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也難過美人關!

這兩天,你的朋友圈都在熱議什麼?

公益達人雷闖、媒體人章文…當一個又一個看似光鮮的名字和不那麼光彩的“性侵”二字扯上了關係,當一個又一個受害者選擇不再沉默,走到臺前公開控訴那不堪回首的過往,一場堪稱中國版的“metoo”運動彷彿正悄然展開。

你的朋友圈被“metoo”刷屏了麼?你和你的朋友如何看待不斷髮酵的性侵事件?今天,東方網“友圈”欄目來了3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媒體人。希望他們對“metoo”觀點也能讓你感受到me too。

ff,美膩女青年

哪怕沒有立竿見影的改變 也不能放棄鬥爭

我是一個剛畢業的媒體從業者。這個夏天,剛從實習生踏入職場。今天上午,我桌前碼字,已然是職場老油條的Byt突然跑來問我:“你該不會也在寫metoo吧?”

是的,我沒有被“metoo”,但我確實想說一下“metoo”

我們國家從法律層面界定了性侵犯,但是落實到個案總是帶有模糊性。例如性侵和性侵犯,強姦未遂是性侵還是猥褻?從小的教育開始,這些詞就離我們很遠,在現實中面對這些詞又伴隨著陌生和疑惑。

法律界定的“性侵犯”概念無法達到最細分,這就讓施暴者有空可鑽,偷換概念玩起文字遊戲。人人都是“羅生門”。。

一直標榜“女性之友”的Byt,今天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性侵的事件總是在幾年後乃至十幾年後才被曝出?”

這個問題其實暴露了男女思維的差異。男生思考的是,為什麼不反抗?該怎麼反抗?然而,作為女性,作為叢林社會法則中的“弱勢群體”,我們更多思考的是,反抗了,我該怎麼辦?

當女性面對施暴者的“致命”威脅時,往往需要時間去逃脫和轉移,這種與生俱來的恐慌,需要環境去改變。這種致命的心理創傷,也需要時間去治癒。所以,雖然第一時間的指認很有效,但對女生來說,這需要勇氣。我們理應讚許她們敢於“站出來”,但不應該去苛責她們“站得太晚”。

這次大量“Metoo”事件被曝出,大部分女生都選擇了網絡曝光。互聯網的發達確實為廣大性侵受害者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然而,我始終認為,信息大爆炸是一把雙刃劍,它並不能讓個體對認知變得全面,相反還助長了認知失衡。

作為受害者,那些遭受性侵的女生確實獲得了大量的支持。然而,另一方面很多的施暴者,卻也在網絡上找到自己的後援團,轉移角度,模糊對與不對的界限。更可怕的是,施暴者被爆後認錯的舉動被認為值得讚揚。這是一種病態,更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公知”、“公益達人”、“知名媒體人”,這些社會精英由於個人在某一領域的光環,矇蔽了大眾的認知,導致人們只知道他們“認錯”,卻忽略了他們“犯錯”。為他們辯護“給一次機會,重新來過”,殊不知受害者的美好年華,再也沒有機會重來。

另一方面,同樣也是信息爆炸帶來的負面影響。諸如師生戀等有時也被渲染成了一種小美好。連Byt這種屌絲,也經常說他高中也暗戀過他的老師。

然而這些說法越美好越浪漫,恰恰也越危險。尤其是一些女學生,當他們無法抉擇判斷,就會陷入疑惑乃至騙局。當真真切切的性侵被嫁接成懵懵懂懂的“愛情”,只讓壞者切,親者痛,而受害者卻不知為何而痛。作為媒體人,我們要十分注意這類渲染的反效果。

但縱使是這樣,我也要為每一個敢於站出來的女同胞點一個大大的贊。至少敢於說出這一些,我們就有了進步的資本。新時代的女性不必,也不應該再繼續沉默。就算此時此刻沒有立竿見影的改變,我們也不能放棄每時每刻的鬥爭!

Byt,青年男屌絲

男人不該讓女人說出“Metoo”

幸好,我的領導happy除了文章寫的不錯,其他和章文沒什麼metoo的。

幸好,我的同事ff除了有點雷,很能闖,其他和雷闖沒什麼metoo的。

但我今天說了兩句“幸好”,未來,我們的家人,女同事、孩子們還能幸好嗎?

Ff說信息大爆炸是把雙刃劍。不過我想說的事,幸好我們有互聯網,skr,skr!

