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與一個妓女的PK:一個賣國救身,一個賣身救國

國學大師劉半農在《賽金花本事》中說:“1900的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

一個賣國救身,一個賣身救國;一個可恨,一個可憐。”

賽金花並不知道,她剛到北京,就趕上了八國聯軍入侵,更沒有想到,她源於憐憫之心做的那些事情,會成為百年之後還在稱頌的傳奇。

而她當時不過是從上海避禍而來的失足婦女。

慈禧太后與一個妓女的PK:一個賣國救身,一個賣身救國

賽金花

在聯軍進入北京,四處搶掠之時,賽金花挺身而出,向認識多年的八國聯軍元帥瓦德西細訴北京民眾的罹難,她說:“百姓受義和團蹂躪,已不聊生。死者棄屍,生者流離,攜幼扶老,女哭男嚎。而義和團早已逃的逃光,殺的殺盡,請整肅軍紀,下令安民。”

瓦德西也意識到佔領之後的強盜行為恐怕遭到抵抗,下令整肅軍紀,並拜託賽金花為聯軍籌糧。她便告訴老百姓,聯軍沒有吃的,就要來搶劫,與其讓他們來搶劫,還不如跟他們做生意。就這樣,聯軍有了吃的就慢慢收斂了,老百姓又漸漸安居。為了避免聯軍蹂躪姑娘,賽金花還給聯軍介紹妓女,收取費用,這樣,聯軍少了搶掠女性的事情。被北京人稱為:“護國奶奶”。

慈禧太后與一個妓女的PK:一個賣國救身,一個賣身救國

賽金花與德國將領合影

這個護國奶奶的綽號比之於慈禧太后“老佛爺”的稱謂,沒那麼高大上,但卻絕對的接地氣!

其中關於賽金花和瓦德西的故事版本不一,齷齪君無力分辨,迅哥兒說她是睡過龍床的妓女。她自己則是閃爍其詞,語焉不詳。

慈禧太后與一個妓女的PK:一個賣國救身,一個賣身救國

睡過龍床的女人

瓦德西嚴明軍紀,可他對戰爭賠款也盯得很緊,開價很高。談判一開始,他就提出“禍首”問題,要逃到西安的老佛爺替克林德公使償命,嚇得慈禧太后天天膽戰心驚,只要能救命,可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病榻上的李鴻章,請盛宣懷出面找賽金花與之周旋。為國紓難。

慈禧太后與一個妓女的PK:一個賣國救身,一個賣身救國

李鴻章

賽毫不猶豫,只要有機會,她便為那個高大上的老佛爺求情,她說:

殺死克林德公使的是義和團,不是慈禧。太后終日在宮裡深居簡出,哪裡知道百姓們的事?

她又說:太后和皇帝代表中國,你要太后償命,要皇帝到德國去賠罪,他寧死也不會去,你把他們都逼死了,跟誰去和議?

太后和皇帝若死了,中國人群龍無首,自然都會變成義和團!如此見識,令人瞠目。

慈禧太后與一個妓女的PK:一個賣國救身,一個賣身救國

甚至於《辛丑條約》中第一條建坊賠罪,也是賽金花的主意,不知道省了多少白銀。

有好事者賦詩云:

千萬雄兵何處去,救駕全憑一女娃。

莫笑金花顏太厚,軍人大可賽過她。

慈禧太后與一個妓女的PK:一個賣國救身,一個賣身救國

就是這一段傳奇故事,在她死後,墓碑由齊白石提筆,張大千曾經為她畫像,毛夫人在電影中飾演過她。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孽海花》講她的故事,她還成為文學家魯迅、林語堂、劉半農筆下的紅人。

林語堂在《京華煙雲》中說,“做過一些義舉,於社會有功,上蒼總會有眼的。”“北京總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規模殺戮搶劫,秩序逐漸在恢復中,這有賴於名妓賽金花的福廕。”

慈禧太后與一個妓女的PK:一個賣國救身,一個賣身救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