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夏天夏天 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

夏天都过了一大半,大家的马甲线、A4腰、人鱼线都积攒得怎么样了?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夏季是代表着活力与激情的季节。除了各种水上运动,户外跑步、打球、骑车等锻炼方式也深受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酷暑炎夏,大家在户外稍微做些运动就会大汗淋漓,但总有人感到意犹未尽。他们不仅追求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而且专门挑温度最高、阳光最晒的时候运动,以求“爽到爆”的快感。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那么这样做真的对吗?

运动医学专家提醒:千万不能把盲目追求快感作为运动健身的目的,特别是在炎夏出汗多、消耗大的状况下,健身者更要量力而行、适度运动,避免造成无谓的人体机能损伤。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夏练三伏并不适合所有人

天气太热,都快把人晒化了!这可不是调侃。最近,国内已有多例因高温运动导致中暑,进而引发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肌肉溶解并不是说肌肉像冰激凌一样化掉,而是人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身体高热,肌肉细胞被破坏,肌红蛋白堆积在肾脏中而引起的急性肾衰竭。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人的体温通常在35℃到37℃左右,如果室外的气温超过这一数值,那就意味着人体正常的散热功能已经无法在这一环境下进行。

同时,人在高温下运动汗量会增多,如果补水不够及时的话也会影响人体正常散热。过多热量在体内积聚会引起体温升高,这个时候,头疼、头晕、胸闷、乏力、恶心等中暑的症状便会出现,严重的话就会引发肌肉溶解。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夏季运动要防健身变伤身

有运动习惯的人到了夏天往往比较纠结,一运动难免会出不少汗,可不少养生帖又说,出汗多了损伤自身津液,不能健身反而“伤身”。且暑热的外邪比较旺盛,我们运动时皮肤的毛孔就会打开,这样很容易让外邪入侵从而出现暑湿温病的症状。这些说法是否有道理?

对于夏季健身,通常存在两派观点:一派主张不能出汗,他们要么不运动,要么躲在健身房里边吹空调边运动;另一派主张猛出汗,他们全副武装地在户外做大量运动,坚信“汗水是脂肪的眼泪”。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专家指出,这两派观点都不正确。

出汗的作用是帮助身体排毒,在促进消化、防骨质疏松、美容减肥、增强记忆力方面也有显著效果。但与此同时,出汗多与健身效果也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相反,出汗过多还可能意味着体质虚弱或植物神经异常。一些体型过胖的人爬几层楼就会大汗淋漓,而那些运动员即使运动量很大也不见得出很多汗。因此以减肥为目的的健身者尤其要注意,汗多并不代表燃烧了更多脂肪。一味让自己多出汗反而会伤津损阳,出现疲倦乏力、气短懒言、脾胃功能运化失调,颈、背、腰痛等一系列症。

不要在高温闷热时运动

不要在烈日当空或比较闷热时进行户外剧烈运动,小体的建议是:在傍晚气温稍微降低时进行户外运动,或在室内通风比较好的地方做室内运动。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运动后别马上去做这些事

不要一运动完就去喝冷饮,这样会损害脾胃。

也不要一运动完马上洗冷水澡或马上躲进空调房。因为体表温度骤然下降会造成毛孔急剧收缩,导致暑湿的外邪入侵不能离开身体,中医形容为“闭门留寇”,这样的话很容易感冒。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刚运动完也不建议马上洗热水澡。人运动后血液循环很旺盛,心跳比较快,这个时候即使洗的是热水澡,也会对身体有刺激,对心脏和毛孔都不太好。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运动后一定要先歇会儿,待心跳慢慢恢复正常、整个人的温度降下来了,再去洗热水澡;没有条件洗澡的,则要把身体擦干、换一件干爽的衣服,然后再等待体温慢慢下降。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夏季尽量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为什么呢?Because,人体在夏天已经很烦躁了,本来就应该将烦躁的心安抚下来,这个时候进行比较温和的运动更加适宜。若做剧烈运动,不但容易损害心神,而且会令大量的汗液向外流失,损耗人体的水分。

温和的运动如快步走、瑜伽、登山、打太极拳等都是适合的。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剧烈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如果有些年轻人还是比较喜欢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游泳或羽毛球,但时间不要太长,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相对合适,如果要长时间进行一定记得累的时候休息十分钟。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更要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使得自己大汗淋漓,导致体内水分过快流失。

运动后要补水、补电解质

最后要提醒的是,由于排汗带走了体内很多的电解质和水分,因此喝纯水是不够的,要喝一些含电解质的水,比如运动饮料,也可以喝少许的淡盐水。

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夏季运动,千万别做这些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