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起征點提高至5000元,月薪1萬一年省1800

近年來,人民平均工資在不斷上漲,現有的個稅起徵點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狀況,需要上調,才能減少中低收入者的壓力,增加這部分人到手的實際收入。


8月29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分會審議了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根據草案,新個稅法擬於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另外,擬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並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

個稅改革: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月薪1萬一年省1800

自1980年將個稅起徵點確定為800元/月後,我國先後3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調整個稅起徵點,分別是2006年提高到1600元/月,2008年提高到2000元/月,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月。

為什麼個稅起徵點要提高到5000元?依據何在?

財政部部長劉昆就草案作說明時認為,這一標準綜合考慮了人民群眾消費支出水平增長等各方面因素,並體現了一定的前瞻性。按此標準並結合稅率結構調整測算,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解釋:看個稅,不能單純考慮一方面因素,而要綜合考慮各方面要求。起徵點除了考慮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支出的變化情況外,還要考慮個人所得稅作為一個直接稅發揮調整收入分配的功能。

“雖然有人覺得5000元的標準離預想的有一定差距,但是如果大家仔細算一下,這次改革是綜合改革,除了提高5000元基本減除標準之外,同時增加了一些專項附加扣除,擴大了低檔稅率的級距。可能你以前適用的是10%的稅率,個稅法修改以後就適用3%的稅率,這是一個綜合減稅的過程。”相關負責人補充到。


個稅改革: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月薪1萬一年省1800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指出,這次個稅改革的主導思想之一,就是要給中低收入者減稅,但與以往幾次改革不同的是,這次減稅並不是單純地提高費用扣除標準,而是採取了三項措施:

一是將費用扣除標準從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提高了近43%;

二是加進了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從而使費用扣除標準從過去的“一刀切”變成個性化的費用扣除,讓稅前扣除標準更加貼近納稅人的實際情況;

三是調整了累進稅率表,拓寬了3%、10%和20%三檔低稅率適用的所得級距,如以前3%的稅率只適用每月0—1500元的應稅所得,修改後適用於0—3000元的應稅所得。

“應當說,這次‘三管齊下’的減稅措施也是個稅法修改的亮點之一。”

個稅法草案的二審稿和一審稿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劉桓說到,二審稿的變化主要有兩條。

第一條,對於已經納入綜合徵收的稿酬、勞務報酬和特許使用費,恢復了過去扣除的做法。此前,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使用費屬於不經常收入,扣除20%不納稅。一審稿把這個扣除取消了,統一按照工資的標準納稅,大家對這一條規定的意見比較大,因為中央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一審稿的相關規定卻使得從事相關工作的人稅負增加,因此,二審稿又給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第二個變化就是,增加贍養老人的費用扣除,這一點比較得人心。

為什麼要新增專項附加扣除的規定?

劉昆在草案說明中指出,主要是考慮個人負擔的差異性,更符合個人所得稅基本原理,有利於稅制公平。

草案規定,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範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這幾項支出,可以在稅前扣除。通俗地講就是,以後納稅時,除減去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還要減去專項附加扣除,再計算要納多少稅。也可以用這樣一道算式來表示:應稅所得=年度收入-6萬元(起徵點)-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稅改革: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月薪1萬一年省1800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說,在徵求意見過程中很多人提出,養老支出對個人負擔也比較重,特別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快,獨生子女家庭居多,贍養老人支出負擔很重。為進一步減輕他們的個人稅負,二審稿在專項附加扣除裡增加了贍養老人支出。

最高檔稅率維持在45%,是否合理?

