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現在是中國文化最不焦慮的時候

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兩個差不多的東西,一個是進口的,一個是國產的。明明知道這兩個東西差不多,但就是覺得進口的要好一些。或者,你正在大街上走著,迎面遇到一個外國人,雖然知道這個外國人也是普通人,但就是覺得似乎人家要更洋氣一些。其實,這種心態比較普遍,說白了,就是一種不自信。有的人還專門利用你的這種不自信,比如前幾年被曝光外國演員專門在各種廣告,各種場合裡扮演專家,彷彿有了洋專家出現,商品身價就能翻百倍,這種現象的根源,就是國人的不自信 。

不自信的根源是文化不自信。你可能會說,那時候中國還不夠強大,現在中國強大,中國人有錢了,自然也就自信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不從根源弄明白中華文明的優越性,就難以理解中國強大的本質,也就沒有和世界其他強大文明對話的底氣。本書恰恰回答了這個問題。

本書的作者王蒙,是當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他是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曾任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常委、文化部部長。王蒙目前也是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等學府的教授,一直從事文化研究工作。這本書是他對於全球化視角下的中華文化的思考。

王蒙:現在是中國文化最不焦慮的時候

王蒙

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是中華文化有非常強大的包容性,也善於適應新的環境,善於自我革新。而且中華文化善於從整體思考問題。這讓中華文化在當代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也讓中國人有足夠的自信與世界對話。

王蒙:現在是中國文化最不焦慮的時候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下面我們來詳細講述書中的重點內容。

第一個重點內容,是中國正在從文化焦慮走向文化自信。

王蒙認為,現在的中國是整個近代史上最不焦慮的時期。相比晚清和近代初期,中國文化經受住了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文化已經適應了現代化社會。一些獨具特色的中國方案和中國式的生活方式正在給世界提供新的創意。

第二個重點內容,是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

作者認為應該從傳統文化中挖掘中華文化的價值。中國傳統文化認同人性本善,這讓中華文化遵循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也追求順應民心,這也與現代社會的一些訴求不謀而合。

第三個重點內容,是全球視角下的中國文化。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所有的文化都受到了挑戰。中國文化的包容性是應對全球化的特殊方式。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重點內容:中國正在從文化焦慮走向文化自信。

王蒙認為,現在是中國文化最不焦慮的時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華文明經歷了由盛到衰,再自救圖強的過程。相比於晚清的絕望和民國的焦慮,中國文化正在恢復她以往的光彩。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先回到晚清這個中國文化最危急的時期。在謝晉導演執導的影片《鴉片戰爭》中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當英國議會在討論是否要對清王朝宣戰的時候,英國的主戰派和主和派各執一詞,爭得不可開交。最後只差關鍵的一票就能開戰。在眾人爭吵的時候,有一個議員拿了一個很大的瓷器,對所有人說:“你們看,這就是中國!”說完,“啪”地一聲,瓷器被他摔了個粉碎。後來英國議會同意對清王朝發動鴉片戰爭,這個瓷器也就成了中華帝國不堪一擊的代表。

鴉片戰爭戰敗之後,朝廷把林則徐撤了職,派了一個親王去和英國求和,英軍的戰艦艦長登上中國的陣地參觀,他看了中國的海防,問到,這就是你們的海防嗎?親王說,是。又看了中國的炮臺,問,這就是你們的炮臺嗎?親王又說,是的。然後這位艦長輕蔑地對求和的親王說,對不起,我認為你們這些東西,全都是垃圾。

在電影的最後,道光皇帝帶著他的兒子、女兒、孫子一家老小,一大堆人統統跪倒在祖宗的牌位前,哭成一片,一邊哭一邊喊自己對不起列祖列宗。皇帝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是最尊貴的象徵,槍炮自然是西方文明的代表,連皇帝一家老小都被西洋人逼得下了跪,這真是中華文化最絕望的時刻。

感受最深的當然還是知識分子。在中學歷史課本里,我們學過,晚清有一位大知識分子叫嚴復,他是第一個把進化主義介紹到中國的人。他當時用非常古色古香的駢體文翻譯了英國科學家赫胥黎寫的《天演論》,裡面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他的譯作幫助中國人打開了眼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嚴復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大學問家,可是他卻靠整天吸大煙度過了自己的晚年,因為他看到了中華文化的衰落,自己怎麼做都無法挽回,就陷入了極度的絕望之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故事都是文化衰落造成的悲劇。

當然,還是會有一些老傢伙堅持說自己的文化是最優秀的。晚清的遺老遺少們一輩子都在強調瓷器的精緻,漢字的優美,禮義廉恥的高尚。在當時,這樣的聲音顯然是腐朽的。在經歷了晚清的絕望之後,中華文明在整個民國時期進入了一個異常焦慮的時代。這時候,挫折、焦慮和救亡成為了時代的主題。

