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華:文壇「勞模」賈平凹

程華:文壇“勞模”賈平凹

用文字照亮世界,照亮人心,照亮未來人類的生活

歲月如金

“文壇勞模”賈平凹

程華:文壇“勞模”賈平凹

賈平凹在文壇有多個稱號,比如“鬼才賈平凹”“文壇獨行俠”和“文壇勞模”。其實,這些稱呼並不衝突,如果沒有異於常人的“鬼才”,很難被稱之為文壇上的俠客,而獨闖文壇天下的氣魄,要靠一部一部作品說話,需要勞模般長期伏案寫作的實幹精神。就文學創作而言,“鬼才”若指其才華出眾,“俠客”則指其形成了獨特的派別和風格,“勞模”則指具有堅持不懈的創作精神。一般而言,一個人才華出眾,就會恃才傲物;或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往往就會以逸待勞。只不過,這些稱呼,在賈平凹這裡,得到了統一,這是尤為可貴的。

“鬼才”最初是孫見喜對賈平凹的評價,《鬼才賈平凹》也是孫見喜評價賈平凹的一本書。鬼通詭,如若形容賈平凹,有兩層意思,一有“詭道”之意,常指出其不意,行文做事不能用普通和常人之理來評價。費秉勳在《賈平凹論》中將賈平凹的創作特點概括為“多轉移,多成效”,是對賈平凹創作出其不意的極好的形容。賈平凹即使在早期試筆階段,也不會按照一種模式寫下去,力戒和主流文學敘事拉開距離。比如,在一次訪談中,他說,當文壇上流行傷痕、反思文學的時候,他就避免寫傷痕,而是將眼光投注到故鄉的山水風物上,這就有了《商州初錄》,作品中濃厚的地域文化因素,被韓少功稱之為找到了文學創作的根。而當尋根文學如火如荼之時,這個尋根文學的元老嘗試一種新的寫作,這就有了他的山匪系列。只是,這時候的賈平凹沒有如《商州初錄》時期一味地在作品中鋪陳商洛地方的風物民情;沒有在商州地域文化背景下敘寫人們新舊觀念的衝突,如《臘月·正月》《雞凹窩的人家》;也沒有用知識分子的理念敘寫傳統道德和現代觀念的衝突,如《天狗》《古堡》和《黑氏》。以《美穴地》《五魁》《白朗》等為代表的系列山匪小說,突破了尋根的模式,藉助匪類傳奇故事,離開現實敘事,深入到歷史和人性深度,可以說是較早的新歷史小說的嘗試。僅只1984——1990年,短短6年的時間,賈平凹的文學創作就處在不斷探索之中,這種求新求變的探索精神值得我們思考。

程華:文壇“勞模”賈平凹

賈平凹創作中的“鬼”還有“鬼魅”之風,賈平凹出生於具有秦雄秀楚的商山洛水之濱。楚國民眾信鬼好祀,人們的思想意識中信奉神可通人,祭祀鬼神可獲多福,因而災禍不興。商洛山地寺廟廣佈,說明民間文化中鬼神之說盛行。賈平凹認為,神是被敬奉的鬼,鬼是被驅趕的神,神鬼是人意識世界的產物。尊重與敬奉神鬼是他自兒時便耳濡目染,已滲透到其精神世界中。人、鬼、神、獸在作家的意識世界中並行存在,滋生神奇鬼魅的文學藝術想象。可以說,“鬼魅”是其重要的文學審美品質,賈平凹藉助“鬼魅”之風,提升了文學的審美境界,這也是其被稱為“鬼才”的主要原因。

當賈平凹尋找到文學創作的根據地,並在這根據地上用筆深耕,創作出累累碩果,形成獨具特色的商州文學世界的時候,這個“文壇獨行俠”的稱號已經當之無愧了。文壇需要“獨行”,因為文學創作的原創性質,不允許絲毫的複製和類似。每一個從事文學創作的人,都是有夢想的,那就是自成一家,自立宗戶。很多具有“鬼才”的人,最終江郎才盡,那些80年代初創作力旺盛的作家,很多人現在已經不再寫作,究其原因,其實是沒有鮮明的自我標識。文學創作的鮮明標識就是風格,風格是對多年來創作經驗的歸納和總結基礎上,形成對文學的獨特認知。一般而言,有文學理念的作家,其創作生命力也較強。賈平凹在1984年的《“臥虎”說》中就闡明自己的文學理念,“用中國傳統的審美形式表達現代中國人的思想和情緒”,賈氏認為,文學創作,要把握兩個方面,一是視野和思想,一是技巧和形式,作家在視野上要向西方開拓,要有世界視野,在寫作技巧上則要用能體現中國人審美習慣的中國經驗。《“臥虎”說》重點說明他對傳統“以象寫意”創作技巧的體認,在1989年的《太白山記》中則是對“以實寫虛”寫作技巧的實踐,在之後的《白夜》《懷念狼》《秦腔》中,則是對這種寫作技巧的成熟運用。在《四十歲說》中,賈氏強調學習西方,最重要的是用“現代意識”提升藝術境界,之後的《高老莊》《懷念狼》《秦腔》等作品則是現代意識視野下的積極實踐。賈平凹在自《廢都》之後的每一部作品《後記》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創作理念。經過多年的文學實踐,這種既具世界視野又有中國經驗的創作觀念愈加成熟,也成為他文學創作的大道。術無道則不立,賈平凹在創作實踐中形成自己的創作之道,在中國當代文壇和世界文壇上也有了自己的地位。

