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這是一個大家都熟讀背誦過的歷史常識。

這個說法最早出現在清代華廣生編寫的《白雪遺音》,書裡把她們四位稱作“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並且形容她們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美。

但連華廣生自己都沒想到,這個“四大美女”的說法竟然迅速佔領熱搜,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肯定。到現在,已經成了我們教科書上雷打不動的知識點了。

但今天,秉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奧林匹克精神,我不得不說出積壓在我硬邦邦胸口多年的一句話:

這四大美女評選很有問題,錯得離譜。貂蟬,她根本沒資格成為“四大美女”。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原因很簡單:四大美女中,西施、王昭君和楊玉環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單單貂蟬不是。貂蟬是《三國演義》虛構出來的,歷史上並沒有記載。

一個虛擬的人物,被稱為古代最美的女人,相當於100年後人們評選21世紀“中國四強”為唐國強、王寶強、向華強和光頭強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四大美女這個稱號,貂蟬鳩佔鵲巢了上百年。今天,是時候把她清除出列了。

那麼問題來了,誰能代替貂蟬,成為“四大美人”之一呢?

翻遍史料,目力所及,唯有一人能和其他三位比肩而立。而且她與貂蟬同處三國時代,恰可取而代之。

她就是: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甄宓,又稱甄姬,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甄宓是三國時期的大美女,當時流行民謠:“江東有二喬,河北甄宓俏”

說到這裡,我知道有人一定掌心吐沫、躍躍欲抬槓了:歷史上有那麼多漂亮的小姐姐,憑什麼是她?

這個槓抬得好,正中我下懷。

四大美女當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的。西施、楊貴妃、王昭君能成為四大美女,美貌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因素。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她們之所以從那麼多古代美女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她們還滿足了其他幾個極其苛刻的條件:1,豪傑爭愛。2,文豪著墨。3,結局悽美。4、 改變歷史。

這所有的加起來,才造就了她們的與眾不同、顯赫地位、聲名遠播和歷史地位。

而甄宓和西施、楊貴妃、王昭君一樣,完完整整、不折不扣地滿足了以上這些條件。

豪傑爭愛

如果一個女人足夠美,那麼不可能只有一個男人愛上她。

楊貴妃、西施和王昭君,都有和多個豪傑的故事。這是她們美貌的佐證,也烘托了她們的顯赫地位。

楊貴妃與唐玄宗父子18禁不倫戀,還有個緋聞對象安祿山;西施有吳王夫差和范蠡的三角戀;白富美的王昭君委身於矮窮矬的單于,背後有個心裡涼涼的大漢皇帝。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而甄宓的感情故事也毫不遜色:她一人就讓曹操三父子爭風吃醋。

公元204年,曹操親帥大軍北上,攻下鄴城。除了掃平袁紹餘部外,曹操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甄宓。甄宓原來是袁紹的兒媳婦,“人妻控”的曹操打起了“銅雀春深鎖甄宓”的主意。

曹操沒想到的是大公子曹丕搶先闖進袁府,把甄宓給奪走了。之後曹丕要娶甄宓為妻,曹操拉不下臉跟兒子搶老婆,就默認了這門親事。

曹操又沒想到的是,曹操的二公子曹植也愛慕甄宓,眼見女神變成嫂嫂,曹植羨慕嫉妒懊悔,兩兄弟也因此反目。

文豪著墨

歷史往往是由文人騷客書寫的。想要名垂青史,沒有文豪的加持是不行的。

沒有上過報紙的頭版,怎麼可能成為新聞人物?

西施被蘇東坡寫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王昭君被李白寫了,“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讓楊貴妃直接成為了荔枝代言人。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甄宓也是。

建安第一大才子、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七步詩》聞名於世的曹植,以甄宓為原型寫了文藝小清新的代表作《洛神賦》。

單論遣詞造句,《洛神賦》完全可以進入中國古代文學top10。

其中描寫洛神儀態的名句:

“翩若驚鴻 ,婉若游龍,容耀秋菊,華茂春松,若輕雲之蔽月,似流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據說曹植就是根據甄宓的樣貌寫的。甄宓絕美容貌的傳說也隨著這首賦一直流傳到現在。

結局悽美

喜劇只能一笑而過,悲劇才能永恆傳世。

特別是見到美女的悲慘結局,心底的憐愛之心不由自主氾濫,好想給她們一個公主抱抱,飛起來的抱抱,轉圈圈的抱抱。

斷臂維納斯為什麼這麼有名?因為有遺憾。遺憾總是讓人們心裡一緊,扼腕痛惜。這一緊一痛之後,不記住都難。

楊貴妃馬嵬坡被逼自殺;王昭君客死異鄉;西施在吳國滅亡後被沉屍海底。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甄宓的命運同樣悽慘。

後期曹丕有了新歡郭皇后,拋棄了甄宓。在他即皇帝位的第二年,就派使者前往甄宓獨居的鄴城,逼她服下毒酒,屍體被“被髮覆面,以糠塞口”(披散頭髮遮住臉,用米糠塞入口中)下葬。

狠心的男人啊。

改變歷史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簡簡單單的花瓶是沒資格被歷史銘記的。只有實實在在對歷史產生了影響、有了分量,才能沉澱下來。

西施被獻給吳王夫差後,把吳王迷得不要不要的,無心國事,為勾踐復國起到了關鍵作用;

王昭君千里迢迢來到匈奴,做了單于的妻子,換來大漢與匈奴的長久和平;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楊玉環是大唐盛世的象徵,她的死代表唐朝由盛及衰,那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不復存在了;

而甄宓一不小心,也改變了歷史走向。

曹操晚年,準備在曹丕和曹植之間選擇接班人,而且更傾向於曹植。但曹植愛美人不愛江山,被甄宓迷得很要很要的,根本無心世子之位,最終讓曹丕當了魏國皇帝。

更要命的是,曹丕的心腹是司馬懿,從此司馬家族進入了權利中心。如果不是甄宓,也許曹植就能當上皇帝,也許魏國就能延續,也許就沒有晉朝,歷史就此改變。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所以你看,甄宓和西施、楊貴妃、王昭君相比,毫不遜色,在各方面都符合“四大美人”的嚴苛標準。

她頂替貂蟬,和其他三位一起並稱“四大美人”,才叫眾望所歸,才叫實至名歸,才叫改邪歸正,才叫位歸原主。

還有一點,甄宓是四個人裡最有才華的,她有一首《塘上行》流傳後世,詩裡寫: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這首詩洋溢著女子對丈夫濃烈的思念之情。歷史上的閨怨詩很多,能夠超過這詩的真不多。

以甄宓的美貌和能力,她不僅應該是“四大美人”之一,而且完全可以在“四大美人”中站c位。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說了這麼多,你一定很好奇甄宓的樣貌。

我也很好奇她的樣貌。但我曾一度以為我沒法親眼見到甄宓的樣貌了。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軍師聯盟》。

電視劇裡的甄宓,真的就是這八個字:“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完全就是我看完《洛神賦》後想象中的甄宓的樣子。

是時候糾正這個錯得離譜的歷史常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