焦慮的人有時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當時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方面擔心傳統的文化無法應對現實的世界,另一方面又擔心西方的戰艦和大炮會把我們的文化徹底毀掉。所以在為中華文化找出路這件事上,學西方學多了,怕丟了祖宗;繼承傳統多了,又怕是復古封建;傳統繼承少了呢,又怕丟了民族特色,別提多焦慮了。

這種焦慮的情緒發展到五四運動時期,就出現了很多非常激進的思想,比如魯迅就說過“不讀中國書”,胡適也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當時,不管是國民黨的保守人士,還是共產黨的激進人士,都對傳統文化採取激烈批判的態度,有人還提出過徹底廢除中文,廢除漢字,因為有人覺得中國的腐朽和落後都是漢字的毛病。這些觀點都不算最激進的,最激進的觀點來自錢玄同,他的說法是“人過四十一律槍斃”,錢玄同認為中國保守腐朽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四十歲以上的人都統統槍斃算了!這個說法現在聽起來可笑,有點類似“愛之深,責之切”的感覺。從這些激進的言論中,也可以看到當時的文化焦慮已經達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

這種文化焦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畢竟一個統一的國家讓中國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也解除了中華文化被更強勢的文化毀滅的危險。不過,並不能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華文化就變得自信了,文化從衰落到自信要經歷一個過程,建國初期還是有些不自信的心理,比如說,建國以後,有的學者曾經提出,中國的文字要改革,要把漢字取消掉,完全改成拼音字母,這個提議竟然得到了毛澤東的支持,在當時的中央正式文件上,毛澤東曾作出過“漢字的出路是拉丁化”的指示,毛澤東絕對是一個文化愛國主義者,連他都支持漢字的拉丁化。可見當時我們對自己的中華文化還是不太自信。現在我們知道,拉丁化絕對不是漢字的出路,相反,漢字有獨特的魅力,方塊字也正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關鍵。

不過,毛澤東還有另一個判斷,他認為文化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有關,他說,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到那個時候,中華民族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形象出現在世界上。

這個判斷已經得到了證明。隨著經濟的騰飛,中國方案,中國思路,中國智慧也正在越來越多地影響全世界。我們的學者現在想的是如何更好地復興中華文明,讓晚清學者身上的悲劇不再重演。中華文明已經走出了衰敗的陰影,正在變得越來越自信。

這就是本書的第一個主要內容:中國正在從文化焦慮走向文化自信。中華文明遭遇了晚清的衰敗,也經歷了近代的焦慮。隨著國家實力的強盛,中華文明正在變得越來越自信。

王蒙:現在是中國文化最不焦慮的時候

本書的第二個重點內容,是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

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源。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是好的,比如現在有些西方文化的產品中,一提到中國女人,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腳女人,一提到中國男人,還是留辮子剃頭的形象。這有的時候是一種刻意為之,更多的還是一種陳舊的觀念。王蒙說,今天再討論中華文化,應該是以“立”字當頭,這個“立”,是豎立的立,就是不能全盤接受,也不能全盤推翻。要尋找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值得珍貴的東西,要大講特講那些中國人心中最美好、最積極的東西。

在這些最美好,最積極的東西中,有一項是中華文化所特有的,那就是“性善論”。

“性善論”,就是三字經裡的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幾乎每一箇中國人從小的時候,老師和家長就會教你這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是中華文化對於世界的根本性認識。

性善論是道家和儒家都認同的看法,比如,老子就曾發問:“專氣至柔,能如嬰兒乎?”意思是,人調整自己的心境,能象無慾無求的嬰兒那樣嗎?老子認為,人一生下來的狀態是最天真無邪的,是善良的。孟子是性善論的提出者,他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也就是說人從一出生就有對美好事物的判斷,正因為中華文明堅持人性是善良的,堅持性善論,所以人做事情也要是善良的。統治國家的權力系統,當權者的執政系統,也都必須是善的。只有向善,才能在道德上站住腳。

那麼是什麼來判斷究竟什麼是善,什麼又不是呢?是天。無論是道家的老莊還是儒家的孔孟,都認為是“天”創造了人。人一出生就被天賦予了善良的本質,所以中國有“天良”這樣的說法,“天良”就是先天地有了善良的一面。

天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說,“天”在中華文化中是一個終極的概念,你不能去具體的衡量“天”,也不可能超越“天”。古代的楚漢之爭,項羽和劉邦打仗,最後項羽失敗了,他說“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也就是說“我失敗了不是因為我仗打得不好,而是天要我滅亡”。那麼這個“天”究竟是什麼?在儒家的思想中,“天”就是蒼生,就是老百姓。“天意”就是“民意”,民心就是天心。所以古代帝王會派人四處去搜集民謠,因為民謠代表民意,而民意就是天意。

