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体育大年来临,这七档国外体育类节目模式可参考

据西班牙《世界报》8月22日报道,美国奥委会利用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热度,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培养和发现未来的体育明星。

2018体育大年来临,这七档国外体育类节目模式可参考

选秀节目在世界各地都广受欢迎,但都不如美国的选秀节目花样繁多。各行各业的参赛者希望有机会在镜头前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最终一夜成名。此类电视节目的成功让美国奥委会看到了机会。

奥委会希望利用这一资源寻找帮助该国继续称霸体坛的奥运明星。因此奥委会携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推出了一档名为“未来奥运的希望”的选秀节目,预计将于2018年11月播出。

另外,89个各个年龄段的人报名参加了该节目,并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奥林匹克训练中心接受了各项测试。负责评分的都是专业教练,但他们最终却惊讶于这些参与者的优异表现,因为其中大多数只是学生和业余运动员。

费边·格里菲思在该节目中被称为214号运动员,也是追梦者之一。他在速度、敏捷性和耐力测试中的突出成绩让教练组一致认为他有资格成为一名皮划艇选手。虽然他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操作皮划艇上的装置,但格里菲思最终还是夺得了一席之地,并将参加美国的预赛。

413号运动员的西尔维娅·霍夫曼是另一名在该节目中脱颖而出的运动员。她于2015年被选中在国家雪橇队的训练营参加训练。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她继续参加体能训练。已经29岁的霍夫曼表示:“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我不想失去机会。”通过此次节目,机会再次向她招手。

报道还称,由于举重、赛艇、橄榄球、皮划艇、自行车、俯式冰橇、有舵雪橇和拳击等多个体育项目都出现人才紧缺状况,美国奥委会大胆决定不拘一格“选”人才。

2018体育大年来临,

这七档国外体育类节目模式可参考

2018年,堪称体育大年,前有平昌冬奥会,后有俄罗斯世界杯,在如此背景之下,体育类综艺或许将成为今年重要的节目品类。

其实,国内体育类节目并不在少数,尤其是2016年曾上档过20多个相关节目,但就知名度和影响力来说,明显两者成反比例。这种现象不禁令人疑惑,体育综艺本身具有大众传播基础,并且天然带有引人入胜的竞技感,为何这些优势没能够成功转化为好看的体育类综艺呢?为何如此多的体育综艺,都没逃出“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呢?国内体育类综艺的破局点又在哪里?

尤其是今年上线的多档体育类节目,《精武门》《足球解说大会》《高能卡位·世界波》《这就是灌篮》等。

2018体育大年来临,这七档国外体育类节目模式可参考

那么,在全球范围内,哪些体育类节目模式最受欢迎呢?体育类节目又该如何突围?或许这七个模式值得借鉴:

——团队竞技类——

《冠军之巅》(Master Athletes)

这是一档高强度的娱乐真人游戏秀,集合了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戏剧效果以及体育竞赛的跌宕起伏。参赛运动员需接受高强度的身体挑战、经历伤痛、泪水,只为换得胜利的光辉时刻。

节目于2014年8月在瑞典首播,共播出10期,每期约60分钟。FremantleMedia在2014年戛纳秋季影视片交易会上对该模式进行推介。

《最强家庭》(Fittest Family)

该节目由Animo Television/Kite Entertainment制作,于2014年1月1日在爱尔兰RTE1首播,并于同年开播了第二季。第三季于2015年开播。

不同于《智勇大冲关》《男生女生向前冲》简单的冲关挑战,该节目除了赛道的设置,更注重团队(家庭)的合作, 团体竞技中更体现出家庭的概念,也将家庭情感的变化融入到竞技环节中。形式上看似是《全家一起上》的户外版,但在挑战项目上更显专业。

——单项竞技类——

《一跃而下》(The Jump)

《一跃而下》是一档全新的明星真人秀模式,结合了最惊险的体育运动节目,共8集,每集60分钟。第一季首播收视人数达300万,吸引了各年龄段的观众群。第二季比第一季更成功,成为Twitter上最热的话题。节目至2014年推出后,收视人数总计达1970万,占英国总人口的33.7%。第三季将于2016年播出。

节目聚焦在滑雪项目上,挑战惊险而刺激,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挑战环节。以单个的竞技项目为主,加之明星阵容挑战,颇有看点。其形式和赛制值得借鉴,但鉴于其危险系数较高在中国做成明星类节目有一定的难度。

《名人跳翻天》(Tumble)

这是BBC制作的一档直播竞技,也是明星竞技类节目。英国版评委由罗马尼亚体操传奇明星娜迪亚·科马内奇、Sebastien Stella、体操冠军Louis Smith 和 Craig Heap组成。

该节目在周六首播时最多有400万人同时收看,总收视人数达860万,收视份额为20.7%,远远超过了BBC1 2013年8月同时段的平均收视份额,在同时段竞技类节目中,收视排名第一。

《跑出我人生》(La Carrera DeTu Vida)

《跑出我人生》是一档竞赛真人秀节目,共8集,每集50分钟。这档节目由Mediapro制作,曾参与2015年国际模式大奖的角逐。

跑步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热衷的一种运动方式,它因为健康、方便、无成本、适合全民运动,成为了一种新潮流。而该节目抓住这种潮流,用跑步和运动去改变、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观念。

《棋王》(King Of Chess)

这是一档大型的、全国性国际象棋游戏秀,节目充满实时互动元素,适合全家观看。但其有一定的专业性,在国内的受众范围面有限。

——多项对抗竞技类——

《忘年之战》(VIPs vsVeterans)

节目采用老年人与年轻人对战的形式,通过老年人斗志昂扬的挑战,借以改变大家对老年人的偏见,想看看到底谁最强。一改老年人柔弱的形象,也用不同的视角加深了对老年人的关注与不同的理解。

体育综艺潮将近,如何突围?

作为大娱乐产业的一部分,体育综艺却也蕴藏着潜力,在未来发展的空间巨大。目前,国内体育频道仍以播出体育赛事为主,可以适时开设一档体育主题的游戏类节目,作为节目内容形式的扩充。

同游戏竞技、真人秀等节目相比,体育综艺这种偏专业,又不大众化的题材,多少受话题与赛季期的限制,而如何将体育与娱乐综艺节目巧妙的结合也是一个伤神费脑的问题。出于简单有效地考虑,明星元素成为这类节目普遍的一个选择,于是,体育明星成为电视节目的“香饽饽”,季播节目也都有体育巨星加盟的身影。

电视作为大众平台,对于体育项目的全民推广也是一件好事。而体育与真人秀的结合早已不仅仅是体育明星的加盟,运动项目早已成为了真人秀的主题之一。体育类节目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多元项目突出大众化,一是单一项目,突出专业性。

与以往诸如《勇敢的心》《星跳水立方》等体育类真人秀选取拳击和跳水等相对专业的体育项目相比,《报告!教练》选取了羽毛球、篮球、足球和游泳四个项目,并邀请人们耳熟能详的林丹、易建联等出任嘉宾,训练6位娱乐明星,其目的就是通过简单大众的项目来“实现体育圈和娱乐圈的跨界合作”。

所以,体育类节目取材于体育项目,但绝对不是简单的体育项目比赛。要在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或衍生出新的东西。大众化的体育项目固然能接地气,但观众也喜欢惊险刺激的比赛,而增加挑战难度,或许也能增强节目的观赏性。

(通过网上公开资料进行整合。)

2018体育大年来临,这七档国外体育类节目模式可参考

2018体育大年来临,这七档国外体育类节目模式可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