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怎麼吃飯的?一頓飯上百道菜,溥儀一個動作還被日本人嘲笑

1908年,光緒帝去世,慈禧千挑萬選,選中了只有三歲的溥儀作為皇位的繼承人,當時在大殿上的溥儀一直哭,載灃就哄到:“別哭了,快完了”,中國有很多的習俗,在過年的時候,不允許在人前說“快完了”這些話,因為不吉利,更不用說新皇登基的第一天,果然,三年後,大清朝成為了歷史。

皇帝是怎麼吃飯的?一頓飯上百道菜,溥儀一個動作還被日本人嘲笑

溥儀登基只是就預示著他人生的坎坷,但是三年的帝王生活,溥儀依舊是感受到了,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到:每日消耗人力、物力、財力最大的,莫過於吃飯。那到底是怎樣的吃飯程序,才能讓溥儀都有所感慨呢?

中國人講究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點在宮中由於重視,所以就算是吃飯,所有的席面、碗盤的數量,菜品的大小形狀,都需要細緻的分配,皇帝、皇太后為108道菜,皇后為96道菜,皇貴妃64道菜,皇子和公主也有自己的數目。所以,菜品的多少能看出你在宮中的地位如何。

宮中大大小小的人,都不會在一個飯桌上吃飯,都是各自的宮中,即使皇帝要去那個宮裡,都需要提前告知敬事房記錄下來,然後御膳房再做,吃飯之前,妃子進門前需要叩頭,進門後給皇帝叩頭,然後再給侍膳人叩頭,這是規矩,不僅是妃子,就連皇帝,也是需要走這套流程的。

皇帝是怎麼吃飯的?一頓飯上百道菜,溥儀一個動作還被日本人嘲笑

皇帝要吃飯,需要漫長的過程,吃飯前要說“進膳”,然後說“傳膳”,之後太監就一個一個的向後傳話,從養心殿一直排到西長街的御膳房,然後把菜一人一人的傳遞到養心殿,普通太監是不能進門的,所以就需要皇帝身邊的人將才端進去,108道菜,一道一道的傳過去,那麼冬天是怎麼做的呢?同樣需要太監站在外邊,不過御膳房會把菜放到黃砂碗中,蓋上專門的蓋子,蓋子上放一個鐵板,鐵板上放一些碳火,為了保溫。

皇帝吃飯有108道菜,用的餐具也是特製的,等把菜打開後,太監需要試吃,查看是否有毒,這一行為,還曾經受到了前來參拜的日本人的鄙夷。

皇帝是怎麼吃飯的?一頓飯上百道菜,溥儀一個動作還被日本人嘲笑

據溥儀的回憶,他每日平均每餐要有30幾道菜,就算是早上也是如此,而慈禧奢侈無度,每次吃飯都要上百種,每道菜只吃一口,甚至不吃,心情好了會把一些菜賞賜給宮女或是太監,而得到賞賜的人,不管你餓還是不餓,都必須全部吃完,甚至連菜湯也必須喝乾淨,不然會被視為對太后的大不敬,想想慈禧身邊的人,每日都需要戰戰兢兢的活著,實在是不容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