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繼位合法性一直是迷,直到最近康熙遺詔出現,那之前爲什麼不拿出來以正視聽呢?

NewCambridge


  康熙皇帝逝世後,遺詔頒佈天下,告示全國。現存的康熙遺詔,也稱《康熙皇帝遺詔》,一式四份,分別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大陸第一歷史檔案館和遼寧檔案館。但此遺詔是雍正帝登基後擬就並頒佈天下,並非康熙帝所作。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帝在京西暢春園發病。該月十二日晚,諸皇子齊集暢春園,次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病逝。康熙帝死後,步軍統領隆科多宣讀大行皇帝遺詔,宣佈皇四子胤禛為皇位繼承人(內有“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身肖朕躬,必能克成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之語)。於是胤禛以此登基,改元“雍正”,意為雍親王得位之正。實則關於其得位不正歷史多有議論。

  按照有些人的觀點,康熙本欲傳位於十四子胤禵,但康熙去世的時候胤禵沒來得及趕回,隆科多“倉猝之間以定大計”。為了個人利益私自做主,以皇四子胤禛繼承帝位,然後和胤禛一起假造遺詔。即認為雍正帝是奪了其親生兄弟皇十四子胤禵的皇帝位子。

  但關於雍正篡位的傳說具體有以下幾種:

  一是“雍正改詔說”。康熙帝本來是把皇位傳給十四子胤禵,雍正暗地裡把詔書中的“十”字改成“於”字,這樣詔書就成了“傳位於四子”。此說荒唐無稽,古代於寫作“於”。清朝宮廷諭旨都是滿漢兩種文字並用,絕不能只用漢文。而且諸皇子的稱呼是皇第幾子,如皇十四子,絕不會只寫“十四子”。

  二是“隆科多矯詔說”。康熙病重時要隆科多發一道諭旨叫遠在西寧的十四子胤禵緊急回京,要傳位給他。隆科多卻拖延未發。等到康熙帝駕崩後,隆科多假傳聖旨立了皇四子。

  三是“隆科多改詔說”。康熙帝剛嚥氣,隆科多從“正大光明”匾的後面取出康熙密藏在那裡的詔書,把“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正大光明”匾後藏傳位詔書是雍正帝秘密立儲以後的事,此說也不可信。

  四是“雍正投毒說”。康熙帝在暢春園病重時,皇四子胤禛進了一碗人參湯,康熙喝了就去世了。此說不解釋,毫無可信度。

  以上這些基本被認為歷史依據不足,真正讓史學家懷疑雍正繼位過程的,是其他歷史記載。

  康熙帝用胤禵為西征統帥,掌握軍權,並有密摺上囑咐他要獲取人心,是為了讓他樹立威信服眾和對他的加意培養和考驗,是屬意他為儲君(或者說是候選人之一)的表現,而胤禵西征中的表現從奏摺中來看,綜合上是十分令康熙滿意。這是大家都認為胤禵是繼承人的一大依據。

  而關於遺詔在雍正朝早年流傳的說法是隆科多一人承詔,後來又改為“八人面諭”。成為雍正帝即位不正的硬傷。

  雍正四年,雍正帝在收拾隆科多時給他定的罪中第三條即為“妄擬諸葛亮,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並稱,隆科多本應處斬,但看在他是先帝駕崩時惟一承旨人的份上,格外施恩,姑且饒他不死。

  但到了雍正七年,雍正帝將所有政敵整治清理完畢後才首次官方提出當年是七個皇子和隆科多一起聆聽康熙遺言。但這八人中三人已死,二人終身圈禁,二人被整治(當年的中立派皇七子和皇十二子的不敢多言),一人是和雍正關係最好的皇十三子允祥。所以“八人面諭說”備受質疑。

  康熙帝時期宮裡有不少傳教士,這些傳教士在信件和著作裡提及到不少康熙去世、雍正登基的細節。有人就提到了隆科多一人承詔,但沒有一個人提過“八人面諭說”。如雍正元年七月傳教士嚴嘉樂的信件(收錄在《中國來信》一書)中寫道:胤禛登基後,皇十四子奉召進京後,提出要看先帝遺囑,企圖剝奪皇四子的統治權。他對九門提督言詞訓斥,因為他是先帝遺詔“唯一的、可疑的見證人”。清朝藩屬朝鮮的史料中也沒有“八人面諭”說,而是把隆科多弄錯為馬齊,說是馬齊承遺詔。

  另外雍正朝的官方資料上關於康熙逝世的描述前後矛盾,不合情理。比如記載稱康熙病危前召眾皇子及隆科多速到宣佈遺詔,卻只將傳位遺詔告知允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對要繼位的胤禛僅告以“病勢日臻之故”。在康熙逝世後,胤禛方得知由自己繼位。而在康熙死前十個小時內,胤禛曾三次入寢宮問安,康熙帝為何不將傳位詔書告知?

