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演讲者:李从瑞(中国金茂总裁)

整 理: 楼东

大家下午好!为了这次的讲座,人力资源事业部约了有两年多,去年当时想讲一个关于管理方面的一个讲座,但是确实特别繁忙,一直也没遇上一个比较整齐的时间,给大家来做一个真正的面对面的沟通。也很自责。

我原先在石油的时候,集团其他的事业部公司互动的一些活动。结果到了金茂以后,才很少有机会能够跟这么多的员工一起来面对面地探讨、分享咱们管理、人生,以及文化的这么一些思考。

今天这个机会其实我也很珍惜,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怎么跟大家分享和交流。因为这个叫CEO大讲堂,我觉得我讲完以后,公司的高管都得讲,我也希望我这一次能给大家讲的、分享的。

我选的这个题目叫《永找不足》

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确实要把这四个字应该好好地把它做一个复盘,做一些深入地剖析,到底什么意思?每个人的理解是不是一样。

我对于这几个字的理解,应该说确实伴随我整个的职业生涯。昨天XX给到我一个全体员工希望从“永找不足”中问的一些问题,我一看有好几页,有的问题也很深刻,有一些问题我还不一定能回答得上。

因为这里面确实能够感觉到大家对“永找不足”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而且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困惑提出自己希望得到解疑释惑的机会。

有一位问道“在接触过的各个层级的员工中,能否分享一下在永找不足方面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这个还真不好意思,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大家都不找不足。

我们每年大概招100多个应届毕业生,最终的面试都是XX和我一起面,在面试过程中,XX都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你身上有什么缺点”

我现在基本上能够总结出来,基本上就一个缺点:“我比较急躁”,或者说“我有强迫症,太追求卓越”,这个一点也不夸张,就这么回答的,大家都这么回答,极少有人说我在哪些方面有问题,如果要加一个的话就说“我没有工作经验,其他的没问题了”。

所以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我这么多年来一个体会,人要给自己找问题,人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确实很难的。所以人要靠自己来不断地取得进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把一个人丢在一个荒岛上,他很可能一辈子生活下来,他很可能由原来比较聪明的一个人,最后还会变成跟动物一样的一个人。就是自己跟自己斗争,仅仅一个人去找自己、认识自己,来取得进步的可能性比较小。

所以这个为什么会这样?

这我后面有机会还要跟大家分享,这个东西是天生的。就是动物界都这样,植物也这样。当然了,这指的是一个人,他所在他职业生命的这个范围之内。

如果说放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放在几千年、上亿年的这个里面,他就又不一样了。所以我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说怎么去对永找不足去思考,而成为自己进步的一个方法,从这里真正能够找到能量。

就是我们在座尤其这些年轻的同志,或者已经成长起来的高管,能够再往上走一台阶,不能在这个地方倒下,那么这个要用的很好才行。

这段时间我也经常收到,尤其是过去我觉得1到2年,收到很多同志的来信来访。有的同志是工作之中的困惑,有的同志我非常努力,我认为我已经倾尽了全力来为公司努力,但是我仍然得不到我主管领导的理解。这个世界很灰暗,没有人理解我,我不知道怎么办。

这样的信确实很多,而且我也认为处在这样一个阶段的,尤其是中层干部,尤其是年轻的同志,是一定会遇到的。因为在这个年龄段我也遇到过,怨天尤人的时候经常是有的。我们在座好多同志,经常微信上也经常分享借酒消愁,可惜这个借酒消愁愁更愁,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年轻的同志,通过自己的艰苦的努力和公司的快速发展,有一天获得了一个很好的他想要的一个岗位。而在这个岗位上,他很可能只是1年或者半年就被抛弃了。我们这样的人应该非常多,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非常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

今天咱们王老师也来了,集团公司的。集团公司在1998年以后的改革里面,每年像这样的关键岗位都是上百人的淘汰。就是大家好不容易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家都是非常优秀的一员,获得了这个岗位,但是最后被迫从这个岗位离开,没有继续地往前走一步。

所以针对这个情况,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同志从岗位上离开以后,他也没有明白为什么他就不行。大多数同志,这个是有心理学的研究的,大多数的同志都认为领导不行。叫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是实际上,我认为大多数是因为自己不行。

因为如果所有的员工都是因为这个领导都离开,那么这个领导他可能也就离开了。如果有的人在他手中不断地得到成长,那么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自己能不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进步的阶梯。

所以这里面我认为不管是这些疑惑还是这些挣扎,还是同志们在这个过程之中的思考,我最后还是把它归结为能够在永找不足这四个字里面是能找到答案的。

所以这里从现在开始,我就选择了这个永找不足,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看看它能不能够引起大家的一些共鸣。我认为我这么多年以来,给我的这个帮助最大的就是这四个字。

如何理解“永”?

