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从今年8月起,要把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以房养老”)推广至全国范围。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什么?

所谓的以房养老保险,就是一种将房屋抵押和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

用人话说就是,老年人将名下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每个月领取养老金,老年人身故或到保险合同约定的岁数后,保险公司有处置房产的权利,处置房产所得将优先用于偿还该款保险相关费用,如有剩余归属继承人。

“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其实,“以房养老”是西方发达国家常见的一种养老模式。在各国特色不同的以房养老实践中,反向抵押贷款(简称“反向按揭”)最受欢迎,也使用最多。

反向按揭最早源于荷兰,却在美国最具成熟性和代表性。它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的贷款,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工具。它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缓解国家养老压力,同时还能促进银行、房地产、保险、中介等金融机构业务发展,是一个能带来多赢效果的新的金融产品。

我国“以房养老”的模式和现状

据了解,目前我国仅有幸福人寿、人保寿险两家险企有以房养老保险产品上线。幸福人寿的这款以房养老保险产品为非参与型以房养老产品,即保险公司不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未来房产增值部分将归属继承人),但承担房价下跌风险和长寿给付风险。

也就是说,当房价下降时,老人每个月领的钱也不会下降。另外,当老人总共领的养老金超过了当时抵押房子的总价,那么缺口的部分也并不需要其子女补上。这其中的差价则由保险公司承担。

“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那么,什么样的老年人才有资格投保这款产品呢?

幸福人寿称,投保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投保人年龄必须在60岁(含)~85岁(含)之间,其次,如果是夫妻,必须俩人同时投保。最后,该房子投保人必须拥有100%的产权,夫妻双方投保时,房本上须有俩人名字。

投保的步骤也不复杂,主要有4步。

首先,投保人签署意向书,并从保险公司提供的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及评估机构)名单中,选择其中一家为自己服务。项目启动后,中介机构将对房屋的价格进行评估,并对被保险人进行调查,测算养老金的发放。双方无异议后就进入到抵押环节。最后进入公证环节,双方签署的主要文件都要拿去公证,然后才进行承保,该款产品的犹豫期为30天。

据悉,在签约和公证环节中,子女或继承人需到场,协调老人身故后的遗产继承问题等。走完整个流程一般需要2~3个月。

国外的“以房养老”政策

美国

虽然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但大多数美国老年人依然以“以房养老”方式作补充。美国政府和一些金融机构也向老年人推出了“以房养老”的“倒按揭”贷款,发放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

加拿大

超过62岁的老年人可将居住房屋抵押给银行,贷款数额在1. 5万至30万加元之间,只要不搬家、不卖房,房屋产权人不变,可一直住到去世,由后人处理房产时折还贷款。

英国

英国的“以房养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房产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月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直至去世或搬进养老院后用该住房归还贷款。另一种方式就是出售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此外,还有老人将房产出售后搬到其他物价水平较低的国家去养老。

新加坡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公益性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些机构处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

德国

很多老人都选择把房子倒按揭给银行,然后用这些钱过质里较高的生活。比如老年人可以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养老,包括旅游养老、度假养老、回原居住地养老等,也可以用倒按揭拿到的贷款住进一些涵盖护理保健、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的高端养老院。

日本

在日本“以房养老”的制度也是采取的“倒按揭”的方式。1981年东京都武藏野市首先将这种制度引进日本以后,日本厚生劳动省于2002年12月以各个地方政府的福利部门为主体开始正式设立了“以房养老”制度,最近还把这种制度统一改称为“不动产担保型生活资金”制度。

这样看来,“以房养老”保险政策的可行性还是很强的。

我国推行4年,为何收效甚微?

官方消息,这个业务在2014年6月就已经正式启动,直至2016年6月30日,一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试点工作。

今年7月初,杭州一对老夫妻在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顺利办理了“以房养老”反向抵押登记,8月7日,浙江首单“以房养老”保险发放,这对杭州老夫妻领取到了第一笔养老保险金。

据广州日报统计,目前广州共有23户33位老人选择以房养老。其中失独家庭2户4人;孤寡(终身未婚、离异或丧偶无子女)的6户6人;丁克的2户4人;丧偶、离异有子女的7户7人;有子女的6户12人。截至7月31日,全国范围是累计签约201单(141户),承保139单(99户)。

4年了,“以房养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综上数据,可见没有什么人愿意参与,保险公司积极性也不高。

“你不情我不愿”,原因为何?

从老百姓角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房子在中国人的心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谓是目前所有中国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资产了。老人含辛茹苦买下一套房子,多是想传给自己的后代,而且房价上涨,老人也不愿意将房子抵押出去来领取退休金,无法适应这种模式,而更愿意让子女来养老。而“以房养老”一定程度可能会计激化家庭矛盾。

利益得不到平衡。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设计及其不公平的产品,甚至到了“坑爹”的地步。保险公司是这样给他们算账的:如果你的房产评估100万,那么你每月到手的保险金额为2514元,每年你能够领取的“养老金”大概是3万元,如果要拿回跟你房子等值的100万,需要活到98岁。也就是说,在大概率上,房子的本金都拿不回来,更别说利息了。

从保险公司角度:

太多未知数。投保人的寿命未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长寿是大趋势;房屋折旧情况未知:房屋建造时间越久,房子的价值就越低。房价走势未知:没人知道未来几十年房价是涨是跌,保险公司“继承”房子后,需直面价格波动。


实际操作难度大。20年来,房价一直在上涨,价值一直在提高,而保险公司也不好评估房子的价值与养老金的领取数值,而且还要考虑通货膨胀。

推广条件不成熟。“以房养老”从确立到实行,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法律保障,目前不具备全国推行的基础。

推行遇冷,还要推向全国,背后原因或是?

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剧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3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

到2017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41亿,比2016年年底新增了1004万。

在2060年前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最高峰,占总人口33%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截至2018年1月份的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步入老龄化阶段。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严重超标。虽然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是社会经济压力的决定因素,但老龄人口的保障必须要投入大量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所以老龄化问题势必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养老金并不丰裕。

对多数人而言,通过缴纳社保而获得的基本养老金是退休后的主要收入。

但根据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当年收支缺口超过3000亿元,比2014年的1321亿元显著扩大,多地养老金支出远大于征缴收入额度。

另外,《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养老金盈亏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好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

据统计,2000年-2014年底,养老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2.32%,14年来,一往如此,没有很好的增值途径,悄悄地就被通胀稀释了。

养老金巨额亏空的缺口越大,国家养老压力就越大,所以“以房养老”就是让一部分人“自食其力”养老了呀。

“以房养老”推向全国范围实施的消息更是引来众多网友地讨论,如果让你把奋斗大半生买到的房子抵押出去,得以安享晚年,你愿意吗?


如果是小易来选的话,我会早早的把钱投到融资易,把利息拿出来规划好养老计划,就没房子什么事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