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夏天到了,每当遇到这种热到融化的酷暑天,小编都会感叹自己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当我们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玩着手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儿啊!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古代,我们的祖先没有风扇、空调,还要里三层外三层的日子,又是如何度过的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先人的智慧——古代避暑黑科技。

一、扇子

别看扇子虽小,它可是最常见的消暑工具,而且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用扇子消暑不算什么,小小的扇子能玩出花样才算水准,在西汉时期,有个改装小达人把7个3.33米的圆轮绑在一起,做成了一把巨大的七轮扇,四人高的大扇子呼呼直扇,就问你怕不怕!在唐朝还有一位土豪,搞了个新发明,用蟒蛇的皮做了一把扇子,让仆人沾上水以后使劲扇,结果扇出来的风能冻的人瑟瑟发抖,蟒蛇是冷血动物,它的皮做的扇子,自然很凉爽了。这一技能还得到了唐玄宗他老人家的get。

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二、竹夫人

竹夫人就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体,长约一米,四周都是洞孔,能利用前后通风的原理供人取凉。陆游有诗云:“瓶竭重招曲道士,空床新聘竹夫人。”说的就是它。竹夫人用处多多,可以抱着睡,可以当枕头,甚至可以当凳子,比起真夫人也不遑多让~

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三、玉如意

玉如意大家都不陌生,寻常人家都是拿玉如意作为家具摆设,寓意着:平安吉祥,事事如意。除了摆放以外,在炎热的夏天,也可拿来纳凉,玉石凉润,所以抱着的感觉还是不错哒!

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四、冰鉴

从周朝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学会“冰镇纳凉法”了,在冬天的时候,取湖面上的冰放到冰窖里面冷藏,然后在夏天的时候拿出来纳凉。为了防止冰块融化,古人会把冰块放进铜鉴之内,这尊铜鉴经过改良,还可以用来冰镇水果、美酒等,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冰箱!在最近热播的清宫剧《延禧攻略》中就有出现过。

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五、人工降雨

在没有空调的年代,水亭便是“空调房”,但是这样的消暑地也只是少数人的专享。打从先秦开始,王公贵族们就想方设法的打造夏天用的凉房,用来供给贵族们举行餐饮活动或者消暑用。在唐代更是弄出了“含凉殿”,将房屋临水而建,然后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水流又沿着屋檐下淌,或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风扇转动,让室内温度下降,将凉气缓缓送入屋中。这种法子换到现代来说就是中央空调啊,想出这个法子的人也是非常厉害了。

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六、度假模式

哪儿凉快去哪儿,机智的古人早已看穿了一切,比如清宫剧里的皇帝,每到夏天或去圆明园或去专门的避暑山庄纳凉,天气凉快了再回去。那么皇室圆明园,贵族避暑山庄,土豪乡村度假,寻常人家胡床、凉席凉枕、扇子统统上阵~穷苦人家怎么办?估计只能心静自然凉了。如白居易《消暑》就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把”穷“都能说得如此诗意风雅,也只有乐观的读书人了~

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古代酷暑天没风扇、没空调、没冰箱……古人却过得比我们还安逸!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在消暑纳凉这一方面,我们的祖先的智慧也是不可小觑的!不过其中有些消暑的成本太高,并非人人都能承受得起,所以,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我们,还是要感恩现代科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