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车沿着高速往咸阳前进。这一路上,看到的也是苹果树,而且因为是平地,看到规模还不小。导游在车上简单的介绍武则天的故事。。。嗯,其实那些基本上我都知道,所以我也没有很仔细的听,基本上都在观景。不过当她在快下高速前,指着远方说,那个地方是昭陵。。。我还是顺着她指的看去,不过老实说,我并没有看到标志物。。。也许是霾吧,远处其实看不真确。

车之后就下高速,应该是转入乾县的路。在路上,我们看到乾县的风光,朴素的农村样子。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在路上,我们也看到收获的苹果,就堆在路边晒。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时间也不早了,当我们的车经过永泰公主墓没多久,导游就先带我们去吃午餐。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的陪葬陵之一,我们已经很靠近乾陵了。从地图看永泰公主墓附近的分岔路还可以到章怀太子墓。

吃完简单的午餐后,车继续前进,由于这时刚启动,车速不快,于是我就拍到了民居,感觉这就是房子半边盖的特点了吧。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车子一拐,我们远眺,远远看到梁山南峰,上面建有双阙,形如女人的双乳,难怪也叫双乳峰。还有一个传说就是这像女人仰卧,主女帝的寓言的说法。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从这里看,乾陵其实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呢。

随后我们路过乾陵第一村,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度娘说,那里是看黄土民俗风情的一个景点。不过我们没有计划,导游应该也不会去,仅仅路过酱油啦。

顺路转折之后,过路边一个写着乾陵石头,车驶入乾陵景区。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

乾陵

-------------------------------

我们从车上下来,进入到中间司马道(神道)时,已经就在司马道的一半了。往北方看,阙楼就在不远处了。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司马道上半段是动物,这点跟看过的其他几个陵墓还是相像的。不过这里不像明孝陵上那么多变,这里的动物基本上都是石马。除了石马之外,动物神像最有特点的应该就是鸵鸟了。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马嘴都没了,不知道前期这些石像经历过什么浩劫。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鸵鸟,石像最具特色的动物。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知道是否说明大唐疆域辽阔或者说是世界帝国呢。

后半段开始出现人物,一开始是石马与牵马石人,后面一段,则是直阁将军。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牵马石人的头也是不翼而飞。。。看着挺遗憾的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这些直阁将军全部都神态各异,每个都栩栩如生。直阁,意指值勤于殿阁。南朝宋孝武帝始置,后被吸收进北魏的禁卫武官制度中。不过这里我觉得还是翁仲化身吧。

我们沿着司马道,穿过直阁将军到阙楼遗址前,右边就是名闻天下的无字碑了。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了。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无字碑介绍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无字碑正面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无字碑侧面

关于无字碑有一些有趣的说法,基本上先前搜集资料说法,或者一些影视节目说的都差不多,第一种说法是: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第二种说法与第一种相反: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些说法与唐中宗李显有关:一是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二是,唐中宗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21年的“武周”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三是,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那碑就始终空着。这三种说法可信之处在于,帝王一般不会死前下诏对如何撰写碑文评论自己发表意见的。

根据发现推断:陕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时,无意间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经考证,这些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这些方格子每个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只有一种可能,它们就是当初准备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大约有3300多字。那么,为什么已经准备好的碑文没有刻在石碑上呢?

历史学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给李显,将国号“周”恢复为“唐”,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不过无字碑虽然于唐时无字,但后世反而在上面写满了文字。宋金以后有游人题字于碑,成为有字碑。但是这些人大都没有正统观念和尊重历史的态度,只顾自己宣泄,逮着一块地方就舞起文来,弄的诺大一通碑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前面的文字漫漶不清,后面的文字又镌刻上去,叠床架屋,一盆糨糊。有感慨莫名的:“女主前朝事,千年恨未平”;有感慨当地百姓对武氏怀念和尊重的,诗云:“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青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郭沫若《咏乾陵》云:“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

由于年代久远,前人后人无法沟通、协调和照应,搞的鸡零狗碎,毫无章法,其中惟有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旁有汉字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巍巍无字碑,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说得形象一点,它的确称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质巨书。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从无字碑正面照放大碑身后截取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去雾后展示,右边比较大的字应该就是契丹小字,左边较小的是对应的汉文,而上面则是题目。

汉文如此:“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向㠯疆场无事,猎于梁山之阳,至唐乾陵,殿庑颓然,一无所睹,爰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谒陵下,绘象一新,回廊四起,不胜欣怿,与醴阳太守酣饮而归。时天会十二年岁次甲寅仲冬十有四日。尚书职方郎中黄应期,宥州刺史王圭从行,奉命题。”

---------------------------------

在无字碑东西相对的,另一边,是记述唐高宗李治功绩的述圣纪碑。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述圣碑:这一面放大以后看到有残存文字,其他面就很难有这种发现。无字碑写满文字,述圣碑文字难觅,真是一个有趣的历史对比。。。