  在雍正帝親自寫就的為自己辯駁的《大義覺迷錄》中雍正自己也說過一些與“八人受諭”相矛盾的話。比如他曾說:允禩、允搪都親承康熙遺詔,方才“肯貼無一語,俯首臣服於朕之前”。但又說:“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時,塞思黑(允搪)突至朕前,箕踞對坐,傲慢無禮,其意大不可測。若非朕鎮定隱忍,必至激成事端”;“聖祖仁皇帝賓天時,阿其那(允禩)並不哀慼,乃於院外倚柱,獨立凝思,派辦事務,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憤可知”。胤禩、胤搪的舉止不像在十個時辰前就已知道傳位的遺詔,倒像是剛剛聽到雍正要即位的消息而胸懷激憤的神情。

  按《大義覺迷錄》的說法,“八人受諭”的現場有皇十七子允禮等人在寢宮外伺候。但留存的隆科多密摺上卻說:“聖祖皇帝賓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親王(允禮)在內值班,聞大事出,與臣遇於西直門大銜,告以皇上紹登大位之言。果親王神色乖張,有類瘋狂,聞其奔回邸,並未在宮迎駕伺候。”所以據此可知允禮根本不在寢宮外伺候,也不知道傳位雍正的遺詔。

  

康熙帝對重要事情常常親手書寫諭旨,史料也有記載其在去世前曾在兩處地方留下關於身後妃嬪去向安排的諭旨。他去世後諭旨被找到,雍正帝遵照執行。既然連妃嬪康熙帝都如此細心的書寫了諭旨放於不同之地,極為重大的皇位繼承人問題為何沒有親筆諭旨?這也是疑點之一。

  雍正在康熙帝去世後的第二天,即晉封肅親王豪格之孫延信為貝子,命其馳驛赴甘州(今張掖)掌撫遠大將軍印信,並密諭其:“你抵達後,將大將軍王所有奏摺、所有硃批諭旨及伊之家信全部收繳封固後奏送。如果將軍要親自帶來,你從速開列緣由,在伊家信(等)帶至京城前密奏。你若手軟疏怠,(使伊得以)檢閱奏文後,並不全部交來,朕就生你的氣了!若在路上遇見大將軍,勿將此諭稍有洩露。”

  十二月初七日,延信與趕往京城的胤禵在陝西榆林附近相遇。遵照雍正旨意,延信未向胤禵提及此密諭。十二月二十日,延信行至涼州,當他“聞得大將軍王的小福晉們都於十二月初五日經過涼州朝京城去了”的消息後,即於翌日密奏,並詳細講述了胤禵家屬可能經過的兩條路線以便雍正派出親信,攔截搜索他們可能帶走的家信及其它材料。

  胤禵回京奔喪時,雍正密令在路上攔截收繳他與康熙往來的所有奏摺密信,嚴防他帶任何奏摺信件到京城。其如此心急的收繳胤禵與康熙的奏摺,嚴防他帶任何奏摺信件到京城的舉動讓很多人認為是極有可能是為了銷燬康熙有可能傳位於胤禵的證據。

  雍正帝自幼交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長大,佟佳氏是康熙帝表妹,頗為康熙寵愛,以皇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八年,地位尊貴,所以雍正帝稱隆科多為“舅舅”。反之與生母德妃的關係一般,德妃在雍正即位後甚至表示“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而且要以身殉康熙帝,被雍正阻止。可見她也認為知道應該即位的是幼子。她受封為皇太后後拒絕移居到太后應住的慈寧宮。幾個月後便暴病而亡。另一說被雍正帝逼死或氣死。

  歷史,尤其是帝王的家史,總在撲朔迷離中。

  但毫無疑問的是,從帝王角度來看,雍正帝是位勵精圖治名垂青史的有為之君,對於清代康乾盛世起到了重大作用。

  而且也有很多歷史記載說明康熙帝也比較欣賞雍正,並對其後代弘曆也頗欣賞。據說弘曆十歲時隨父初侍康熙帝宴於圓明園牡丹臺,康熙帝見弘曆聰穎過人,十分喜愛,便接至皇宮去讀書,親自撫養,並稱弘曆"是福過於予",並稱其生母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

  這點也確實如此,弘曆二十五歲登基,活到八十九歲,是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中最長壽之人;其母后來也壽至八十六歲,跟著兒子享盡人間富貴。


趙燕雲





答:“雍正是否篡位”是清朝四大謎案之一,一直以來,圍繞著“篡位與否”,史學家爭論不休,卻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所以,至今仍無定論。

近年來,經過《雍正大帝》等一系列與雍正有關的清宮戲的熱播,很多人都對這個“四阿哥”心生好感,不惜把“清朝最完美的君主”光環加在他的頭上,在情感上就不肯接受“篡位說”,當聽說臺灣或遼寧公開展出康熙遺詔,且遺詔明確寫“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成大統,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就由衷歡呼:我說嘛,雍正一代明君聖主,怎麼可能做出弒父篡位的惡行來呢?那些惡意抹黑他的人,太可惡了!幸好,證據已經出現,真相大白,雍正繼承帝位完全合法!

這些人,甚至還會把民間那些本來就不經一戳的“十四子”篡“於四子”的段子盡情狂噴一番,以彰顯自己的高明。

真是幼稚!

如果“真相”得來是如此之容易,那麼,雍正是否篡位之謎也不會高懸兩百多年而不能破解了。

要知道,所謂的康熙遺詔,並不是康熙親手所書,這種遺詔,對已坐穩了帝位的雍正來說,你就算要一百份、一千份,他都可以炮製出來,能說明什麼問題?!而且,既然要造假,誰又會傻不拉嘰地在一份並非真跡的東西塗塗改改,自露馬腳?!

