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智庫」戰略收購者才是真正的「野蠻人」

創頭條編譯 “門口的野蠻人”是一種不再時興的說法。如果一傢俬募股權(PE)公司被喻為“野蠻人”,這意味著它可以隨意突襲和征服。在20世紀80年代這樣說還有點事實基礎,但是在今天的市場就顯得可笑。如今,任何投資者都會告訴你,近些年表現得近乎野蠻人的是急切的戰略收購者。當戰略收購者想要當前市場中的某項資產時,PE公司無力與他們競爭,特別是在低增長環境中。

下圖來自PitchBook的“2018年Q2併購報告”,顯示了近十年北美和歐洲的平臺收購、企業收購和PE收購(add-on deal)的交易規模中位數。在2016年到2018年上半年期間,PE收購的交易規模中位數增幅最低,為10%;企業收購的交易規模中位數增幅最大,達到近56%;平臺收購的交易規模中位數增長約41%。

「國際智庫」戰略收購者才是真正的“野蠻人”

一個事實是,企業收購者在低端市場的行動比許多人認為的更多。戰略收購不一定要大規模的才有意義。現在進行的許多收購是為了加快產品開發和分銷,以跟上競爭對手的步伐。許多這種規模較小的收購本來可以由PE以合理的價格進行,但是隻要企業為了自己利益而進行此類收購,PE的機會將繼續減少。戰略收購對PE的影響在中端市場的低端表現得最明顯。

編譯:鄧桂華。原文——https://pitchbook.com/news/articles/strategic-acquirers-are-the-real-barbarians-at-the-gat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