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妈九错|别用这4种方式哄孩子!怪不得孩子长大不听话

小孩子毕竟不是大人,不懂的东西很多,动不动就不高兴,不开心,有的家长们为了哄孩子开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哄,殊不知会害了孩子一辈子,下面4种哄孩子的方式,想必你以前也被这样哄过。

千万别和孩子们开玩笑

也许你觉得你只是和孩子开玩笑,但孩子会当真,你的拒绝会使孩子失去判断力,这样的行为也无法培养孩子分享的意识,只会让孩子误解,原来大人只是要我做出分享的动作,而不是真的想要这样东西。

你肯定也看过类似的情况:孩子在吃东西,妈妈跟孩子撒娇:「你在吃什么呀?给我也吃一口好不好?」当孩子犹豫或拒绝了,妈妈说:「咦,这么小气啊……」,孩子最终还是把手里的食物伸过来,结果妈妈笑着说:「妈妈不吃,就是看看你肯不肯给妈妈吃,我家宝宝是个懂分享的好孩子,真棒!」

建议

这种行为是万万不能和孩子做的,专家建议做法:孩子分享给你的时候,一定不要拒绝,然后夸奖孩子:「谢谢你,你真大方。」

千万别把孩子的错归结到物品上

小家伙喜欢在屋里跑,撞到墙上摔倒了,哇哇大哭起来。妈妈立马抱起孩子,搂在怀里连声哄:「宝贝别哭,谁撞倒我家宝贝的?妈妈帮你打它!」然后还真就为了哄孩子开心,伸出手拍了桌角几下,然后对孩子说:「你看,妈妈帮你教训它了,看它以后还敢欺负我家宝贝么!」

你可曾想过,明明是孩子撞了桌子,却把错误归结到桌子身上,让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迁怒别人,不懂得宽容和自省。从小就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孩子,你还指望他能成为一个谦谦有礼、待人大度的人吗?

建议

大人们更应该告诉孩子:「小桌子被你撞了,它也会疼的,咱们也帮它揉揉好不好?」

3

千万别太干涉孩子玩

孩子有了新玩具,很开心的这边戳戳,那边弄弄。妈妈在一边看着更着急,巴不得孩子一分钟就完全学会了,尤其是看到孩子操作错误或者玩法不对的时候,也许会说:「错了错了,这个玩具不是这样玩的,妈妈教你吧!」

你一句错了,孩子瞬间就有了挫败感。玩具不就是用来玩的吗?那为什么一定要讲究那么多的规则呢?孩子的思维远比大人富有想像力,而且不受任何惯性思维的约束,让他安静地一个人认真研究,兴许还真能玩出不少新花样呢?而且,自己研究出来总比被人手把手教会更有成就感,不是吗?

建议

应该让孩子尽量尝试自己玩,他需要你说明的时候再耐心指导就行了。

4

不要轻易破坏制定的规矩

对待孩子的教育,最好全家人都保持一致战线,而且必须有一个人是有着绝对的主导权的。如果妈妈已经给孩子制定了规矩,那么其他人最好不要轻易破坏,这样不但教会孩子撒谎,而且也会对孩子自制力的培养造成影响。

比如:为了防止蛀牙,妈妈规定孩子不能吃糖,爷爷偷偷塞一包给孩子讨孩子开心,说:「妈妈不让你吃,我们偷偷吃,千万别告诉妈妈是我给你的哦。」千万不要破坏给孩子制定好的规矩,如果孩子趁着妈妈不在想要破坏规则,可以对孩子说:「你问过妈妈了吗?妈妈同意吗?」然后温柔制止。

建议

如果孩子不依不饶,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也可以尝试和妈妈联系,帮着孩子一起征得妈妈的同意。

上面的4个千万,宝妈们记住了吗?你的一个不玩笑、一个动作、一个话语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我只想说:

请像对大人一样对待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