事實上,現在發現的《康熙遺詔》,已經有四份,一份藏於臺灣故宮,一份藏於遼寧檔案館,另外兩份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未發現的還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至於遺詔的內容,雍正登位後,不用任何人提醒,也早已頒佈天下,告示全國。

甚至,雍正三年,英國還出版了完整英文版《康熙遺詔》——那是由康熙身邊的傳教士馬國賢(馬特奧•裡帕)於康熙六十一年帶到倫敦出版的。

館藏的四份遺詔中,早在2002年6月,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文物陳列館就展出過臺灣故宮的館藏品。

而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收藏的那兩份,也分別在2005年、2010年公開展出過。

每次展開,都有些人津津樂道地強調:“雍正沒篡位。”

然並卵!

道理很簡單,康熙已經死了,死無對證,一切都由雍正說了算,可信性能有多高?

如果覺得這些遺詔可以作為證據,那您乾脆以《聖祖仁皇帝實錄》上記載的種種康熙要指定雍親王為儲的跡象來作證據好了,不過,您得明白,這個《聖祖仁皇帝實錄》可是雍正登位後主導編纂的哦。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

上面提到的傳教士馬國賢(馬特奧•裡帕)是康熙的貼身畫師,康熙暴斃時,他是在宮中的,事後他描述說:“(皇帝)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可斷言也。”

還有一個名叫路易斯法國人,康熙暴斃之夜,他也在宮中給康熙製作天文觀測儀。回國後,他寫了一部回憶錄,裡面清楚地記述了康熙死亡當夜的具體詳情:“奉敕令,我當時在給中國的這位最高統治者打造觀星儀器,因為,皇帝他十分熱愛西洋的器物與科學,為方便他隨時心血來潮來親臨觀看,當夜我就在皇帝寢宮的附件,忽然聽到一群急躁的腳步聲,暢春園外似乎來了一大群陌生的侍衛,他們並不像是皇帝平時的貼身警衛,而像是突如其來應付緊急情勢的外來人。緊接著,不久從皇帝寢宮內傳來了極為淒厲的慘叫號呼,我認得出那是皇帝本人的聲音。”

這兩個已經回國了的外國人的話語權,是雍正所無法控制的,所以,他們的話也許更接近真相。

當然,最令人生疑的是雍正自己的表現。

彷彿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外加一個“隔壁阿二不曾偷”。雍正為了消弭世人的懷疑,於雍正元年八月發上諭說:“聖祖……命朕纘承統緒,於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

在這種說法裡,並未提及聽到遺命的人。而且也清楚地表達:所謂的康熙遺詔,事先是沒有的,關於“纘承統緒”,乃是臨時“一言而定”的。

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清史專家李學智指出,史語所保存著康熙六十一年11月13日至12月28日的滿文《上諭檔冊》共75件,其中有一件記:“康熙六十一年11月14日諸阿哥等奏:恭閱尚書隆科多撰書《遺詔》。奉旨:是。著交內務府、翰林院會同撰寫。”——原來,原來《康熙遺詔》是隆科多“撰書”,後又交內務府、翰林院正式撰寫的。

由於雍正的上諭裡沒有提到有其他人在場,那也可以理解,遺詔多半是隆科多一個人搗鼓出來的。

毫無疑問,這種說法的漏洞實在太大了。以至雍正五年十月,雍正不得不再發上諭補充:“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諸兄弟及隆科多入見,面降諭旨,以大統付朕。是大臣之內,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

即補充了“諸皇子”以作人證,不過,後面那一句“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仍讓人浮想聯翩。 

現在我們看《清朝野史大觀》,上面說,康熙死後,隆科多從寢宮出,出示掌中所書“傳位於四皇子”字樣,聲稱是康熙親筆所書,於是皇四子胤禛得立。

當時的暢春園內,全部衛兵都是隆科多的屬下,隆科多還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史料也稱:世宗(雍正)之立,外得力於年羹堯,內得力於隆科多。

因此,雍正即位後,馬上把隆科多和年羹堯同加太保。改年,又賜隆科多和年羹堯同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

與此同時,又雍正手腳麻利地捕殺了康熙帝晚年的貼身近侍太監魏珠、梁九公、趙昌等人。

箇中原因,各人自己體會。

沒多久,年羹堯和隆科多也先後被賜死。

隆科多被諸王大臣會議定了四十一條大罪。

雍正為了避免授人口柄,並沒立刻將隆科多處死,而是將隆科多圈禁在康熙駕崩的暢春園附近。圈禁了一年多,隆科多莫名其妙地掛了。

隆科多被圈禁前,曾悲嘆說:“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

隆科多的悲嘆,也若隱若現地揭示著某些內幕。

雍正七年九月,雍正為了駁斥篡位流言,寫《大義覺迷錄》,詳述康熙臨終授命情形:“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時皇考聖躬不豫,靜攝於暢春園。……至十三日,皇考召朕於齋所。朕未至暢春園之先,皇考命誠親王允祉、淳親王允祐、阿其那(即允祀)、塞思黑(允禟)、允禵、允祹、怡親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

