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双子星对决!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大学vs华南理工大学

羊城双子星对决!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大学vs华南理工大学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羊城双子星对决!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大学vs华南理工大学

比历史

羊城双子星对决!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大学vs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简称“中大”,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文理院系与岭南大学文理院系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入主原岭南大学校址康乐园。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

羊城双子星对决!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大学vs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作为组建基础的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中山大学理工学院,1934年8月建立,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

1952年,华南理工大学(前华南工学院)正式组建,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广东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为基础,会同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后并入武汉大学)、武昌中华大学(现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等六个院校中与工科相关的专业组建而成,汇集了当时中南地区所有最为优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厚的工学学基础;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比师资

中山大学截至2017年5月,中山大学有专任教师356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41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451人,具有副高职称121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含双聘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双聘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6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3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6人,“973”首席科学家(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2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36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9名,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24人。

华南理工大学截止2016年5月,有教职工4503人,其中专任教师24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双聘院士28人,千人计划获得者(含青年千人)19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2人。研究生导师193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80人)。国家优青人数17人。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在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名单中共入选8人,位居全国13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