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保存最完好!來自38個國家的標本竟藏於陝西這所高校!

在西安科技大學地質博物館裡,有目前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一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從國外進口的來自38個國家的系統地質標本。

館中分門別類陳列的各種地質標本,記述了地球46億年的漫漫歷程,並再現了地球在其發展演化過程當中,各種地質作用的神奇造化。這不僅可以使參觀者看到地球的構造,還可以促進他們對生物演化、地殼中各種礦產資源的種類和用途的瞭解。

歷史悠久

全國唯一!保存最完好!來自38個國家的標本竟藏於陝西這所高校!

1909年成立的私立焦作工學院的地質標本室是西安科技大學地質博物館的前身。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私立焦作工學院與北洋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內遷西安,共同組建了國立西北工學院。這批珍貴標本也從焦作啟程,途徑鄭州、西安、寶雞、天水、城固、西安,最終來到咸陽,落戶西北工學院。1957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地質標本室由西北工學院調入西安交通大學,歸入新組建的地質系。1958年,以西安交通大學採礦系和地質係為主成立了西安礦業學院(西安科技大學前身),地質標本室也隨之進入西安礦業學院。2002年3月,西安科技大學在其原地質標本陳列室的基礎上,自籌資金開始在臨潼校區建設地質博物館,於同年10月建成並正式免費開放。地質博物館的主要功能是滿足校內教學實習和對外交流之需要。

主題鮮明

全國唯一!保存最完好!來自38個國家的標本竟藏於陝西這所高校!

“展天地之神韻,倡人地之和諧”是西安科技大學地質博物館的主題,展館在整體設計上充分體現出了這一鮮明主題。在360平方米的展館中,濃縮了大宇宙的基本構架:黑色的頂棚,暗示著浩瀚宇宙的無限神秘和人類的不盡遐想;鑲於頂棚的九個耀眼的大頂燈和橢圓形排列的燈珠,展現出人類家園所在的太陽系中各個家族成員的有序組合和各行其道;其間點綴的眾多小頂燈,則反映了太空無序中的有序;蔚藍的展櫃背景,折射出明媚天空中,大氣塵埃對燦爛陽光的美妙塑造;褐黑色展櫃基座和花崗岩地板,代表著無垠的沃土和人類生存的基石。浩瀚宇宙、蔚藍天空、無垠沃土在主題牆融為一體,充分展示出大自然和諧統一的壯美神韻。

展區豐富

在厚重歷史積澱的基礎上,經過西安科技大學地質系幾代師生員工的艱苦努力和國際交流,館藏地質標本逐漸豐富與完善。博物館館藏標本近4000塊,其中進口標本1115塊。陳列標本的系統性、完整性和標本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展館分古生物、礦物、岩石和礦產四個展區

,展出了關於地球歷史科學、地球物質科學和經濟地質學的豐富的實物標本,反映了人類探索地球奧秘、利用地球資源、保護地球環境的美好願望。

全國唯一!保存最完好!來自38個國家的標本竟藏於陝西這所高校!

古生物展區:陳列標本近700塊,展示了10大門類古動物化石和我國9個典型煤礦區的古植物群化石,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寒武紀以來,地球生態環境變化和生命發展演化的過程;

礦物展區:陳列有礦物標本1300餘塊,包括礦物的自然晶體、礦物物理性質及自然元素、鹵化物、硫化物、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含氧酸鹽(如硫酸鹽、碳酸鹽、硅酸鹽等)等五大類礦物標本;岩石展區:陳列有岩漿岩、變質岩、沉積岩標本1200餘塊;礦產展區:展出了金屬、非金屬、能源等礦產資源標本300餘塊,其中包括從國外進口的214塊標本,幾乎包括了人類開發利用的各種地質礦產。

教育基地

全國唯一!保存最完好!來自38個國家的標本竟藏於陝西這所高校!

長期以來,西安科技大學地質博物館不僅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西安科技大學與國內外同行友好往來、學術交流的一個窗口,先後接待了數十個國家的地質學家。在相互交流中,波蘭、荷蘭等國專家還向本館贈送了他們國家的珍貴標本。隨著地球科學的日益普及和素質教育的加強,有愈來愈多的大、中、小學生來地質博物館實習和參觀學習。2005年11月,西安科技大學地質博物館被西安市臨潼區科學技術協會公佈為“臨潼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全國唯一!保存最完好!來自38個國家的標本竟藏於陝西這所高校!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博物館已經走過了百年曲折的發展歷程,不僅歷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戰火洗禮,也挺過了“文革”浩劫,凝結著一代又一代地質學人的心血和情懷,已成為重要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和素質教育基地。

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頭條號:西安科技大學

(部分來源:西安科技大學官微、西安市文物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