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會「博愛家園」項目(一):實打實扶貧 心貼心助困

云南红会“博爱家园”项目(一):实打实扶贫 心贴心助困

“8·03”魯甸地震發生後,中國紅十字會系統積極參與救災工作,在災區實施“博愛家園”項目,把受災群眾和貧困群眾的生計恢復和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落到實處。

“博愛家園”項目既能提升受益群眾自救互救能力,又能提供資金促進生計發展,特別適應魯甸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和脫貧攻堅的需求,在多個鄉鎮落地開花。

8月13日至16日,記者在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陸續走訪了樂紅鎮、龍頭山鎮、小寨鎮等地的多個“紅十字博愛家園”項目點,現與全國紅十字同仁分享。

8月14日清晨,記者從雲南省昭通市出發,車行過綠樹環繞的魯甸縣城,從地震災後異地重建的龍頭山鎮穿行而過,經3小時蜿蜒山路,停在了樂紅鎮官寨社區山王廟村民小組村口。

從村口往下看,落差高達200米的一面向陽山坡上,依山勢而建的幾十戶民居錯落有致,房前屋後的核桃樹碩果累累,欄內豬肥牛壯,一片美不勝收的鄉村景色。

“扶貧路”修到百姓心坎上

云南红会“博爱家园”项目(一):实打实扶贫 心贴心助困
云南红会“博爱家园”项目(一):实打实扶贫 心贴心助困

扶貧脫貧檔案及工作記錄

進村有兩條路,一條是車行道,一條是階梯人行道。車行道邊的向日葵此時剛進入花期,金黃絢麗一望無際;一株株高大的玉米通體翠綠,個個顆粒飽滿;人行道旁綠樹成蔭,為來往村民擋住了雲貴高原上毒辣的陽光。

“看到這些,你能想到5年前,這裡還是‘雨天泥水滿腿,路滑坡陡;晴天日曬風吹,塵土漫天’的景象嗎?”官寨社區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雲南省紅十字會聯絡部工作人員潘曉妍描述著村子當年的境況。她將在官寨社區掛職服務兩年。

官寨社區是雲南省紅十字會扶貧掛鉤點,潘曉妍不是省紅十字會派來的第一個掛職第一書記,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從2014年‘8·03’魯甸地震後,紅十字標誌逐漸融入這裡的山水景色,紅十字精神逐漸走入群眾心中”。

地震發生前,山王廟村只有一條不足3米寬的便道供村民進出。震後,山王廟村屬於重災區,為搶險救援,村裡便道被拓寬,搶修出一條應急救援通道。

這條路使用了兩年。“一遇下雨,村民進出都趟著泥水,摩托上不去,人下不來。當時,民房重建的建築材料只能運到村口,再靠人背馬馱,往村裡運。”雲南省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部長番林介紹。

番林是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的救援隊隊員之一,他曾在此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兩年,目睹了山王廟村災後重建和社區發展的歷程。

2015年底,雲南省紅十字會與官寨社區掛鉤幫扶,紅十字“博愛家園”項目在此啟動。針對山王廟村民出行如此艱難的境況,多次考察調研之後,省紅十字會籌集資金30萬元,重新設計、開挖改道、緩解坡度、硬化路面,終於在2016年建成這條長560米,連接到每戶村民家門口的“扶貧路”。

如今,山王廟村民聊起這條路總是樂呵呵的:“現在哪怕是下大暴雨,腳上也不會沾一點泥巴。摩托車上坡不用推了,運磚上房不用背了。種的蔬菜、養的豬牛都能很方便地運出去了,這路真正是修到咱老百姓的心坎上了。”

扶貧牛讓貧困戶“牛”起來

云南红会“博爱家园”项目(一):实打实扶贫 心贴心助困云南红会“博爱家园”项目(一):实打实扶贫 心贴心助困

王安明家養的牛和新建的豬圈

“要想富,先修路。但要讓貧困戶脫貧,還得靠產業發展。讓村民的收入增加,脫貧才有實效。”說起駐村兩年的工作,番林感慨良多,他認為:“讓貧困戶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和觀念,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到錢,改善生活質量,是紅十字會助力脫貧攻堅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

官寨社區黨總支書記兼主任李賢梅算過一筆賬:山王廟村共有居民48戶16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4戶99人,佔總人口一半以上,貧困戶主要靠種植核桃、玉米為生。因為地處乾熱河谷,氣候乾旱少雨,缺水是常態。當地農民靠天吃飯,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扶貧攻堅任務艱鉅。