雍正列舉出的這些“證人”,已是殺的殺、關的關,剩下的也只有半條命,根本就不敢多說一句話。

還有,雍正剛一即位,就下令收回康熙所有的硃批諭旨,聲言“若抄寫、存留、隱匿、焚棄,日後發現斷不寬恕,定從重治罪”,顯然是擔心有某些不利於自己的證據被世人窺見。

康熙死後,雍正畢生不踏入康熙暴斃之地暢春園半步,也從不去康熙最愛的木蘭秋獮場,甚至,不敢把自己的陵寢建在清入關後的帝陵陵區京東馬蘭峪,而另建在數百里以外的京西易縣,是否心中有鬼,就不得而知了。

再補充一下,康熙的孫子弘旺所編《皇清通志綱要》和康雍時期蕭奭編的《永憲錄》,是記載有康熙帝去世逝情況的兩本私人著作,在這兩本書中,都沒有記載康熙皇帝臨終前召見七位皇子和下達傳位遺旨這件事。

特別駭人聽聞的是,《永憲錄》裡面收集的康熙駕崩後所頒遺詔上書竟然是:“雍親王,皇四子胤禎,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成大統,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

注意,“胤禎”可是雍正帝同母弟皇十四子本來的名字!

本來,雍正在登帝后把所有兄弟名字中的“胤”字一律改為“允”字,其中十四阿哥的名字改為了“允禵”。但從現在保存在清代檔案裡的一份康熙帝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十二日年封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的原敕命稿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所寫為“皇帝敕諭王胤禎……特命爾為撫遠大將軍”。

皇帝發佈的敕文是不容一字有錯的,而這又是原敕命稿,則十四阿哥曾經的名字就叫“胤禎”確鑿無疑!

另外,《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並非是“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的孤證。

《明清史料》丁編上,還發表有一篇《大將軍、王、胤禎題稿》殘件,該件起頭就寫“臣胤禎謹題,為奏聞事”。

而《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未並發現之前,象張爾田、吳昌綬等史學家也注意到弘旺所著的《皇清通志綱要》內有允禵原名為胤禎的記載。

——既然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是胤禎,那《永憲錄》又記“雍親王,皇四子胤禎”,是不是要向世人透露著什麼?


覃仕勇說史


雍正繼為問題,幾百年來一直被稱為“清宮四大懸案”之一,一直眾說紛紜。

有人說,雍正是篡位(比如篡改遺詔),也有人說,雍正是合法繼位。後來,很多人認為,雍正篡位的說法已經被推翻,其實在學術界並沒有。可以說,合法說和非法說一直平分秋色,誰也駁不倒誰。

篡位說:隆科多傳假詔

關於篡位說。很多人可能馬上會說,雍正篡位的說法不就是把“傳位十四子”改成了傳位“於四子”。當時可是有滿蒙漢三種語言的詔書,你能改漢語,你改不了滿語和蒙語吧。如此幼稚的傳說,你怎麼還說篡位說有市場呢?

當然,這個說法不經一駁,但是並不能說雍正就不是篡位的啊,持篡位說的人,100多年來,可是有很多清史大家的,比如孟森、王鍾翰和戴逸等先生。

根據孟森在《清世宗入承大統考實》一文中所說,康熙開始的時候是打算將皇位傳給十四子胤禎。但是,因為雍正勾結了隆科多和年羹堯等人。

我們知道,康熙皇帝最後死於暢春園的。根據雍正後來在《大義覺迷錄》中所說:皇考命誠親王允祉、淳親王允祐、阿其那、塞思黑、允䄉、公允祹、怡親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

可見,當時隆科多是在場的。後來,康熙的遺詔也是由隆科多口述傳達的。那麼,這裡面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隆科多傳達的是不是康熙的意思?

根據《大義覺迷錄》所載,“又如果親王在皇考時,朕不知其居心,聞其亦被阿其那等引誘入黨。及朕御極後,隆科多奏雲:‘聖祖皇帝賓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親王在內值班,聞大事出,與臣遇於西直門大街,告以聖上紹登大位之言,果親王神色乖張,有類瘋狂。聞其奔回邸,並未在宮迎駕伺候”。可見,最後大家所尊奉的遺詔就是出自隆科多之口。

根據雍正後來對隆科多禮遇之重,隆科多也不是不可能傳了假的遺詔。

根據學者林乾的研究,雍正繼位之後,曾兩次提出“讓位”八阿哥,如果不是雍正內心有愧,怎麼會提出讓位之說。後來,雍正還被逼位。雍正二年十月,“裕親王保泰於八旗眾大臣前將朕所交事件推諉,怒辭求退。自將蘇努問罪,保泰恨朕,即與朕異心。伊等設謀,意欲逼朕以合於廉親王之言,以動眾心。朕其奈何,瞠目以俟而已。欲朕謹讓,以取庸主之名?朕斷不能也。”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雍正很有可能得位不正。

合法說:雍正沒有殺曾靜

那麼,合法說是怎麼形成的呢?支持合法說的人也很多,比如馮爾康、楊啟樵、董建中等人。

滿文《上諭檔冊》中,曾明確記載,說皇四子人品很好,肯定能繼承大統,所以讓雍正繼位。而且,最簡單的一點,如果雍正是篡位,他當上皇帝之後,肯定要改起居注、上諭等資料檔案,他也不敢寫《大義覺迷錄》。雍正後來得知曾靜罵他“弒母逼母、殺兄屠弟”,他沒有殺曾靜,還說:“似此大清國皇帝做不得矣!還要朕怎麼樣?!”這一不符合一般的做法,也不符合雍正做人的行為方式。

