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新鄉賢|王祥勇:百姓幸福是我最大的願望

瓷都新鄉賢|王祥勇:百姓幸福是我最大的願望

王祥勇。 (程萬海 攝)

“讓百姓幸福是我最大的願望。”幾年時間,王祥勇帶領樂平市湧山鎮楊潭村從一個貧窮落後村,一躍成為湧山先進村。提起前任村黨支部書記王祥勇,楊潭村村民無一不豎起大拇指。

民情家訪解民憂

2010年10月,做過煤炭、水泥等生意的湧山帶頭致富能人王祥勇臨危受命,趕赴楊潭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上任伊始,面對困難重重的局面,王祥勇暗下決心,要在楊潭村做出一番業績,帶領群眾走出一條致富之路。

通過開展“民情家訪”,上門徵求群眾意見,王祥勇發現主要問題體現在“三難”:黨員活動難、群眾辦事難、村民出行難。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王祥勇召集村黨支部多次開會商討辦法,決定從村民關心的出行難問題入手。他為此四處化緣,八方奔走,甚至帶頭拿出自家積蓄墊資。通過黨員齊上陣、村民共努力,4公里的主幹道硬化工程開始動工建設,村民們看到了希望,籌工籌勞的積極性也高了。2013年,其餘7公里支幹道也完成了硬化,村民從此擺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境,徹底解決了出行難問題。

針對村裡無黨員活動場所、衛生所條件差、辦學條件亟待改善、水利設施急需修復等情況,王祥勇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政策和江西錦溪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支持,先後建成了村級活動場所和標準化衛生所、農家書屋建設項目,提升村小“六配套”水平。他還為村裡積極爭取資金,實施飲水安全改造工程,使楊潭村450戶農戶吃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帶領群眾奔小康

細心的王祥勇發現,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的變化,但村民的生活卻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於是,他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的優勢,瞄準了湧山民營企業異軍突起、農村運輸市場日漸繁榮、村裡運輸車輛急劇增多的趨勢,牽頭組建了一支運輸隊,與錦溪公司簽訂長期合作的運輸協議,藉助錦溪水泥的運輸訂單需求拉動,實現企業、車主雙贏,僅此一項,村民就戶均增收15000多元。

同時,依託楊潭村的特色豬頭肉、石潭灰包蛋等畜禽產品和特色綠色農產品,王祥勇引導扶持數十戶村民搞起了特色餐飲與綠色農產品外銷。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迴歸家鄉,王祥勇主動聯繫了錦溪公司,為村裡的青壯年尋求就業機會。經過多番努力,目前,楊潭村已有200餘名村民順利在該企業就業,部分村民還成為企業的中層幹部,年收入高達7萬多元,村民的腰包漸漸地鼓了起來。

扶貧救危見真情

致富得民心,患難見真情。面對因病因災返貧的村民,王祥勇挺身而出,四處籌集善款,並帶頭捐助,救人於水火之中。多年來,王祥勇已記不清掏了多少私人腰包,接濟了多少村民。

村民葉發和身患癌症,家中為此債臺高築,借債無門。王祥勇獲悉後,立即組織協調村民捐款,爭取錦溪公司的支持,為其籌到捐款5萬多元;村民餘毛仂身患重病,長期臥病在床,妻子先天眼疾,喪失了勞動能力,兒女面臨輟學,王祥勇與他家結成幫扶對子,長期資助其子女完成學業;村民章有根白血病復發,醫院建議他做骨髓移植手術。正當章有根一籌莫展之時,王祥勇又動員鄉親捐款近萬元,聯繫幫扶單位樂平市安監局幹部職工捐款4000多元,送到他妻子手中;石潭村小組九旬孤寡老婦周金蓮年邁多病,王祥勇隔三差五去探望,經常給她送米送油。

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王祥勇更是不記得多次來到他們家中,瞭解情況、研究對策,探窮因、拔窮根。同時,他還給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送愛心,冬至、春節等節日都是在空巢老人的家裡度過,他的平凡善舉感動了村民百姓,也贏得了困難家庭的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