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舉辦5G創新生態論壇匯聚行業智慧

中國食品網訊 8月17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子活動“5G創新生態論壇”在成都高新區舉辦。本次論壇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擔任指導單位,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協辦,成都市移動互聯網協會承辦。

論壇還吸引了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移動研究院、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華為公司、聯通智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諾基亞貝爾、深圳雲天勵飛的相關專家以及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通信抗干擾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少謙等行業大咖助陣,分享5G研發領域的最新進展和行業前瞻。

當前,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正加速推進研發。作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技術,5G技術將以全新的網絡架構,提供至少10倍於4G的峰值速率、毫秒級的傳輸時延和千億級的連接能力,開啟萬物廣泛互聯、人機深度交互的新時代。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在論壇上表示,為加快推進5G產業的鏈式聚集和聯動發展,四川正按照“科技引領、應用驅動、產業協同、生態培育、人才集聚”構建的“五位一體”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通信產業高地。

論壇上透露,成都即將出臺5G產業發展規劃和配套的政策措施,並列出專項資金組織實施5G重大工程和示範性項目,打造5G研發試驗基地、生產製造基地和應用示範基地;組建5G產業發展聯盟,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打造產學研用協作平臺,加快構建和完善產業生態圈,形成可持續的協同發展集群。

成都高新區舉辦5G創新生態論壇匯聚行業智慧

5G創新生態論壇現場

行業大咖助陣 暢談5G研發現狀和未來應用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成都軟件業務收入2665.0億元,增長13.2%。軟件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273家,上市企業2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33家。

“5G國際標準(獨立組網)發佈,中國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此次5G創新生態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總工徐菲帶來題為《5G研發與推進情況》的演講。她談到在5G研發推進中,來自中國的學術文稿佔到32%,涉及靈活系統設計、無線基礎技術、服務化架構等各方面。她認為,5G試驗有序推動技術成熟和產業協同,未來VR/AR、無人機、醫療健康、工業控制和車聯網將成為5G技術的重點應用領域。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分享了中國移動在5G研究方面的進展。她認為,5G發展帶來了全新機遇,到2030年,5G對我國GDP有望實現直接貢獻3萬億;5G跨行業融合拓展將為產業生態系統帶來革命性變化,5G將成為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擎,實現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打造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她透露,目前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正積極佈局,推進5G與垂直行業融合發展,接下來將在雄安、上海和成都成立三大產業研究院,並設立5G創新基金,同時在北京、上海、天津、四川、香港、硅谷和瑞典等地設立14個開放實驗室。

“根據GSMA和中國信通院發佈的中國5G報告,到2025年中國的5G連接數將達到4.28億,其中3/4為智能手機。” 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長陳運清在演講中談到,目前全球普遍看好5G對垂直行業的支撐和服務,全球運營商更是積極探索5G應用,創新商業模式。例如平昌冬奧會期間,韓國電信公司開展了同步看、全息實況、360VR、視頻安防等5G視頻業務;日本聚焦大型場館服務、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機器人控制和地震海嘯的增強緊急呼救等方面應用;歐洲運營商則普遍關注5G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智能製造等。

陳運清介紹,中國電信是5G標準的重要貢獻者之一,是全球範圍內最早向3GPP提交5G評估校準結果的運營商。目前主導5G國家標準項目及任務31項;提交國際文稿457篇,專利申請累計190項,其中143項獲得專利保護。

當天的論壇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5G研究高級專家邱晶帶來了《激活5G生命力之路》的精彩演講,認為5G基礎技術的創新和標準化為5G商業成功奠定基礎。她談到,成都作為華為公司全球研發業務的重要佈局地,承擔了無線、存儲、芯片等方向的重要研發任務,華為和電子科技大學形成了強強聯合的合作關係,華為公司成都研究所近萬名員工中約有30%出自電子科技大學。此外,雙方還聯合在成都打造了5G技術試驗場,為全球5G發展做出了貢獻。

成都高新區舉辦5G創新生態論壇匯聚行業智慧

5G創新生態論壇現場

加快5G研發與應用 成都將實施5G重大工程和示範性項目

在當天的論壇上,四川省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陳文濤介紹,四川在5G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發展方面具備一定基礎和優勢。一是5G研發梯隊完備,研究實力雄厚,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擁有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大等高校,中電10所、中電29所、中電30所、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華為、諾基亞貝爾、愛立信等主設備研發企業,形成了三個層面的研究平臺。同時,電子科技大學參與了中國5G推進組及其所有專業小組的技術標準化工作,在5G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制定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礎。

“另外,在實驗平臺與應用方面,四川擁有國家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先進無線通信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平臺,”陳文濤介紹,四川擁有電子科技大學與華為公司共同建設的全球首個“5G通信系統實驗外場”和全國規模最大的“4G通信系統實驗外場”等開放平臺。電子科技大學還牽頭和參與承擔重點專項(專項三)和863計劃與5G技術相關的近百個課題,其中相當部分成果已在華為、中興、上海貝爾、大唐、中國移動等企業產業化應用。

作為國家發改委確定的首批5G試點城市之一,成都一直緊跟5G發展的步伐。早在2017年12月,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就在成都率先開通了川內首個5G試點基站,並完成了單站條件下的5G網絡相關測試,為後續的連續組網測試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即將出臺5G產業發展規劃和配套的政策措施,並列出專項資金組織實施5G重大工程和示範性項目,打造5G研發試驗基地、生產製造基地和應用示範基地。” 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銳介紹。此次活動承辦方成都市移動互聯網協會的秘書長張正剛表示,“2008年,我們首次在成都組織舉辦3G峰會,從3G到4G到2012年的移動互聯網,過去的十年是移動互聯網的十年,而5G則是打開未來數字經濟、智能社會的鑰匙。”

“我們將首先從5G發展的基礎設施展開,同時聚焦產業鏈‘基站系統’和‘應用’兩個環節,重點發展車聯網、物聯網、網絡安全、工業互聯網、大視頻等方向,搶佔制高點、培育新業態,形成新的增長點。”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5G是現階段全球ICT產業熱點,成都高新區將緊跟全球大趨勢,抓住5G先發優勢,著力打造5G技術應用示範和產業發展高地,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