其實,在我看來,現在很多人忽略了西方傳教士的記載。當時曾有傳教士記載,康熙曾問他,是否應該傳位雍正?傳教士說,看孫子。因此,最後讓康熙下定了決心傳位給雍正。

傳教士的說法,雍正沒有辦法篡改。可以說,在一定意義上作證了合法繼位說。


兮兮說事兒


首先,詔書之前並沒有不拿出來,實際上,康熙死後,雍正立即公佈了即位詔書,而且是滿漢蒙三種文字,現在依然保存了下來,都躺在北京、瀋陽和臺北的博物館。詔書上說:皇四子,胤禛怎麼好、怎麼好,現在傳位給他。

這能證明雍正即位的合法性嗎?然並卵!

不是我等小民太天真,而是皇帝的子孫太腹黑。

因為,所謂詔書之類的東西,靠不靠譜還兩說。就看誰的嘴巴大。如果真的是雍正害死了康熙,那麼,他怎麼說怎麼對,他要什麼樣的證明材料,就有底下人給他什麼樣的證明材料。

這份詔書是封不住人們的嘴的。大家都是老狐狸,你說什麼聊齋呢?

雍正不是甄嬛傳裡的四爺,那是現代人的意淫。

康熙死後,雍正即位,但他不去他爹睡覺的乾清宮,而搬去了養心殿;他從來不去他爹最後病死的暢春園,也不去康熙常去的木蘭圍場;他的陵墓也選在了遠離順治和康熙的西陵;他還下令,收回所有的康熙硃批,並嚴厲要求,如果有人敢私藏、摘抄、焚燒,從重處罰。

雍正在怕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

民間傳說傳位十四子,被他改成了傳位於四子,這是瞎扯。但是,康熙最後怎麼死的,雍正是怎麼即位的,疑點還是很多。

不僅後人,當時的人,就有很多很多猜測。


飲水君


近年遼寧省檔案館新館首度展出的“康熙遺詔”對此給出了答案:雍正沒篡位。



 《康熙遺詔》亦稱《康熙皇帝遺詔》,是史學界研究康熙死後雍正皇帝即位之謎的重要實物,長期被支持“雍正合法繼位說”的學者作為證據列舉。對於這份所謂的《康熙遺詔》,史學界爭論頗多。支持雍正皇帝即位的史學家認為這是康熙欽定遺詔,反對者則認為這是根據康熙五十六年的遺詔修改而成。《康熙遺詔》真跡現存於第一歷史檔案館。




遼寧省檔案館收藏的“康熙遺詔”用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同一內容。其中寫有“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這裡的皇四字就是胤正皇帝。

而且古人寫字都是使用的繁體字,其中民間謠言“傳位十四,被改為於四”,這是不可能的,在清朝這個字才是“於”而不是於,因此很難篡改。

省檔案館專家介紹,雍正即位後,始建秘密立儲詔書,封於匣內,高懸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皇帝死後取出,昭告天下。


圖文世界觀


現存的幾份康熙遺詔真的能證明雍正繼位的合法性嗎?並不能,因為這些遺詔就不是康熙寫的。要說明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清古代皇帝的遺詔是如何誕生的。

古代皇帝臨終之前,往往會留下遺詔。但是這樣的遺詔一般都很短,不可能像我們看到的康熙遺詔那樣長篇大論,洋洋灑灑。這是最原始版本的遺詔,也許就一張紙條,比如下圖是道光遺詔。

甚至皇帝也許根本沒有寫文字的遺詔,而是口述傳位給誰。所以原始版本的遺詔是沒法公之於眾的,因為它就不是一個正式的文件。

新的皇帝登基後,會組織文章寫得好的詞臣,以先帝的名義起草一份正式的遺詔,愛是能公之於眾的正式文件。

這份遺詔會以先帝的口吻總結一下自己的執政歷程,然後再把新皇帝誇一番,如果先帝執政時有什麼不得人心的政策,也可能會在這份遺詔裡將政策廢除。當然,這些都是新皇帝想說的話,借先帝的口吻說出,就不會違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儒家古訓,也能給先帝博得好名聲。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康熙去世三天後雍正才公佈康熙遺詔,因為這份遺詔並不是短時間內能寫好的,必須字斟句酌,反覆推敲。當然,這樣的康熙遺詔,也不能證明雍正沒有篡位,因為遺詔是雍正組織寫作班子寫的。而有證明力的是康熙親手寫的簡版遺詔,但可惜的是,目前人們還沒有發現這份遺詔。

雖然康熙遺詔不能證明雍正並非篡位,但是我認為結合種種史料,可以認為雍正是正常繼位。

第一,傳說康熙是想傳位給十四子胤禵,但這個說法毫無邏輯。因為康熙晚年任命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王,派他去西北打仗,這已經宣告胤禵與皇位無緣了。沒有哪個頭腦清楚的皇帝,會把太子派到邊疆去,因為萬一皇帝不測,留在京城的皇子會立刻奪位,不會等太子回來。

第二,雍正繼位初年並沒有篡位的傳言。也許當時中國的記載不可信,但是在京的外國傳教士以及朝鮮使節都記載康熙傳位給雍正,朝鮮使節還記下了這麼一個說法,即康熙希望通過雍正把皇位最終傳給弘曆,也就是乾隆。這說明雍正登基之初,輿論都認為他是合法繼位,他篡位的傳言是後來才出現的,因此根本不可信。