所以咱们现在看一看什么叫永找不足,我认为这个永字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不仅仅是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它也有范围的概念。也就是说当我们不管是在失败的时候或者成功的时候,是在工作的时候或者是在生活的时候,它应该都贯彻着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我们大家更多地会理解说失败了肯定会查找不足,这个永字能体现出来,天天想。刚才说吾日三省吾身,那么成功以后怎么去查找不足?生活之中是不是也那么重要,要查找不足?

我是这么理解的,很多人第一次失败,就是因为他失败以后再去找不足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他成功了以后,也就是说当他已经上升到一个岗位以后,他仍然失败了,为什么会上升到这个岗位呢?

是因为你一定是取得了很好的业绩,领导才把你放到这个岗位,你已经成功过了。而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却失败了?大家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就是说实际上是你成功以后,你没有去反思你是怎么成功的,所以你到了一个新的岗位以后,你又倒下了。所以这个时候更重要的要思考的是,你过去的成功是怎么来的,一定要总结出来。

古话“福兮祸之所倚”,就是你今天取得了成功,就已经为下一次埋下了祸根,下一次百分之六七十要倒下。也就是当你取得了成功以后,如果你不去反思你为什么成功,你失败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

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经常讲这个管理的时候,说二十年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到今天剩下来的只剩5%到10%,什么意思呢,仅仅过了二十年,那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大多数都破产了,这就是没有从成功里面吸取教训。

凡是你们在座的各位,如果曾经得到过提升,后来又调整到一个不能够往下调的过程中,不是你失败以后没有查找原因,是你没有思考你成功的时候是怎么成功的。

所以永这个字,永远查找不足这个永,应该是全方位的。在你成功的时候也要思考,你是怎么取得成功的。

很多成功是一俊遮百丑,很多岗位可能还不能加到你的头上,你可能就是因为幸运到了这个位置。但是如果你在幸运的这个岗位上思考过你是怎么成功的,不断地反思,那你这个位置就会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所以我讲这段的一个核心,就是说不是说你在失败的时候去查找原因,也不是说在你工作之中,生活之中也一样。我们有工作中是很优秀的人,在生活上是很失败的。我相信在座大家各位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家庭的这些问题,母女的问题、婆媳的问题、父子的问题,这都是非常复杂的。

没有哪一个婆婆说自己有问题,也没有哪一个媳妇说自己有问题,都会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是千古以来颠覆不破的一个真理。但是那些聪明的人,那些聪明的妈妈或者媳妇,她会处理的很好。因为终究这些问题是在你自己的身上,不是在别人的身上。

我现在有时候经常聊起来,有同志提到这个母女的这个关系,母女就是像天地一样的我听说过。为什么呢?这个妈妈她认为这个女儿就应该在我的羽翼之下保护、生活。但实际上女儿没这个想法,女儿她要自由。

你可以要自由,但是你无法失去你的母亲,你也无法把她抛在一边,你必须跟她处理好这个关系。你要想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一定能够想出办法来,改变自己来改变这种组合关系,父子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经常说叫不管你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叫活到老就学到老,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经常跟朋友们聊天,大家都会说我希望干到55岁就退休了,还有的朋友说我50岁能不能就退休了。

我告诉你,这个人他是退休不了的,因为上帝给我们这个脑袋瓜子它是停不下来的,除非最后我们死了。在你临死的前一刻,你的脑袋瓜子也停不下来,你停不下来你就要思考,你要思考你就会有想法,你有想法就会跟别人交流和互动。

那么当我们真正老了以后,如果你从60岁开始就不学习了,你从60岁开始就不开始反思自己了,你一定会成为你的孩子的负担和包袱。因为你停不下来,你就会老骚扰他们,他就会受不了。

你只有不断地永远查找自己的不足,他现在需要什么,你就该出现了,他不需要什么的时候,你应该反思,你该干嘛干嘛去。你要不这么干,退休之日就是你的痛苦之日。不是你有多么坏,是因为你的脑袋停不下来,怎么办?反思自己。当你反思自己的时候,你就不会成为一个负担。

所以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你要如果不是去永远查找不足,痛苦任何时候都伴随着你。因为你改变不了那些东西,你必须改变你自己。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就能让你成功,为什么不选择永找不足呢

所以这个永,我想说的是,大家记住四个字,永找不足的永就是持续、全面四个字,来看到这个永字。它既包括范围,也包括时间段。

如何理解“找”?