個稅稅率過高不利於引進人才,但如果過低也不利於矯正收入分配不公。

45%的稅率覆蓋的是每年96萬元以上的應稅所得,在這之下的部分都是按照各檔的低稅率適用的。從我國現在的調節收入分配來看,高、中、低收入差距比較大,維持一定的稅收調節率是保持包容性發展、促進包容性增長的必要。

朱青坦言,在制定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時,國家一定要在公平與效率之間進行權衡。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基尼係數常年在0.4這個國際警戒線之上,已經影響到社會穩定和居民消費能力的擴大,亟須國家通過財政稅收手段加以調節。黨的十九大報告也要求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考慮,這次二審稿維持了45%的最高稅率不變,應當說是合理的。

外國人都要交哪些稅?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政體國家,各州政府、市政府和聯邦政府都是獨立體制,稅收也是層層獨立徵收。美國沒有起徵點,全民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收包括個人所得稅、財產稅、銷售稅、投資回報稅、紅利稅、進口物品稅、遺產稅、禮品稅等等。


美國家庭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就屬於富人階層,需要繳納35%的個稅,但這也是最高稅率。美國稅法還有“寬免額”一說,類似於國內個稅的起徵點或者免稅額,具體多少由物價水平來決定。美國各種稅收對納稅人來說,負擔相當沉重。

與美國相比,歐洲幾個經濟強國卻遵循著“賺的多,交的多”的個稅徵繳原則。

英國個稅以個人為單位,年收入0至6475英鎊不需繳納個稅,年收入6475至37400英鎊繳納20%的基本稅率,年收入高於37400英鎊的需繳納40%的高額稅率;自2010年4月以後,高於37400英鎊的稅率由40%提升至50%,也是相當可怕的。

有“萬稅之國”稱號的德國,民眾需要繳納的稅種名目非常繁多,但各種稅法也很細緻,收入和支出都在稅率中有相應增減,有時候報稅還得讓專業稅務師代為完成。

德國稅可謂無孔不入:買東西要交增值稅,除了醫藥品、生活必需品外,稅率都在19%以上;有住房還要交土地稅,甚至連養寵物,超過一定個頭都要交稅。國家用人單位會根據僱員稅級,按照相應稅率直接從工資中扣除個人所得稅、團結稅和教堂稅等雜稅。


意大利於2004年底完成關於個人所得稅的法規修訂,並從200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根據改革後的稅收制度,個人所得稅設定了以下幾檔稅率:

1、年收入26000歐元以下的收入部分,稅率為23%,其中10000歐元以下的免徵個人所得稅;

2、年收入26,000歐元至33,500歐元間的收入部分,稅率為33%;

3、年收入超過33,500歐元至100,000歐元的收入部分,稅率為39%;

4、對年收入超過100,000歐元的收入部分,同時徵收一個4%的固定附加稅,也就是最高的43%的稅率。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曾經短暫徵收過一種特別富人稅,要求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的公民繳納高達75%的個稅,這項稅收政策在2012年使得奧朗德當選法國總統。但在實施的兩年內飽受爭議,甚至出現了一小部分商業和體育精英“外逃”的事件。於是在2014年法國取消了這一特別富人稅,但卻將對年收入超過7.2萬歐元的所得稅稅率從41%上調到45%。

個稅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月入1萬能省150元

這次個稅改革對於單純拿工資、薪金的上班族來說,總體需要交納的個稅會有所下降,但是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高的人來說不一定是下降了,有可能還上升呢!

個人所得稅原來起徵點是3500元,提高到5000元多了1500元,也就是說你收入低於5000不用納稅,月入1萬的話,只需要交納超過5000元到1萬元部分的稅就行了。我國實行的是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工資不同級別繳納的稅率也不同。

個稅改革: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月薪1萬一年省1800

計算公式:

個人所得稅=(工資-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免徵額)×稅率。

如果個稅起徵點調整到5000元,那麼月薪5000元以內最划算,不用納稅。

月薪5000元以上的最少也可以少交(5000-3500)*3%=45元個稅。

再如果小編月薪1萬元,扣除五險一金後還剩下8000元,起徵點是3500元的時候,需要繳稅部分的工資金額是4500元。

應繳稅=(1500×3%)+(3000×10%)=345元。

起徵點是5000元時,需要繳稅部分的工資金額是3000元。

應繳稅=(1500×3%)+(1500×10%)=195元。

由此可見,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上調到5000元后,如果你和小編一樣,想象自己是月薪1萬,那麼恭喜你每個月都能省下150元,一年就多到手18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