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提前完成「十三五」繳費結構調整任務

□記者 朱豔霞

8月24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在北京、香港兩地同步召開2018年中期經營業績發佈會。受首年期交和續期拉動影響,中國人壽提前完成“十三五”繳費結構調整的歷史性任務,此外,各項核心指標也大多表現良好。

半年報顯示,中國人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4071.72億元,同比增長1.4%;在大幅壓縮躉交保費512.47億元的基礎上,實現保費收入3604.82億元,同比增長4.2%;總保費市場份額回升至22%,較2017年底提升2.3個百分點,穩居行業第一;截至2018年6月30日前6個月的公司內含價值達7692.25億元,較2017年底增長4.8%;新業務價值為281.66億元,同比下降23.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64.23億元,同比增長34.2%。

繳費結構調整基本完成

上半年,中國人壽大幅壓縮躉交保費,繳費結構進一步優化,首年期交和續期拉動效應進一步顯現。首年期交保費達817.12億元,同比增長5.1%,佔長險首年保費比重為89.00%,同比提升33.12個百分點;躉交保費為101.03億元,同比下降83.5%,佔長險首年保費比重為11.00%,同比下降33.12個百分點。續期保費達2,351.61億元,同比增長30.3%,佔總保費比重為65.24%,同比提升13.07個百分點。

中國人壽總裁林岱仁在發佈會上稱,在壓縮了512.47億元躉交保費的基礎上,中國人壽繳費結構調整已基本完成。據瞭解,中國人壽原計劃在“十三五”規劃末首年期交保費佔長險首年保費比重和續期保費佔總保費比重達到60%。上半年,這兩項指標均達到了65%以上,預計全年將維持這一水平。

林岱仁表示,繳費結構調整完成後,中國人壽下一步將著重產品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保障型產品。

經濟效益穩中向好

半年報顯示,中國人壽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4.23 億元,同比增長34.2%,主要原因是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及權益市場震盪下行的共同影響。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內含價值達7692.25億元,較2017年底增長4.8%。上半年新業務價值為281.66億元,同比下降23.7%。

對於新業務價值下滑,中國人壽副總裁、總精算師利明光表示,這主要是受行業發展環境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收益率處於高位、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負增長等因素影響。下一步,中國人壽將著力提升業務創造價值能力,提升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價值水平,以價值發展引領業務佈局。

踐行長期、穩健、價值投資

半年報顯示,受A股大幅下跌影響,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為488.01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3.70%,較2017年同期下降0.92個百分點。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投資資產達27116.51億元,較2017年底增長4.6%。

中國人壽副總裁趙立軍介紹,上半年,中國人壽主動把握利率中樞階段性高位的資產配置契機,加大長久期固定收益資產配置力度,積累長期優質資產,其中,上半年配置固定收益(類)產品規模超過2000億元。此外,權益投資保持適當敞口,堅持價值導向,配置具備長期價值的標的;另類投資穩步佈局,累計長期高收益資產;關注去槓桿過程中的低估值優質資產投資機會。下一步,中國人壽將優化配置,增加固定收益類投資佔比,加強投資能力建設,努力保持投資收益水平的長期穩定。

銷售隊伍注重提質

在銷售隊伍建設方面,中國人壽一方面繼續堅持擴量提質的隊伍發展策略,另一方面進一步嚴格招募標準,特別是強化年輕高素質人才招募,持續優化隊伍結構、強化規範管理,主動解約低績效人員。截至本報告期末,中國人壽銷售隊伍規模穩定在180萬以上,其中,個險渠道隊伍規模為144.1萬人。季均有效人力雖受總人力回落影響,較2017年底小幅下降5.6%,但總體保持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中國人壽個險渠道銷售長期保障型產品的人力規模大幅提升,同比增長31%。

此外,中國人壽積極推進標準化、數字化職場建設,為1.1萬餘個職場網點搭建以互聯網為主要業務承載的無線網絡環境,共建成線上職場1.7萬餘個,線上團隊2.7萬餘個。“國壽e店”累計165萬人開通,月均活躍人數120.9萬,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方式正在全面推廣。

中國人壽表示,下一步,將加大銷售轉型力度,加強銷售與教育培訓的融合,努力提升銷售隊伍質態,提高隊伍產能和收入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