壓力和重擔不僅壓在李賢梅肩上,也壓在每一個扶貧工作隊隊員心頭。“誰來扶、扶持誰、怎麼扶”是需要解決的三大難題。

此時,紅十字“博愛家園”項目的法寶——易受損性評估(VCA)工具發揮了重要作用。遵循“以社區為本,以群眾意願為主”的原則,社區基層工作人員和扶貧工作隊的隊員們走進村民中間,召開院壩會、家庭會,一次次交流談心、調研評估。“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充分了解村民的想法,儘量取得多方共識。當然,也發生過分歧和爭論,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發展什麼產業,既適合當地實際,又能給村民帶來較大收益。”番林回憶。

為了尋找思路,雲南省紅十字會組織一支6人考察隊,包括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社區基層工作人員和村民代表前往部分產業扶貧已顯成效的地市實地考察。

考察隊在德宏州芒市周邊考察肉牛養殖時,認為這個項目值得一試。“原因有多種,最重要的一點是魯甸縣有兩個回民聚居鄉,肉牛養殖不愁銷路。”李賢梅是考察隊成員之一,她和工作人員、村民代表商量後,決定把這個項目推薦給大家。

2016年7月,雲南省紅十字會投入資金60萬元,購買了102頭西門塔爾牛,發放給有意願參與養殖項目的村民和貧困戶,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扶貧牛”。

山王廟村的“扶貧牛”項目有個重要的執行原則是“不搞平均,不搞救濟”,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產生實效。項目按照參與者每戶至少分發小牛兩頭,價值1.2萬元的標準,統一購買小牛分發到戶,但參與村民必須簽署合作協議,承諾最長兩年的養殖期結束後,能將這筆生產成本還回產業資金池,以幫助更多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

“我們的篩選條件是公開的,要求也是公開的。我們不白給錢,這個錢是要還的。”番林介紹,“這樣一來,有部分確實沒有能力,或沒有信心的村民主動退出了項目。”

“五保戶”曹順普就是曾經“沒有信心養好牛”的村民之一。他今年58歲,沒有成家,也沒有子女,一直獨自生活。“他缺錢就出門打工,賺到一點就回家喝酒。2016年,他在一個建築工地打工時摔傷,造成雙手骨折,傷愈不能再幹重活了,靠低保和救濟過日子。”番林瞭解到曹大叔的生活狀態後,極力動員他參與“扶貧牛”養殖,但被拒絕了,“他怕養不好,還不上錢”。

一段時日過去,曹大叔目睹鄰居一家靠養牛脫貧,日子越來越紅火後,開始心動了。

鄰居王安明夫婦二人原就是養殖能手,養育了3個兒子1個女兒,曾經是令人羨慕的家庭。地震發生後,家裡因受災及重建欠下很多外債。2016年,16歲的小兒子面臨高考,王安明想讓兒子放棄學業回家幫忙,誰知孩子一氣之下喝農藥輕生,妻子傷心過度臥病在床,家庭境況一落千丈。

“無論怎樣,日子還是要過的。老婆要治病,女兒要出嫁,還有兩個兒子要結婚,花錢的地方多著呢,我不能倒下。”2016年7月,“扶貧牛”項目分發第一批小牛,王安明一口氣認養了16頭:“我有這個技術,我能養,我敢養。”他有信心也有底氣。第一年過去,王安明養的牛長勢良好,他賣了10頭,收入48000元。還了債,他又養起了土雞和黑豬,都是市場上緊俏的禽畜。兩年期限將屆,王安明對返還成本極有信心:“我還願意把我的技術教給大家,讓大家的日子都好起來。”

看到王家賺了錢,曹順普自己從市場上買了兩頭小牛做起養殖事業。因身體條件所限,他只做“短線”生意,小牛養幾個月就轉手賣出,“就賺個差價”,讓資金快速回籠,再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和品類。“居然成效也不錯。一年來,他的生活質量和精神面貌都有巨大改變。”再見曹大叔,番林指出了他家一個最顯眼的改變:“之前,曹家房子前面的空地一直是全村最髒亂的地方。他經常喝完酒就把酒瓶扔在家門口,久而久之,那裡垃圾成堆,不堪下腳。現在,他自己把垃圾清走了,又花錢把地平了,鋪上水泥,弄得清爽乾淨,變化太大了。”

至今,雲南省紅十字會派駐官寨社區的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長已經換了幾任,李賢梅對他們的評價都很高:“前有番林,後有潘曉妍,雲南省紅十字會工作者在自己的扶貧掛鉤點,與貧困戶‘面對面’助脫貧,‘手把手’教脫貧,真正把助力脫貧落在了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