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思戰將 你可聽說團長兩次授予戰鬥英雄 帶出了開國將軍?

太嶽戰將勇 首推楚大明——記特等戰鬥英雄、陳賡縱隊10旅副旅長楚大明

作者 君 吳

至誠大兵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中,英雄楚大明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作為團長他指揮有方,勇猛善戰,每當戰鬥總身先士卒衝鋒在前,負傷20餘次,九死一生,還帶出了開國將軍。是一位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我軍戰將,在團長及副旅長的崗位上兩次被授予“特等戰鬥英雄”稱號。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大兵作為13軍後人的一員,無比緬懷楚大明這樣的老紅軍團長、特等戰鬥英雄。為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軍魂永存,頌揚軍旗,特向軍迷朋友們推薦君吳所撰寫的楚大明英雄事蹟。本號將陸續推出楚大明的英雄系列精彩傳奇,敬請朋友們一同領略景仰這位老紅軍前輩的風采。

八一思戰將 你可聽說團長兩次授予戰鬥英雄 帶出了開國將軍?

太嶽軍區參謀長劉忠題字

13集團軍軍史館在解放軍檔案館發現兩份情深意重的電報,讀後令人震撼,肅然起敬。

軍委:楚大明同志年32歲,河南人,1931年入黨,現任我縱隊第10旅副旅長。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艱苦奮鬥16年,光榮負傷二十餘次。每次戰鬥均身先戰士,奮不顧身,英勇犧牲精神全軍敬仰,為我軍戰鬥英雄,對部隊戰鬥作風之提高,該同志起著很大作用。不幸在此次汾孝戰役中光榮犧牲,實為我黨極大損失,全軍上下憫懊異常。

賡謝。1947.2.4 (原文存中央檔案館78卷9號)

10旅前身是抗日戰爭中最能打的386旅,在旅長陳賡和政委王新亭指揮下苦戰巧戰,打得日寇惱羞成怒,在坦克上寫標語“專打386旅”;美軍觀察員豎大拇指誇獎道:“386旅是中國最好的旅”,紅透大江南北的電視劇《亮劍》即根據386旅戰例寫就。這個旅猛將如雲,著名戰將許世友、王近山、陳再道都當過副旅長。縱隊陳賡司令員、謝富治政委致電軍委為這位不大知名的副旅長請功,可見楚大明勇猛善戰,他的戰鬥作風值得發掘和發揚。

1949年陳賡兵團第10旅整編為第二野戰軍13軍37師,《步兵第三十七師簡史》的英模名錄上有楚大明烈士的簡介。

八一思戰將 你可聽說團長兩次授予戰鬥英雄 帶出了開國將軍?

楚大明,1916年出生,河南商城人,1929年參加赤衛隊,次年任鄉蘇維埃常委兼赤衛營營長。1932年赤衛隊編入紅74師,年僅16歲的楚大明分配到師部醫院任衛生員,他纏著領導要上前線。許世友看他有股子虎氣,就讓他當了通信員。每逢許世友掄大刀衝血陣時,身邊就有楚大明。幾戰下來,他已是渾身是膽、遍體鱗傷。1935年,他跟隨紅四方面軍三過雪山奔赴抗日戰場,先後任八路軍第129師東進縱隊第2支隊支隊長兼冀南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第20團營長、副團長,第386旅第20團團長,太嶽軍區第10旅副旅長。楚大明驍勇善戰,戰功赫赫,1944年11月,太嶽軍區授予楚大明團長“特等戰鬥英雄稱號”。

國民黨頒發的“青天白日勳章”授予從委員長到軍師團長等將領,而我軍“特等戰鬥英雄”大多授予連以下的草根英雄,營級已經是鳳毛麟角。中央專門有規定:特等戰鬥英雄稱號原則上限制在基層指戰員。並非八路軍的將領中缺少英雄,恰恰相反,國共兩軍將領論智、論勇、論德,我軍都遠遠在國軍之上,這不是什麼“謙虛”問題,完全是人民軍隊的性質所決定,也是是英雄還是奴隸創造歷史觀的分野。

楚大明是抗戰期間386旅唯一授予“特等戰鬥英雄稱號”的團長,一個團長獲此殊勳沒大聽說,但沒人不服。楚大明為人民事業那股悍不畏死的精神驚天地泣鬼神,從頭到腳那62處傷疤可以作證。386旅參謀長周希漢說:“哪裡槍聲最激烈,他就在哪裡。他一來戰士就更勇敢,勝利就有保證。”

抗戰剛結束,內戰的陰雲已在神州上空聚集。毛澤東主席赴重慶談判之前曾對劉伯承和鄧小平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對上黨來犯之敵必須予以全殲,你們打得越好,我在重慶越安全。”

