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调皮捣蛋老师跟你“告状”?作为父母的你会怎么做?

一位妈妈在家里接到老师"告状"的电话,说是孩子向老师的笔记本电脑上浇开水,把电脑给弄坏了。听到老师气急败坏地控诉,妈妈一边道歉承诺赔偿,一边对孩子的出格行为感到愤怒。她放下电话就准备好好教训孩子一顿,结果没想到孩子也是满腹委屈。

原来这位老师上课时间经常用电脑玩游戏,一些学生觉得应该阻止老师这种错误的做法,就选举这个孩子为代表,向老师的电脑上浇开水。事发之后,其他孩子却推脱责任,只有这个孩子受罚。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位妈妈犯了难,孩子的行为的确过分,可老师也有自己的错误,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呢?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老师的"告状",是考验父母智慧的时候。父母既不能盲目批评孩子,也不能一味指责老师,聪明的父母会成为老师与孩子间沟通的桥梁,恰当地处理好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

孩子调皮捣蛋老师跟你“告状”?作为父母的你会怎么做?

以下是来自于一位妈妈的真实事件:

先是语文老师发短信给我,语气严厉地说孩子近期学习不在状态,作业也没有完成,还在课堂上玩手机。我一听吓了一跳,这问题可太严重了!可是,孩子头一天晚上做作业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多钟,我多次催促他睡觉他都不肯睡,我说实在完不成我可以给老师写条子,他也不同意,非要完成所有作业后才去睡觉。这样子居然还有作业没完成?

于是我决定先不回复老师,而是跟儿子聊了聊。儿子说昨晚是因为写三篇小作文写到很晚,没完成的是老师周末布置的剪报并点评的作业,是因为忘记了。我也相信孩子如果不是忘记了,一定是熬夜也要完成的。

接下来我问,最近是不是晚上睡得太晚导致上课没有精神?孩子说还好啊,一般就是下午第一节课有点犯困。再问,在课堂上玩手机了?孩子说没有,是今天早上进校门忘了关机,结果语文课上手机突然响起来,他手忙脚乱地去关机,结果老师以为他在玩手机。

事后,我上网查询了手机的通话记录、短信记录和上网记录,证明孩子在校确实没有使用过手机,于是给老师回复解释了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和上课动手机的原因,请老师原谅,然后询问老师孩子是哪方面不在状态。

老师再回复的时候,语气已经和缓了好多,说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一直以为他近段时间身体不好呢"。

我趁机说出了好多家长近期议论的问题:"睡眠严重不足的确对身体有影响,白天精神肯定比较差。最近过敏性鼻炎也发了,应该就是免疫力下降的结果。我最近也向其他家长和同学了解了一下,的确各科作业加起来是太多了,孩子没有抄其他同学作业,基本上是认真完成的。有时候放学回来太累,会倒头睡上一会儿,连饭都顾不上吃。我理解老师对孩子们严格要求也是希望孩子们好,老师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但是您希望孩子们多读书,现在却完全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做家长的,其实也很纠结啊,希望孩子们都能保证起码的睡眠时间。"

老师后来电话里说"该治病赶紧去治病",说周末不要上课外培优"就有时间做作业了",说"手机就不能带到学校去"等等,家长我都尽管诺诺。

第二天儿子放学回家,破天荒地夸起了语文老师:"其实陈老师虽然有时候嘴挺刻薄的,但是对我们还真是挺好的,今天还特意关心我,让我好感动啊!我觉得她还是挺理解我们的。"

从正处青春期的叛逆的小子口里说出这样的话,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心中有数,暗自偷乐。看看,老师理解和关爱孩子,孩子学起这门课来,肯定也会有劲得多。而让老师理解孩子,需要家长多跟老师沟通。

做家长的,最怕被老师告状或是被请到学校去。通常都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闯了祸,或者近期有退步、表现不好。最近,麻麻我就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班主任没收了孩子带到学校玩的东西,叫他放学以后去找老师,可是放学后老师却说要他写检讨,"星期五再商量,让你家长来拿"。儿子回家后气急败坏地发了顿脾气,甚至诅咒老师。我白他一眼:"谁叫你在自习课上玩的啊?自己做错了有没有先检讨自己?"儿子一下子眼泪下来了"我是错了,可是他就可以这样对我?!"

事后,我故作漫不经心地跟儿子聊天,说"我觉得你们班主任真是造业(可怜),收你的东西自己又不能玩,管你们这群青春期的小调皮,又操心又受累还遭人恨,赶明儿你们毕业了也没人给他送礼,还背后骂他'刘老头'。你说他何苦这样呢?"

儿子听了不做声,我又说"其实我想他肯定也是为你们好,都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管着你肯定是怕你玩心太重了,滑到下面去了,想拉你一把。"

儿子嘟囔着说:"我也知道他为我们好,可是他的方式太可恶了!"我说:"我觉得还行吧,至少他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你训斥你吧?老师大概是想多考验你一下吧。"

虽然儿子心中还是不舒服,但是听了这番话,至少情绪平静了许多。检讨也算敷衍着写了。第二天上学时,我叮嘱儿子主动将检讨交给老师,至少不要等老师要才给老师,这样才能显出检讨的诚意。

等到我到学校去的时候,老师果然因为孩子主动交检讨而肯定了他,对于老师指出的孩子的问题,我也非常认同,当着孩子的面,我对老师说:"孩子贪玩,现在有时候还是管不住自己,但是相对于他以前在家的表现来说,现在还是有很大进步。我相信他在学校也会越来越有能力管住自己的。"老师最后竟然笑眯眯地看着孩子说"其实他很多方面表现都不错,老师同学大都很喜欢他,如果能严格要求自己,会是个很有出息的孩子呢"

家长跟老师和孩子间的良好沟通,让师生间消除了对立情绪,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以说至为重要。

父母如何成为老师与孩子间沟通的桥梁呢?

首先父母要学会倾听,听完老师反映的情况,也要去听一下孩子的声音,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

其次对于孩子正确的想法和动机,要表示理解和尊重,如果孩子已经受到心理上的伤害,要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呵护,避免孩子心理二次受伤。然后还要借机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即使是正确的动机,也可以有恰当的方式和合理的手法去处理,不能让正确的想法演变成错误的结果。

还有,家长在老师和孩子之间传话或是谈心的时候,不要传递负面信息,比如"老师说你总是带头说话的那一个",以免激化矛盾。要尽可能传递肯定的积极的信息,比如"孩子在家经常说刘老师的课讲得很吸引人"、"老师夸你很能干"等等,利于消除彼此的对立情绪。

最后,可以鼓励孩子去与老师交流。当孩子解开内心的疙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后,可以鼓励孩子与老师进行沟通,促进师生关系的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