程華:文壇“勞模”賈平凹

一個作家,一旦在文壇上確立了地位,則往往容易坐享其成。我們之所以稱賈平凹為“勞模”,是因為他如同耕地上的孺子牛一般,俯首創作,遠離喧囂和熱鬧,心手一處。迄今為止,已創作長篇小說十七部,各種版本的中短篇小說集上百種,此外,還有散文、詩歌、書法和繪畫作品,已累積千萬文字。特別是作品《極花》出版後,文壇勞模的稱呼愈加響亮,這是因為,賈平凹的創作實績是有目共睹的。自2000年出版《懷念狼》以來,十餘年的時間,先後出版《秦腔》(2005年)、《高興》(2007年)、《古爐》(2011年)、《帶燈》(2013年)、《老生》(2014年)以及《極花》(2016年)《山本》(2018年),每二至三年即出版一部長篇小說,可貴的是,賈平凹的作品從圖書出版到市場銷售再到讀者評價,都居高不下,在市場體制下,能做到口碑和商機的雙贏,只能說明其作品創作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

程華:文壇“勞模”賈平凹

文壇勞模,在賈平凹而言,不僅僅是比一般人創造出更多的成果,在於賈平凹四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堅持。齊白石老人從一個窮人家的木匠成為一代大師,在敘述其作畫經歷時說道,一輩子畫畫,只有兩次十幾天的時間沒有畫,一是為母守喪,二是躲避戰亂,其餘時間,天天都在畫畫。賈平凹也一樣,創作成果的背後是非比尋常的精力的付出。除小說創作之外,賈平凹在散文、詩歌、書法和繪畫創作中都能自成體系,是一個藝術素養相對全面的作家。賈氏崇拜古代才子蘇東坡,一直以蘇子作為為人為文的典範,自上世紀80年代起,在創作之餘書法和繪畫,書法和繪畫既是賈氏文藝創作的餘事,將文字無法表達的情感藉助書畫傳達;同時,在書畫創作中,善於讀帖,觀察古書或碑帖上漢字的起承轉合筆勢,然後在日日的鋼筆寫作中融會貫通;又因為賈平凹喜歡漢魏碑帖和民間碑刻,又加之時常在西北民間行走,因而在寫字書畫中就加入了蒼茫遒勁的筆峰,其書法拙樸有力,市場價值頗高。我們感慨賈氏的多產多金,其實,這都是他日日練筆所致,而且,不論文字、書法和繪畫,寫作練字到了一定程度,文學藝術之間也就互通有無,都是作者情與思的表現。

在賈平凹的《我是農民》和《祭父》中,有一段相似的畫面描述,他和弟弟栽凹小時候背柴,不到歇腳地絕不停下來,而歇腳地往往是人負重能力的極限。後來在文學創作中,他也像背柴一樣,堅持到人創作能力的極限,不斷挑戰寫作的難度,這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韌性戰鬥精神,這也是從商洛山裡走出來的賈平凹身上最可貴的精神品質,保有這種堅韌和認真,賈平凹這個商洛的小個子,一步一步,被稱為“文壇鬼才” “文壇獨行俠”,不論鬼才還是俠客,如若沒有創作上這種罕見的堅韌精神,“鬼才”會成為一時的稱號,“俠客”也會名不副實,恰恰是他的堅持,成就他今日的“文壇勞模”,成為文壇勞模的賈平凹,也才會讓讀者反思其一路走過的艱辛之路。

我們喜歡勞模這個稱號,因為這是對一個人在工作上和事業上最好的嘉獎和稱謂,賈平凹當之無愧。

(本文摘自【商洛棣花古鎮鄉土文化研究院】)

程華:文壇“勞模”賈平凹

程華:文壇“勞模”賈平凹

程華,女,陝西韓城人,商洛學院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出版專著和隨筆兩部,發表相關學術文章二十餘篇。兼任商洛市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商洛市寫作學會理事。

程華:文壇“勞模”賈平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