说完了永,咱们再说找,这个找到底什么意思?

我们一般的要干的事情,打着电筒到外面去找,去哪里找一个人,这都叫找。但是这里的找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找是找自己的问题。我们一说永找不足,你有什么问题?

XX你有什么问题?XX你有什么问题?就是老找别人的问题。如何真正能够去理解这个找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个

这个不是今天跟大家讲座说要这个找是找自己的问题,我刚工作以后,一旦我进了这个管理岗位,当我们推行这个永找不足的时候,我在所有的团队里强调的都是要找自己的问题。

各位,我今天所有讲的这些东西,都是这么多年以来,在10多年以前,或者是十五六年以前跟我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能够理解。那个时候我们就强调,这个找是找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刚才我已经说过了,新来面试的学生,就找不出自己的问题。那你说要一下子找别人的问题,那一大堆了。

也就是什么意思呢?当别人找你的问题的时候,你首先就要把自己会保护起来,这个时候你就是一种思维,谁来都不行,不能说我不好,我,完美。

那既然所有的人都认为别人找不了你的问题,那咱只能回答说是只能找自己的问题了。所以每个人都找自己的问题,他是可行的,是有效果的。

我们在生活过程中,刚才我举了好多大家在岗位上遇到的困难,甚至有的同志给我来信、来访,跟我说了很多一些自己的困惑。

其实更核心的一点在什么地方呢?

核心一点他实在是找不到为什么我就被调整了,我到底错在哪儿?领导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我为什么得不到理解?这个世界怎么就这么昏暗?阳光怎么就总照不到我身上呢?但是阳光怎么总照在他们的身上呢?

所以如何去真正地去把永找不足这个找字学会,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自悟、自觉、自找这六个字。

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如果不是自己悟,别人跟你说,你也听不进去。你表面装的说这个问题我有多大,你没有往心里去想也不行。所以我们在安全,或者在质量上面有个叫火炉原则,大家应该知道有个叫火炉原则,这个叫即碰即烫,不碰不烫,谁碰烫谁。它是什么意思呢?

它实际上是一种处罚机制。就是当你犯错误之后,你才会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但是咱们今天讲的这个,是希望在你没犯错误之前,你就能取得成功,所以这就是怎么提高这个悟性。

只有自己找、自己悟,这个东西对你人生的影响才会大。但是有的人从很大的事情中悟到一个事,这伊拉克打仗,这萨达姆部队太大了,这太大了。你自己今天这个报告没写好,为什么给打回来了?这个时候就要思考,它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我们叫永找不足,每天每时要去自己去悟。

我其实是一个在永找不足方面做的是很差的一个人,但我觉得现在还是做的不错的,我在年轻的时候做的非常差。我有一个特别小的故事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它通过前后一个地方让我深刻地知道自己是多么地无知,然后自己以后千万不在任何一个场合任性。

一个什么小事呢?就是大学的时候。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里一个宿舍10个人,我是在武汉读的大学,有一半是南方来的人,一半是北方来的人。

有一天晚上大家在讨论一个问题,讨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实际上有一句话,叫小米加步枪。我一般会作为南方领队斗争的领袖,我们另外一个是班长,他是北方斗争的领袖。大家就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我们的意思是小米加步枪的意思那个小米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这个大米,我们南方同学的意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见过小米。真是没见过,我们所有南方来的都没见过小米,我一直到大学的时候我也没见过小米。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这个小米加步枪,就是吃着大米拿着步枪打仗。

北方的同学说多么愚蠢啊,无知啊,但是我们就是听不进去。这个一直争辩了1、2年没有结论,当然今天晚上争论之后,过去以后就没人再讨论这个事了,可能过1、2个月又开始讨论这个事。2年过去了以后,我们仍然没有接受他们的观点,我们仍然认为小米加步枪就是大米,白花花的大米。

有一天终于考上了研究生,去食堂里吃早餐,真的看见小米了,是圆圆的非常细的小米。我还专门给我们那个同学打一个电话,实在对不起,今天才知道什么叫小米加步枪。但是这个事情给我的冲击非常大,就是说在你没有见过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对别人的意见你很难吸收进去。

我现在就一直在讲,为什么2年他都这么说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去听一听他说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没有想过。就是完全一种情绪,你说的我就不听,小米加步枪就是我们吃的小米,因为整个湖北也没什么小米,湖南也没有。所以最终2年下来没有学到一个真理,而且你们以为笑了,好像我们是错了,或者真的是争论这个问题。