在上黨戰役中,楚大明團最先登上長子城頭。在縱深戰鬥中,不走街巷,掏牆洞分進合擊,拿下了城內的制高點鐘鼓樓,活捉了敵縱隊司令。各部隊進攻老爺山受阻,楚大明親率突擊營繞到側後,攀絕壁端掉了敵人師部。硝煙未散,在前沿用望遠鏡觀察的楚團長發覺敵人想跑,立即率部在敵軍縫隙中跑了40裡,終於在土落村超越敵軍。逃敵20倍於我。20團血戰一晝夜,死死兜住了“口袋底”。堅守到傍晚,大部隊趕到,殲敵2萬餘。戰後,386旅整編為4縱10旅,楚大明升任副旅長。

不滿30歲當了副旅長,還找了個稱心如意的伴侶當了新郎倌。可是“指揮靠前,衝鋒在前”依然不變,楚大明常說:“我是個沒讀過書的大老粗,看不見敵人就不會指揮”。

1946年11月,國民黨集中兵力進攻延安,陳賡縱隊和王震部隊在敵側背發起迅猛攻勢,拖住敵人。醫院裡戰傷未愈的楚大明對院領導說:打“天下第一旅”我住院沒趕上,這次是保衛延安,保衛毛主席,我必須參加!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院領導只好同意。

在呂梁戰役中,敵軍五個旅,我軍五個旅,十萬人擠在河谷裡鏖戰。敵兵力密集火力很猛,各部隊傷亡很大。楚副旅長用繃帶纏緊腹部傷口,帶領七連搶佔了敵腹心部兩個高地。把敵分割成塊,10旅三個團趁勢發起進攻。敵67旅旅部和200團被全殲。

呂梁戰役迫使胡宗南集團後撤,我軍立即揮師北上,發起汾孝戰役,收拾閻錫山集團。敵人兩個師進攻10旅防禦陣地,10旅頑強阻擊。下午5時,陳賡命令全線反擊。戰場態勢轉眼間根本轉變,敵我兩軍的建制全亂了,兵離了官,官沒了兵,閻軍亂跑,我軍亂追。楚副旅長忍著傷痛追上了29團(原20團),他帶領3營衝在最前面。一路跑一路喊話,幾乎沒遇到抵抗就進了敵人師部。敵副師長王熙明正揹著身埋頭對著電話乾嚎:“頂住,給我頂住!”楚大明見狀,幾步衝上去,左手的棍子,對著王熙明腦袋敲打了幾下,戲謔地說道:“喂,老兄當俘虜了,你還指揮屁呀!”

“副旅長活捉了敵人副師長”!這消息像水星滴在滾油裡,一下子炸了鍋。戰士的情緒陡然高漲,哪兒有敵人,就像狂風似的捲過去。這場追殲戰,僅29團就抓了俘虜1500餘人,其中3名是少將軍官。戰鬥勝利了,副旅長卻癱在地,吳效閔團長心痛地大聲責問:“你傷沒好,就打衝鋒,你怎麼就是不接受我們的意見!”副旅長哈哈笑著把話岔開:“痛快!一下逮了這麼多俘虜,要趕上幾千頭老母豬,你的兵可逮不了這麼多。”

陳賡縱隊勢如卷席的大反擊將敵軍兩個師壓縮進中街村,但是,敵軍困獸猶鬥,10旅三個團屢攻屢挫。腹部還纏著繃帶的楚大明要上前沿。周旅長命令他留在指揮所,自己上火線,楚大明叫開了:“哪有副旅長指揮旅長的道理!”楚大明跑到距敵僅80米的前沿。他甩掉大衣,喊了一聲:“我就不信攻不下!跟我來!”話音未落,4發機槍子彈擊中了他的胸部……

噩耗傳到縱隊,陳賡兩眼發直,沉吟了好一會兒,幾乎是吼道:“損失太大了,失我一員戰將!”司令員抹去淚水擬電文致軍委,仍感意猶未盡又寫了一幅輓聯。

八一思戰將 你可聽說團長兩次授予戰鬥英雄 帶出了開國將軍?

10旅周希漢旅長(左,我英雄的13軍首任軍長),雷起雲副政委(中),胡綿弟參謀長向楚大明遺體默哀

29團官兵不願把心中最敬仰的老團長葬在異土他鄉。從孝義到沁源有三百多里,旅團營連幹部搶著為他抬棺扶柩。回到根據地,全旅辦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追悼會。會場設在29團駐地,楚大明遺像置於中央,兩旁是陳司令寫的挽幛“太嶽戰將勇,首推楚大明”。

萬人追悼會上,周希漢致悼詞:他是個鐵骨錚錚的英雄,負傷28次,仍身先士卒,戰功赫赫,從不居功自傲。他是個難得的好戰友……久經戰陣的旅長嗓音哽咽,淚水奪眶而出(精彩戰鬥傳奇待續,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