第三,基本可以認定康熙晚年是信任四阿哥胤禛的。其實康熙對待兒子的態度很暴躁,動不動就嚴詞訓斥,但對胤禛卻基本沒有過多的斥責。


雖然雍正是合法繼位,但是篡位傳言出現後,雍正卻做了一件腦殘事,將流言推波助瀾。

雍正編寫了一本《大義覺迷錄》,為自己辯解。這下在旁人看來,雍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越描越黑。而且本來不清楚傳言的人,看了《大義覺迷錄》後,反而知道了傳言說的是啥。

所以乾隆即位後,就把《大義覺迷錄》禁了。



夢露居士


這是被逼急了不得已而為之!事實上,雍正是我國史上被黑得最慘的皇帝之一!

明清兩代,是我國小說史上最繁榮的時期,這側面反映出了明清文化的燦爛。但這也使得明清兩代,成為野史記載最多的時代。這些繁雜的野史,裡面添加了作者大量主觀臆造的內容,從而影響了後人對那段歷史,那些歷史人物的真實認知。

這裡頭,最大的兩位受害者,莫過於正德和雍正兩位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皇帝是我國史上最有名的“頑童”皇帝,後世史書對他的評價,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差評。說他貪圖享樂、荒淫無恥、沉迷酒色、荒廢朝政,甚至將其刻畫成一副地痞流氓的形象。

後世文人評擊正德皇帝,無非就是這三點:1、重用宦官,殘害忠良;2、修建豹房,沉迷女色;3、自封將軍,耽樂嬉遊。這些“罪狀”雖然都有歷史事實作為依據,但更多的卻是文人們的添鹽加醋。

正德皇帝重用劉瑾等奸宦,確實是一大汙點。但事實上,正德皇帝並非真的不辯忠奸。他不僅厚待楊廷和等重臣,對於反對和批評他的一些大臣,也都不加以追責。如拒絕為他打開城門的宣府御史張欽,正德皇帝不僅不予責罰,反而下旨稱讚他“勤懇忠勉”;又如處處和他針鋒相對,譏諷他為宋徽宗的揚州知府蔣瑤,他都只是一笑而過,而蔣瑤後來還官升至陝西參政。

至於後面兩點,就黑得更離譜了。如豹房,沒錯,正德皇帝修建豹房是不假。但其實,明朝是歷史上帝王豢養動物最鼎盛的時期,京城內建有虎城、象房、豹房、鵓鴿房、鹿場、鷹房等多處飼養動物的場所。既然其他皇帝都有建,又為何偏偏只批評正德皇帝一人?再說,清朝皇帝花幾代人時間,耗費大量金銀修建了圓明園,為什麼就沒人說他們昏庸呢?

更可恨的是,那些文人騷客甚至寫他強搶民女,寫他大肆搜掠良家婦女以充“幸御”,有時竟達“十車”之多。還流傳出《游龍戲鳳》這樣的風流戲目……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雍正本來是一名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在文人的筆下,卻變成一個冷血無情的“冷麵王”。後世文人批評他大興文字獄,殘害讀書人。但其實,雍正大搞文字獄,實際上是為了打擊那些反對改革的大臣的無奈之舉罷了。

然而,這些文人卻一方面用藏頭詩的方式,對雍正暗潮熱諷;一方面又寫大量的野史小說,中傷抹黑,甚至妖魔化雍正。寫他篡改遺照,迫害手足,組建血滴子等等。

民間廣為流傳的雍正修改康熙遺詔正是這些文人的傑作。他們在野史小說上,寫雍正在遺詔中“改十為於”,硬是把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但事實上,在古代正式書文中,一般用“於”,而不是用“於”。他們甚至把雍正的死因“改編”小說,讓民間流傳著,雍正是被呂留良之孫女呂四娘所刺殺的傳說。但事實上,雍正在位期間“以勤先天下”,顯然是操勞致死的。可見這些文人對雍正的抹黑,也是真夠狠毒的!

但如果我們撇開這些抹黑的野史,重新來審視正德和雍正兩位皇帝在位期間的舉措,我們就會發現,他們不失為利國利民的守成之君!

先和大家說說正德皇帝;

他在位期間有兩大造福於百姓、有利於國家的舉措。一是實行江南賦稅改革,任用重臣楊廷和,主持賦稅調整,改變了自朱元璋起江南賦稅過重的局面。從正德八年起,在江南各地全面推行的賦稅改革。改革不僅減輕了江南當地百姓的負擔,而且僅用了兩年時間,便還清了江南地區自弘治晚期以來,拖欠朝廷累積達十年餘之久的賦稅,改善了弘治年間的財政困局。

二是開展沿海“市舶司”改革,進一步強化市舶司的收稅職能。這項改革打開了解除海禁的第一步,實現了明朝外貿收入的增長,拓寬了明政府的稅源。

一個被刻意埋沒的事實是,正德在位十五年間,明政府實際財政收入,其實要遠高於其父皇十八年的“弘治中興”時代!