你看,這樣的話,中華文化的“性善論”就有了一個完整的解釋。首先,“天”是至高無上的,“天”又創造了人。人從一出生的小嬰兒狀態就是善良的,對美好的事物有天生的判斷。然後,人生生不息,成為了蒼生萬民。所以,天創造了人,人又代表了天。

所以,在中華文明看來,一切都有善良的一面,一切也都能向好的方向轉化。當權者應該順應民意,也樹立更高的道德標準。而民眾呢,因為民眾的本質是好的,所以是能夠通過教化來引導的。只要順應民意,也就是順應天意,社會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性善論”是中華民族看待世界的最基礎的觀點,它是傳統文化中值得珍惜的東西,尤其是在不斷開放的全球化社會,更是應該樹立這種積極的價值觀。這也是王蒙認為從傳統文化中挖掘價值,應該“立字當頭”的原因。

這就是本書的第二個重點內容: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我用“性善論”舉例,中華傳統文化認為人的本質是好的,是善良的。天創造了人,人一開始就有善良的判斷。人民的民意代表了天意。只要順應人心中善良的一面,社會就會變好。

王蒙:現在是中國文化最不焦慮的時候

這本書的第三個重點內容,是全球化視角下的中國文化。

全球化對於文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全球化讓世界變得更小了,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也變得更加地頻繁。有些文化強勢,開始向其他文化滲透。有些文化固執,拒絕任何改變。中華文化應該在適應全球化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包容,更加自信,並且向未來世界提供價值。

中華文明自身的特點讓我們能夠更好的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擊,因為中華文明本身就有開放的心態,也有融合的傳統。

比如,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比較重視交流和探討。中華文明是一種比較“入世”的文明,“入世”就是說積極地投身於社會。這體現了一種開放的心態,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所以中國能夠更好地做出改變。

在20世紀的後半程,當各個社會主義國家都進入改革的時候,西方的政要對於蘇聯和東歐的改革並不看好,但是英國的撒切爾夫人、美國的基辛格和布熱津斯基這些人卻認為改革唯一能夠成功的就是中國。因為只有中國能夠把馬克思主義和改革開放融合起來,把道理說通,說圓。中華文化的開放和融合能夠讓中國該堅持的就堅持,該改革的就改革。現在來看,全世界能夠邁開這麼大步子堅持改革開放,又保持基本穩定的國家也只有中國了。

剛剛說的是開放,現在來講講融合。

文化裡最難融合的是宗教,但是中國的宗教信仰在全世界都是個另類,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竟然沒有一個統一的宗教信仰。雖然有些海外華人在國外,尤其是東南亞,會說自己信仰佛教,但是佛教並不是中國的宗教信仰,與其他文明相比,中華文明並不要求某個宗教的絕對權威。

中華文明講究“六合之外存而不論”,什麼意思呢?“六合”指的是空間,“六合之外存而不論”說的是關於比較終極的東西,我知道你的存在,但是我也不去爭論。不認同,也不反對。這是一個以中華文明為主,又比較靈活的多神論。所以在中國的各種神話中,你會看到各路神仙統統存在。無論是西天的,南海的,還是天庭的,地府的,全都融合在中華文明裡。

所以,在全球化社會,中國反而能很好地解決文化融合的問題。

既然中華文明這麼有辦法,那麼應該怎麼做呢?隨著中國成為一個大國,中國應該用世界人民能夠聽懂的方式,向全世界解釋自己的中華文化。不光因為中華文明有各種各樣的魅力,也因為中華文明能夠更好的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也的確能為解決現代社會的問題提供中國思路。

這就是本書的第三個主要內容,全球化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全球化讓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衝突都變的頻繁了,中華文明特有的開放和融合,能夠更好地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以上就是我為你講解的《王蒙談文化自信》的全部重點內容,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

第一個重點內容,是中國正在從文化焦慮走向文化自信。晚清是中華文明最衰落的時期,近代的中華文明是在焦慮中尋找救亡的方法。現在,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中華文明也正在變得越來越自信。

第二個重點內容,是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源,中國人看待世界的基本觀點來自於中華文明的“性善論”,“性善論”認為人的本質是好的,順應民意就是順應天意。

第三個重點內容,是全球視角下的中國文化。中華文明特有的開放和包容心態讓中國能夠更好地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華文明應該向全世界解釋自己,為世界提供有價值的中國思路。

好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蒙談文化自信》就解讀到這裡。書中還有更多精彩的觀點,歡迎購買原書深度閱讀。期待我們下本書,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