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告状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宝宝爱告状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小喇叭:儿童心理成长课堂,集本号5年来全部的家长课程,并提供儿童行为的原因测试(免费)。

宝宝爱告状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三四岁的宝宝“爱告状”

“妈妈,我们班的小朋友不听话,我告诉老师了!”看着孩子自豪的表情,很多家长反而会不开心——这小家伙,怎么这么小就学会“告状”了?

其实,家长们不知道,这样的反映正说明你的孩子到了一个秩序感形成的时期,通常在三四岁左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特别爱告状。

北京教科院研究所副研究员廖丽英说,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会觉得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一旦有小朋友违反了规矩,他很快就会发现,并且很兴奋地告诉老师和家长。其实他的心里绝非有什么“恶意”,成人所理解的那种“是非精”实在是大大冤枉了孩子。

有趣的是,告状的孩子很可能急急忙忙地跑到老师面前大喊一声:“×××不听老师话了!”可老师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又“蹬蹬蹬”地跑远了。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让老师去惩罚另一个孩子,而只是完成了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情。

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秩序感和初步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十分“符合时宜”。廖丽英副研究员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五种孩子告状动机

  1. 被别人欺负后,想寻求大人的保护。

  2. 检举他人,希望成年人对他的是非判断做出肯定。

  3. 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

  4. 做错了事项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

  5. 是嫉妒他人,企图利于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年少的孩童爱告状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大人对孩子事实求是的告状要认真对待,及时予以正确处理。

五招解决宝宝爱告状的疑惑

  1. 倾听

    “告状”时要认真,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也不要偏听偏信,先要弄清事实真相;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大人们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同时父母可以适当地安慰孩子。


  2. 在了解事实后,大人们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若是有理的“告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是非判断力;若是其他类型告状,则通过耐心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3. 当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当父母的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并借此机会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以问问告状的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养成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4.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告状时,应尽量

    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还会助长孩子只看别人缺点、不看别人优点、搬弄是非等坏习惯。孩子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后,就不会动不动告状了,而且对他将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也有帮助。


  5. 敷衍甚至不管的态度,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但若一味“支持”、“鼓励”孩子的告状,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总是得不到发展,还会影响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相信只要父母、老师能耐心、细心地对待,孩子会很快变得不爱告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