屍橫遍地,慘不忍睹,舉世公憤!濟南慘案促使國民政府放棄對日希望,開啟抗戰時代

歷史的雲煙銷去,隨著中國人民的奮起反抗,贏得了抗日戰爭,但是日軍的惡行,是每個國人心頭的永恆傷痛。南洋各界同胞為紀念蔡公時,為他鑄造了一尊全身銅像,這尊銅像在異國他鄉歷經76年滄桑之後,終於回到了烈士犧牲的地方。

濟南“五三”慘案紀念園位於趵突泉公園內,於2007年5月建成開放,總面積2600平方米,包括五三堂、五三鍾、五三碑、五三亭等,在濟南“五三”慘案中犧牲的蔡公時烈士銅像就安放在五三紀念堂內。

以後,每到5月3日,濟南市都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提醒廣大市民勿忘國恥,珍惜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