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就读幼儿园之前,家长必须慎重对待的4件事情,很实用!

小孩要离开妈妈或是保姆,独自一人在陌生环境与陌生的老师相处一天,对他们来说的确困难。所以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与家长,总是在校门口上演“十八相送”外加“哭倒长城”戏码,小孩累、家长更累。

幼儿就读幼儿园之前,家长必须慎重对待的4件事情,很实用!

幼儿园班级一班最多可有30个小朋友,主要带班老师2名,对比过去保姆的照顾,幼儿必须更自主独立,同时学习与同学相处,这也是我们把小孩送去幼儿园学习的主要原因。

因此若是能在上幼儿园之前,协助孩子可以快点进入状况,家长也能轻松许多,那么能提前做的准备有哪些呢?

1. 带小孩到幼儿园先熟悉环境

就连大人初到新公司报到上班,都需要有新人训练与公司环境介绍了,小孩到幼儿园当然更需要熟悉环境。

确定孩子准备要去的幼儿园之后,提前抽空带小孩去幼儿园走走,告诉他这是他要上学的地方,认识环境,起码先知道厕所在哪里,爸妈会在哪里接送等等。

虽然每个幼儿园都会教导新生认识环境等,但小朋友内心是否已愿意接受新环境,不如尽早熟悉适应。

幼儿就读幼儿园之前,家长必须慎重对待的4件事情,很实用!

2. 戒尿布先在家里训练好

曾经跟一个也是职业妇女的朋友聊天,她当时小孩两岁左右,白天婆婆帮忙照顾,她在训练小孩戒尿布阶段,觉得很沮丧,于是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小孩送去幼儿园,让老师来帮小孩戒尿布好了。

“千万不可啊!”我告诉他,幼儿园一班满班有三十个小孩,只有两个老师带班,如果一个小孩尿下去,其中一个老师就得处理,那么就只剩下一个老师在班上带小朋友。你觉得每天都是同一名小朋友老是尿下去,你是老师会怎么想呢?

当然这阶段是困难的,但尽可能先让孩子知道有尿意是甚么,主动告知大人要上厕所,就很棒了。戒尿布阶段若是真的尿裤子也不用太责备孩子,好好告诉他下次改进就好。重点是甚么原因尿下去,每个孩子过程都不同。

儿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已经可以不用穿尿布,自行去如厕。但是开学第一天让我们跌破眼镜,竟然就尿裤子了。原因就是玩到忘记要上厕所,更扯的是,还换上别人的裤子回家,看来开学第一天真的是场大战。

幼儿就读幼儿园之前,家长必须慎重对待的4件事情,很实用!

3. 让小孩知道自己的姓名

小孩要先认识自己的名字,才不会拿错别人的物品。在进幼儿园之前,园方会给家长一份清单,请家长准备哪些东西上学使用,例如室内拖鞋、餐具碗与汤匙、防蚊液、一套衣服裤子、午睡枕头棉被。最重要的是,这些物品都要贴上姓名,就是避免拿错别人的物品,前提就是要先认得自己的姓名。

最常拿错的东西是书包,因为每个书包都长得一模一样。当要接小孩回家时,才会拿取自己的书包,爸爸妈妈匆忙去接送,还在想着晚餐要准备什么,小朋友一时没注意就拿错别人的书包了。

所以让小朋友先认自己的姓名,对幼儿来说学会马上就可以应用,他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对于保管属于自己的物品,相对也是责任感的养成。

幼儿就读幼儿园之前,家长必须慎重对待的4件事情,很实用!

4. 养成固定的生活作息

固定作息能给予孩子安全感。所谓的固定作息,是指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前的养成。

例如从保姆家接小孩回来,他会知道回家后需要把鞋子脱起来放在鞋柜内,接着就是用肥皂把手洗干净,一起吃晚餐,然后玩玩具,接着准备刷牙睡觉。也许假日会有些变化,但基本上周一到周五就应该如此。

看起来普通又没有特别,但却对孩子的安全感建立有很大的影响。让我来举另外一个例子让你听听。

A家长去保姆家接小孩时间不一定,有时候提早就接走,有时候加班或是客户开会就得等到七八点,让小孩在保姆家吃晚餐。

A家长接走以后,晚餐不固定时间,也不固定地点,有时候在家吃,有时候在外面吃,外面就方便为主只用湿纸巾擦手,也没有每次用肥皂洗手。

幼儿觉得不知所措,那是因为感觉每天都不同,所以无法得知下一步做什么。因此,原本应是日常习惯却需要更久的时间养成,所以对于去上学每天要做的事情也显得很不适应。

永远给孩子安全感与支持才是王道。

幼儿就读幼儿园之前,家长必须慎重对待的4件事情,很实用!

孩子天天与妈妈或保姆相处,面对的照顾者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所以孩子反映需求可以立刻马上得到满足,甚至还不需要开口就能得到照顾者的关心。

孩子适应被剥夺感也是种成长。除了部分孩子有一两个兄弟姐妹相处,现在大多数是以独生子女居多。所以到了学校,两个老师面对几十位学生,孩子都会感觉被专一的关心会减少许多。

只要让孩子明白一旦有困难或需要协助,师长跟父母都会一起帮助他,这样就够了。虽然孩子刚开始会有些失落,但他独立完成老师所交代的任务,不只父母亲,连孩子本身也会有所成就感。

最后,希望孩子们,保有心中的爱,对人随时保持感恩的心,对事物保有认真学习的热诚,快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