述圣纪碑,是武则天亲撰、其子中宗李显书丹,为唐高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立于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东西相对,北距西阙8.65米。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度娘述圣碑资料:碑为方形,顶、身、座共七节,表示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李治的文治武功光照天下,故又称“七节碑”。碑高7.53米,每边宽1.86米,重约89.6吨。顶部为庑殿式,屋檐四角雕刻一力士石像,檐雕斗拱中间为五节碑身,下为碑座,各部分用榫卯相接。初建有碑亭,碑亭建筑基址呈方形,南北18.80米,东西18.85米,但碑亭早已不存在了。

述圣纪碑记述高宗文治武功之意,此碑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碑身五节除第一块和四块无字外,其余三块的正面及东西两侧均刻有字。碑正面碑文,文为骈体文,原文46行,行约120字,共约6000字,皆楷书,每个字笔画间都“填以金屑”,闪闪发光,照耀陵园。后因天长日久,金屑自然脱落,文字也大多剥蚀,仅第一、二、五石存留的1500多字还依稀可辨。

碑上文字虽然已经不全,不过可以从清代编辑的《全唐文》找得到。。。我也找了下,内容如下: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元宗,众经之轨躅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开法纲之网纪,宏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邃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於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於鹿苑。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华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元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及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遂使阿耨达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阇崛山,积嵩华之翠岭。窃以法性凝寂,靡归心而不通;智地元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於是百川异流,同会於海;万区分蓺,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元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奉敕,於宏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疏,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植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在无字碑以及述圣碑身后,分别有阙楼遗址,看着恢弘大气。下面种植的树整齐排列,看着很有层次感。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穿过阙门,背后站立的就是六十一蕃臣,这些都是当年归顺大唐的少数民族是已经归顺唐朝任各种官职的原少数民族酋长像。蕃臣在西侧32尊,东侧29尊,这61尊石像与真人身高相仿,装束却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领紧袖的,有披发左衽的,但全部双足并立,两手前拱,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而他们的头却已不知去向。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一种说法认为是明朝,当地流行瘟疫,病死百姓不计其数。百姓认为瘟疫来源可能是这些石人在作祟,所以将石像都砸掉了头。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可信性,但缺乏直接证据。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的头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据说,明末初期,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觉得既有损国格,也有辱于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强大的损害,便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是他又怕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妙计。他每天晚上到乾陵附近的庄稼地里践踏粮食,第二天就煽风点火地和百姓说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说他们在晚上便成精了,开始糟蹋庄稼。要想保护好庄稼和粮食就必须把这些石像消灭掉。当地群众认为这个外国使者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一气之下便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给砍掉了。

考古学家认为,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天灾,可能毁于1555年1月23日发生在陕西华县一带的关中大地震,因为这次地震震级高达8—11级,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同样属于震中地带。即使这些石像已经遭到毁坏,但还是可以从他们的形象中发现大唐盛世的景象。

宋朝时,曾有人对35尊石像上的文字做了记录,他们中包括来自唐安北都护府的回纥诸部都督,来自安西都护府葱岭以东各国首领、都督,来自北庭大都护府属下的西突厥及吐谷浑诸都督。从这35人的官衔来看,真正的客使及侨居长安的外宾不过五、六人,其余全是唐王朝属下的各族官员或质宿京师的诸属国国王、王子,其中有很多是唐朝的将军,同时受命兼任唐边疆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这些蕃臣的品级几乎都在三品以上,一品官也不在少数。从边境各族首领接受唐中央王朝的敕封、任命并得到唐朝廷如此高的官爵俸禄来看,他们是唐朝统治阶级的一部分。通过这些石像身份的确认,说明了唐王朝统治阶级具有多民族成分的特点,以及唐王朝疆域的广大。

因为这些人来自唐朝的蕃国,因此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六十一蕃臣像”,现在为彰显和平友好,称他们为“宾王像”。

我们围着蕃臣像走了一圈,看着相对完整的蕃臣像,过去一千多年了,连头发的细节都还清晰可见。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蕃臣站在阙门之后只以当前视角来说,不太严谨。严格来说,蕃臣应该是拱立在朱雀门外,门虽然没有了,不过著名的一对乾陵石狮还在。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不过这一对石狮看着挺奇怪的,东边的黑石狮明显的斑驳,而西边的看着很新。。。回来查了下才知道西边的应该是被“洗”过了。。。虽然看着漂亮些,不过却失去了历史的沧桑感是真的。

从石狮的朱雀门这里,往南北看,挺有意思,南边走过的路,正好能看到南峰的双乳对称。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至于往北看,就是实际梁山北峰处,也是实际地宫所在。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石狮后面,依次有好几个碑,正中央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巡抚毕沅唐高宗乾陵碑。这个碑只字不提武则天,明显是男权时代对武则天的错误定位。右边是国务院的文物碑,背后则有乾陵的介绍。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至于西边看着很新的乾陵碑,则是一九六三年郭沫若所题写的碑。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到后面山路,有一个介绍图。后山上其实还有不少景观。除了青龙、白虎、玄武几个门外,还有上仙观、黄巢沟、睡美人肩等。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看着后山景观还是不错的,我们试着往前走,看能否在限定时间内到达。

