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悲痛不已,卻因爲這兩件事,砸了魏徵的墓碑

魏徵是唐貞觀年間的一代賢相,也是歷史上著名的直臣。他直言進諫,屢犯龍顏,經常把唐太宗氣得跳腳。很多次唐太宗下朝回來,惡狠狠地對長孫皇后說:“我早晚殺了這個老匹夫。”

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悲痛不已,卻因為這兩件事,砸了魏徵的墓碑

但是實際上,唐太宗內心對魏徵非常敬重。也正因為魏徵的直言,唐太宗避免了很多次錯誤和危險。魏徵去世時,唐太宗悲痛萬分,痛哭一場,親自為魏徵撰寫碑文。而不久之後,他又親自把碑文毀掉了,這是為什麼呢?

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悲痛不已,卻因為這兩件事,砸了魏徵的墓碑

第一個原因要從宰相杜正倫說起。杜正倫是魏徵向唐太宗舉薦的人才,唐太宗對魏徵非常信服,於是讓杜正倫擔任要職。後來大將侯君集教唆太子李承乾造反。唐太宗聽說李承乾曾經讓侯君集將一條金帶私下裡送給杜正倫。於是他就懷疑杜正倫也參與到太子謀反這個事件中來,將杜正倫流放在外。因為之前魏徵信誓旦旦地說,杜正倫有經天緯地之才,調鼎烹獻之手,如今杜正倫卻有造反之嫌,所以唐太宗開始懷疑魏徵,認為他們結黨營私。在古代,臣子們搞小團體拉山頭是皇上的大忌。雖然沒有證據,但是唐太宗的心裡已經開始對魏徵頗有微詞。

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悲痛不已,卻因為這兩件事,砸了魏徵的墓碑

第二個原因就在魏徵的諫書上。魏徵平時忠言逆耳,唐太宗雖然聽著不高興,但過一陣就翻篇了。沒想到魏徵把這些諫書都整理到一起,編成集,給後世的諫官做榜樣。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魏徵還把這本諫書集交給當時的史官褚遂良,希望他能載入史冊。這下唐太宗可氣壞了:這些諫書全是自己的犯過的錯誤。你魏徵倒是留下直言進諫的清名了,我李世民卻成了庸碌的昏君。於是唐太宗對魏徵徹底失望,把親手寫的石碑都給推倒了。

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悲痛不已,卻因為這兩件事,砸了魏徵的墓碑

後來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獲得很大的戰果,但唐軍的損失也很多,高句麗也沒有被攻滅,唐太宗並不滿意這樣的戰績。這時他像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想到郭嘉那樣想到魏徵,嘆息著說道:“如果魏徵還活著,一定會糾正我在戰爭中錯誤的決策,唐軍的損失也不會這麼慘重了。”唐太宗為推倒魏徵的墓碑深感後悔,又重新為他豎立一個石碑。

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悲痛不已,卻因為這兩件事,砸了魏徵的墓碑

唐太宗砸了魏徵的石碑這件事情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總的來說唐太宗與魏徵還算君臣“和睦”,共同開創了貞觀之治這樣的盛世,在歷史上留下一段美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