如今的時代,給女性提供了“能說”的平臺。長微博成為了新時代的“舉報信”,朋友圈成了新時代的“風紀委員會”,移動互聯網降低了女性控訴的成本。當然,如今的時代,並沒有給於女性“敢說”的條件,移動互聯網很難對女性的心理創傷的癒合起到幫助,甚至有時還縱容她們被“二次傷害”,這就是ff所說的雙刃劍的另一面。

我見識過一些浮誇的人,比如空虛的油膩男,把床作為戰場,把征服女人作為戰果,把這些作為炫耀的資本。我也時常聽到,道貌岸然的高知,把“調戲”說作“十分欣賞”,把“猥褻”喚作“情不自禁”。

作為一個已婚男屌絲,我只想說一句:是男人,就別讓女人說出“Metoo”。

這句話有多層含義。首先,不去做任何違背婦女意志的行為,這是每一位守法男性的起碼底線,自然不必贅述,任何一廂情願的“情不自禁”,都是徹頭徹尾的耍流氓。任何動手動腳的“欣賞”,都是該懲該罰的性侵行為。

如果說法律是最低要求,道德則是最高要求。守護法律的同時,守護秩序也是我等青壯年男生應有的覺悟。ff說,女生遇到這樣的事會有“反抗了,怎麼辦”的顧慮。那作為男生,你不出手,還是男人麼?當你在地鐵、公交車上發現猥褻時,希望你能毫不猶豫地抓出這些懦弱的敗類。往大了說,是對社會公義的伸張。往小了說,是對自己妻子乃至孩子的一種保護。

當然,我們的社會環境更不應讓更多的女性說出那句“metoo”。於情於理於法,我們都應努力去避免這些悲劇,防範這些事件,懲罰這些惡徒。

我們該如何保護諸如房思琪式的性侵受害者?我們該如何讓更多的女生學會防範性侵?在性侵、猥褻等案件的取證乃至定罪,是否能有更科學的依據?對於施暴者,能否有更嚴謹的法律去約束?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值得未來考慮的。

Happy,中年媒體男領導

要讓自己的孩子懂得到底什麼是“愛”

今天要談“Metoo”這個話題,我一開始是拒絕的。看到朋友圈一起又一起性侵事件,心裡直犯惡心。

但我的小弟Byt,一大早興高采烈地跑來跟我說:你看,那個被曝性侵的章文,中年男,媒體領導,你不說兩句,豈不是默認你是metoo了?

沒辦法,和他們相比,我這個歲數,的確是實施“性騷擾”的最佳年齡。

想想章文還要撓破腦袋寫出強辭奪理的聲明,想想文章一驚一乍地跟著躺槍,我能不猥瑣不油膩地與女兒視頻對話,真好。

其實,我挺難想像,有孩子的男人,如果被攤上這樣的事,家裡人會揹負多大的壓力?尤其還有一個女兒。如果你女兒碰到同樣的事情,你作何感受?

不難發現,這些被曝出醜聞的男人,無一不是有權有勢,有錢有臉的人士。生理上,他們是油膩的,心理上,他們是細膩的——摸準需求,欺軟怕硬。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一時興起”,卻成了無數人痛苦的回憶。

作為女孩的父親,各類Metoo事件,我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去避免同樣的悲劇;當禍事來臨時,如何教育她們自處.

首先,我們理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告訴她什麼是愛,什麼是不正常的喜愛。強迫別人做一件事,絕對不是愛一個人的正常表現,這是一個基本判斷。

我女兒3歲多了,已經有了男女之分。最近,奶奶又教了她,哪些身體上的部位要保護好,她還像唱山歌一樣地說:“隱私,隱私”。

這種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教她,誰可以親你,誰不能親你,誰能抱你,誰不能抱你。還教她兒歌: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赤膊,老臉皮。

等我女兒再長大些,我還想讓她學跆拳道,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這樣,對付一般的猥瑣色狼,動手動腳的老師、領導,都能綽綽有餘。

其實,從現實角度出發,尤其是面對熟人,最好的處理辦法,是要學會把“邪念”扼殺在萌芽裡。

當油膩的手放上你的大腿時,可能已經沒什麼贏家了——因為,從暖味,挑逗,到性暗示,性騷擾直至性侵犯,熟人間的性侵犯通常是有一個過程的,到了這一步,肯定是不要有什麼贏家了。所以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哪條是不可逾越的界線。

當然,我也避讓孩子拒絕別人正常的善意。要知道,在一定的範圍內,好感、喜歡、欣賞,都是非常美好的東西。

比如,人家想親你,你可以報以飛吻、吹吻、貼面吻,而不是簡單地說“NO”。這些都會告訴她要用在不同的人身上。

世上的事情,本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條明明白白像國界線一樣的心理界線。界線不清的人,女的容易招事,男的容易惹事。

名詞解釋:Metoo

Metoo是女星艾麗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等人2017年10月針對美國金牌製作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多名女星醜聞發起的運動,呼籲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說出慘痛經歷,並在社交媒體貼文附上標籤,藉此喚起社會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