这一段的马道还开阔,两边则是丛林,而一路上则是有不少后来人写的诗碑。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其中,左中为李白诗《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右上为储光义的《咏山泉》:“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下中诗句为:“女皇英气贯长虹,胡服骑射驭绞龙,留得无字碑石在,千秋功过任人评”。

右下为女皇自己的诗作《腊日宣诏幸上苑催花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我们走了一段路,到另一个郭沫若题字的红字乾陵碑为止。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往前看,还是长路漫漫。。。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我是真想一路走到上仙观,看八百里秦川,指点江山的。。。不过距离集合的时间已经在半小时以内了,来回肯定是不够的。。。也就只好放弃了。将来如果有机会再去的话,一定要到顶上看看(现在度娘查,似乎火车站外就有车直达乾陵了)。

。。。

我们一路沿路返回,从朱雀门、六十一蕃臣像、阙楼、司马道,一路往南。同时一路走到神道我们前面没走过的路。不过这一路只增加发现了华表以及翼马。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华表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翼马

最后的最后,我们走到了最南端,那里可以举目远眺,不过看不了多远,雾霾有点严重呢。。。这也给我点安慰,即使在上仙观,应该也看不了多远的地方吧。。。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

懿德太子墓

---------------------------

集合上车以后,车沿路下山。我们接下来是参观乾陵的陪葬陵——懿德太子墓。据导游的介绍,乾陵有三个陪葬陵,分别是我们路上看到的永泰公主墓,以及两个太子墓,一个是章怀太子李贤墓,另一个是懿德太子墓。其中懿德太子李重润及永泰公主李仙蕙都是唐中宗李显的儿女。他们因为得罪了张氏兄弟,被武则天所杀(永泰公主发掘看可能是难产而死)。葬于洛阳,中宗复位后,陪葬乾陵(从陪葬乾陵这件事来看,也可以推测中宗对武则天肯定有意见的,或者估计这样来恶心武则天)。

车下山大约用了20分钟,随后我们就来到了懿德太子墓前。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我们进入后,园子看上去并不很大,周围也有华表、石羊、石狮、翁仲等地表的神道标志。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华表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石羊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翁仲-这个应该是重新做的,真正的文物是古旧断首的。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石狮

而我们直面的首个建筑,一个仿唐建筑。里面是通往懿德太子的墓道的。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虽然乾陵是唯一没有被盗挖过的唐代帝陵,不过陪葬陵已经在五代时期就被光顾过,建国后,也进行了挖掘。我们可以一探唐墓的情形。

一个门洞倾斜向下,我们从此就进入到墓道当中。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墓道开始处,有懿德太子墓的简介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我们走在墓道中一路往下,途中其实看到不少东西,包括壁画以及放置的唐三彩。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墓道中放置的唐三彩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懿德太子墓壁画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懿德太子墓壁画—狩猎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壁画,这里上半部已不完整,看上去像是一条龙。

偶尔举头一看,顶上还有天井,确实奇妙。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到了墓道的最后,洞口变小,洞上半部分划分成一格格,里面绘制整齐排列的花。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最后是墓室的石门,穿过去就是懿德太子的安息地了。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进去以后墓室并不大,其中摆放的石棺已经占据了地面的大部分空间。石棺里面原来应该有木棺,不过现在都没有了,太子的尸身自然也是不存的,石棺里面什么都没有。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下半部分为石棺,上面墙壁印象中有圆顶。因为人多以及地方狭窄,无法拍的全貌。

相比之下,还是墓室的墙壁好看,除了有花纹条环绕以外,还有侍女的壁画。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我们在拥挤的空间里面好不容易终于看完了石棺跟壁画,于是就慢慢的走向墓道,在墓道两边再细细的看了壁画跟唐三彩,回到地面。

-------------------------------

回到地面以后,我先看到一个石牛和石羊在两旁,一个祭案在中央。背后围栏围着一个空间,原来是懿德太子墓的内城南门遗址。介绍牌说到这个遗址说明懿德太子李重润是以帝王等级陪葬乾陵。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随后我们按照指示牌前进,经过一个宫灯后,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我们来到了很多碑刻的陈列处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这里,有镇守陵墓的镇墓兽。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还有正常撰写文字的、又或者是描绘侍女的,或者是佛像经幢类的各种石碑。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侍女图的石碑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还有圣旨碑

这里众多的碑刻,不知道是否全部都来源在懿德太子墓内,也没有时间分辨里面的文字,看完之后我们就迅速的前往最后一处——懿德太子墓出土文物陈列室,看出土的珍品。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懿德太子墓出土文物陈列馆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出土的文物分成几个部分,首先进去看到的是彩绘镇墓兽。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然后是唐三彩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狩猎图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狩猎图2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胡人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仰身射箭

接着是陶彩绘的士兵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武士俑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骑兵俑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胡人骑兵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骑兵队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骑乐队

以及器皿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还有杂物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最后是壁画。。。嗯,话说回来,虽然陈列室的壁画比较清晰,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墓道以及墓室里面的壁画,也许是更加原汁原味吧。

携父出游—咸阳唐乾陵篇

---------------------------

到下午2点40左右,我们终于也看完陈列馆出来,然后就上车,继续往西,向最后一个目的地——宝鸡的法门寺,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