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雍正皇帝;

雍正在位時間被正德還短一些,但其功績卻更大。雍正年間推行的三大改革,對後世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1、推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廢除官僚集團特權,緩解帝國的財政壓力和百姓的負擔;

2、推行攤丁入畝政策,直接取消了人頭稅,全都按照土地多寡來收稅,打擊了富人的利益,減輕窮人負擔,有效平衡了社會的貧富差距;

3、開豁賤籍,削弱人身依附關係;前兩項改革可以說是從經濟上促進社會公平,而這項則是從法律上推動了社會公平。這項改革徹底廢除了過去殘留於社會的類似於奴隸制度的條規,從而保障了底層人民的利益,給了他們重獲新生的機會。同時,進一步釋放了社會勞動力。

三項改革的推行,極大的充實了清王朝的國庫。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康熙末年,國庫存銀僅剩區區幾百萬兩;而到雍正死時,清王朝的國庫,存銀已高達近6000萬兩之多。而且,乾隆年間的太平盛世和人口暴增,無不得益於雍正攤丁入畝和開豁賤籍兩項政策的落實。如果不是雍正打下的紮實基礎,估計這大清的國庫,早就被乾隆爺給敗光了!

那麼,為什麼正德和雍正兩位皇帝,會遭到文人如此不公正的評價呢?

其實,歸根到底無非就是利益問題。正德和雍正兩位皇帝,雖然身處的時代和推行的政令都不同。但他們都是希望通過改革,來突破當時固有體制的束縛,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讓利於民的目的,實現國家的圖治。但這就觸動到那些官紳階層的既得利益。於是,他們便會聯手來抵制改革,甚至對皇帝橫加詆譭。

而那時的普通老百姓,文化水平是相當低下的,但崇儒的思想卻是根深蒂固。因而,他們很容易就被這些官紳階層所誤導,站到這些官紳的陣營裡面,不僅使正德和雍正的改革舉步維艱,還讓兩人在民間名聲昏暗。

古代的官紳階級,表明上飽讀聖賢書,處處標榜儒家的忠君愛國思想。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心底裡所認同的其實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個道理。因此,當自身的既得利益受損,什麼視君入父,什麼忠君愛國,都是不過是屁話而已!

封建時代的讀書人前赴後繼考取功名,不僅只是為了登入廟堂,光耀門楣,實現自己的抱負;更多的是希望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物質條件。說白了就是升官發財。因此,如果皇帝的改革觸動到他們的既得利益,他們就會披著忠臣的外衣,端出一大堆的儒家治國經典,處處引經據典的來反對皇帝的改革。這時,如果皇帝殺他們,就會落得個殘害忠良的罵名;如果不懲治他們,他們則會得寸進尺,進一步逼迫君上,甚至抹黑醜化皇帝......


這些歷史要讀


其實關於遺詔的謠言是很容易被戳穿的。民間傳言雍正改字其本身就經不起推敲,比如簡繁體的“於”是不同的,其在書寫方法上筆畫也是有區別的,沒法篡改。


再就是作為一個王朝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傳位的詔書不可能不寫繼任者的名字,這不合情理。詔書作為確認繼任者的重要法律文件,它也不可能不說明傳位的理由,比如繼任者他為什麼有資格當皇帝。這是老皇帝對所有子女和文武大臣的解釋,也是他對祖宗的交代。既然如此,只說第幾子而不講清楚是誰也不說為什麼要傳位給他,那就真的是笑話了。

當然了,信者衡信,不信者衡不信。人家就是說雍正繼位不合法,你把詔書掛在他眼皮底下他依然會說那是假的。


周志宏glee


雍正並不是沒有把遺詔拿出來以正視聽,雍正是把遺詔拿出來了的。

雍正為了以正視聽,不僅僅把遺詔拿出來昭告天下,還搞了一本叫做《大義覺迷錄》的書。這本書詳細地敘述了自己受詔的過程,包括康熙帝是如何生病的,什麼時間地點,當時有什麼人在場,康熙說了什麼話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表明康熙傳為給雍正的一句話就是:“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

(康熙皇帝)

當然了,這本叫做《大義覺迷錄》的書,重點是要強調“華夷一家”,消除漢族和滿族之間的矛盾,繼位的過程是順帶說的。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表明自己不是辯解,也不用辯解。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雍正搞這樣一本書,根本的目的是在為自己繼位辯解。

也就是說,雍正不是沒有以正視聽,他確確實實為自己做了很多以正視聽的事情。

但是,雍正的以正視聽有用嗎?他拿出遺詔來唸給天下人聽有用嗎?

因為很可能,康熙遺詔是雍正偽造的。

民間傳說,雍正把詔書中的“傳位十四皇子”,改為“傳位於四皇子”,這種說法當然不靠譜,因為繁體字的“於”不是那樣寫的。而且詔書用滿、漢兩種文字來寫,滿文是沒辦法改的。

(雍正皇帝)

但是,如果康熙根本就來不及立遺詔就去世了,那遺詔完全可以由雍正和大臣們商量著定。

或者說,康熙的病來得太急,根本就來不及親自寫下來,而是口授的。但既然是口授的,當時也忠實記錄了下來。但是雍正帝繼位以後,不能把原先的遺詔毀掉,重新搞一個新的遺詔嗎?

有人又可能說,康熙病重的時候,在康熙身邊的人中,並不完全是雍正的人,還有其它皇子的親信。

(康熙遺詔)

但是,就算有這樣的人,既然雍正已經繼位了,難道這些人不懂得“識時務為俊傑”嗎?反正爭來爭去,都是皇家自己的事,當大臣的不過是拿薪水乾活,何必要摻和進去?這是於私。於公來說,雍正也還算是個明主,反而是把秘密洩露出去了,引得天下造反,百姓受災,國家不寧,為什麼要做這種傷害百姓的事情呢?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雍正一邊公佈遺詔,寫了《大義覺迷錄》記載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條條落實。一邊又在他當皇帝以後,把在場的那些皇兄弟和大臣們,以各種理由殺的殺,關的關。

雍正這樣做,其實是很矛盾的。而之所以有這樣的矛盾,正表明那份《康熙遺詔》有問題,雍正始終不放心。


張生全精彩歷史


關於雍正繼位的合法性問題一直有爭論,最近出現的康熙遺詔本身嚴格意義上講也不算傳位詔書,但是康熙遺詔的確將傳位給雍正這件事說清楚了。

康熙的遺詔,算是康熙給後代的遺書,一般都不會是康熙親手所寫。其內容涵蓋的範圍也比較廣,應該算是蓋棺論定式的自我鑑定和對後代的希望吧。

所以,即使發現了康熙遺詔,還是有人不認賬,因為這個遺詔不是康熙親手所寫,於是對遺詔的真偽還是有人熱衷於“陰謀論”。

那麼雍正繼位究竟是正常繼位還是篡位登基呢?現在看來,無論證據如何總是有人對雍正的繼位持有懷疑態度。

縱觀雍正繼位的整個過程來講,有三個原因導致雍正的繼位“是否正統”爭論不休。

第一個原因是康熙朝的“九子奪嫡”事件,使得繼位的人選變得撲朔迷離。

康熙朝的九子奪嫡,導致了太子兩次被廢,並且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之後,康熙宣佈不再定立太子,康熙為了社稷的安定,選擇了“秘密立儲”的方式把寫好的傳位詔書密封放在“正大光明”大匾後面,由康熙欽定的宣旨官在康熙駕崩之時當眾皇子的面宣讀傳位詔書。

這樣的設計儘管解決了朝局穩定的問題,但也帶來了傳位詔書本身的風險。

所以,在宣旨官隆科多宣佈皇四子胤禛繼承大統的時候,整個八爺黨覺得“不可能”,甚至包括皇十四子撫遠大將軍胤禵也認為這個皇位應該是自己的。

於是才有了隆科多假傳聖旨和雍正與隆科多合謀篡改傳位詔書的兩種說法。

這個局面,應該是康熙造成的,為了維護自己執政後期的穩定,平息九子奪嫡帶來的朝局動盪。他把傳位的風險交給了雍正。

其實,假傳聖旨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傳位詔書不僅僅口傳,還要有人監督,還要眾皇子傳閱。

於是又有一個版本就是篡改詔書,被篡改的那位皇子就是皇十四子胤禵,也就是這個傳言,讓雍正和他這個親弟弟勢如水火。

這個傳說更荒唐,把“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這也就是一種想象,因為在“四子或十四子”前必然有一個“皇”,也就是“皇四子”和“皇十四子”,根本無法篡改。

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是把“十四子”改成了“第四子”,比較聰明。“皇第四子”說得過去。稍有拗口。並且不考慮滿蒙文字的因素。

第二個原因是,由於雍正繼位之後大刀闊斧的進行新政改革,改革的力度非常之大,大有為了江山社稷不惜得罪任何人的架勢和決心。

但是“火耗歸公”,得罪了所有地方官員,“攤丁入畝”,得罪了地主和地方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則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順帶著“整頓旗務”讓旗人自食其力,也就得罪了旗人。

這裡面最要命的就是得罪讀書人,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書生要是編一點故事,寫個野史演義,那就跟真的一樣。

雍正是把天下人得罪完了。

於是,“違背祖制”,“刻薄寡恩”,“羞辱斯文”,“橫徵暴斂”,“貪財好色”等等罪名,在民間流傳——想想聖祖仁皇帝何等英明 會傳位給這樣一個“無德的暴君”?

肯定是“矯詔篡位”。

所以說,吃盡了苦頭的雍正告訴他的繼承人弘曆也就是乾隆說:千萬別得罪讀書人。所以才有乾隆繼位後,大興文字獄收拾讀書人。

第三,為了駁斥曾靜的造謠生事,雍正親自編寫了《大義覺迷錄》,本意是想澄清事實,教化民眾,同時,他沒有殺曾靜也是想表達“心胸坦蕩”的態度。

但是,在《大義覺迷錄》裡面,雍正說的太多了,好多本不該說的,本不必說的,本不能說的都說了。

這個《大義覺迷錄》不但沒說明白,反而讓那些厲害的文人在字裡行間鑽了空子。

雍正篡位幾乎都快要坐實了!

所以,乾隆登基,收繳封毀《大義覺迷錄》,立刻講曾靜殺掉。

他知道,這兩樣一樣也不能留!

乾隆到底是得到了他爺爺的真傳。

雍正繼位,根本就沒有什麼“陰謀”!

從另一方面講,雍正真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在位十三年,大清扭虧為盈,並攢下殷實的家底,這是雍正用自己的努力和毀了名聲換來的。

事實就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