不是你笑了就是说明知故犯,不是你们说的意思,是真的不知道有小米,是坚信自己的理念是对的,就是大米,这个小米就是大米。因为我看到这个小米以后,我才恍然大悟,2年以后这个争吵终于可以画一个句号了。

这就是说你自己不悟道,你自己不知道这个事情,别人再怎么说你也听不进去,所以只能想办法自己去悟。而且通过这个小事,对我的影响极大,我从此对任何一个事情,绝不再往死里去争论这个事情。

我认为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既然它在跟你强调这个世上有一种米是圆的、黄色的、很小,一个大米可能有10个小米才能装得下的,我才听得进去。

这就告诉你一个道理,人有时候就是很无知的,你真的不知道,别人可能知道了,跟你差距非常大。那么就告诉我们,这个找最好是通过自己去找。

你们一定要在这里思考这个问题,什么叫自己去找?什么叫自悟、自觉和自己去找。如果把这个事情想对了,我们很多会议的争吵,我们很多心理的愤愤不平,我们很多对领导的不满意,都会迎刃而解。

我告诉你自己去找,不是自己找别人的问题,是自己找自己的问题,找你内心深处的问题,找到了你就能够进步一个台阶。人能不能进步既不是身体怎么长的更壮,因为你的身体已经成形了,核心点是你的思想能不能变,思想变了什么都变了。可能有的同志说做一件事情在某一个阶段,怎么做都是错的,但是有一天他的思想变了以后,他怎么做都是对的,这就是自己找很重要的一点。

这四个字已经讲了两个字了,咱们讲最后两个字,不足。这个地方我想跟大家来一个互动,我想听一听大家说一说,你们心中的。因为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年了,叫不足了。你们心中的不足是指的什么东西?就是你自己随便想,你认为什么叫不足?

如何理解“不足”?

互动中员工提到的不足

1、我觉得我的不足是和别人比某一方面,别人比我好的地方,那我就是不足的。

2、我想有句话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说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叫做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所以时和运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抓住时和运,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抓得住就是优势,抓不住就是不足。

3、我最大的不足就是我做事情刚开始的时候热情很足,可能持续性很差,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4、我觉得基本定义应该是说目前的短板,或者是说团队的后备,这是基本的定义就是不足。第二个定义从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里有个叫追求卓越,就是你自己跟自己比的情况下,或者自己团队跟自己团队比的情况下,下一次你如何还能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位置,那跟下一次比有哪些机会可能还是现在看来是不足的。

5、就是比如说每次做完事情的时候,就会有这种遗憾的点。

6、我自己这些年认为的一段话,就是每个人对我们有一个期望,可能是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家人,可能我们目前这个状态还达不到他的期望,目前这种状态所缺的那些,无论是我们能力,还是我们的综合素养这些可能是不足,就是目前还达不到他人的期望。

很好,别人眼中的。好,实际上这个要定义不足并不难,我认为大家已经都说到了。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去比,他就可能找到不足

我相信大家到了这个年龄以后,尤其是中层以后,再跟朋友、哥们儿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一定会有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哥们儿,我这回想起来,这几年我没啥进步,你们一定会听到这样的话。他说这个话,是指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境界,自己对人世间很多的看法,他会有这样的一些想法。

跟自己比、跟别人比,你比如说冠军跟亚军相比。还有一个,大家可能没有提到的,就是跟标准去比。你比如说我们说金无足赤或者说赤无足金,就是没有100%的金。那这里实际上就有个标准,叫100%,跟这个标准去比。如果我们一个事情有刻度,它就好去比。

在这里面我为什么说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什么叫不足呢?到下一个篇,大家都已经提到,我认为这6个问题已经把后面包括出来了。

这里面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深入地思考,我们平时在查找不足的时候,你到底用什么样的维度在去找自己这些不足。

你弄的稀里糊涂的,就今天说仅仅是一种情绪上的去思考一下,那是不行的。所以我给大家稍微总结了一下,怎么能够征服自己、超越自己,怎么能够比别人做的更好,怎么能够超越目标,真的追求卓越,我认为这是三个层级的查找不足。

因为超越自己,每天超越一点,有时候可能很简单,但是真正的要超过别人可能就比较难。就好像金茂今年的签约额什么时候名次从20几名到10几名,再到10名以内一样,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然后你要能够走到一个很卓越的目标,你要进入前三强,那样就更大了。

所以这三个层次的比较带来的不足,应该能够概括所有大家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囊括的这些东西。如果你不能把这些东西最后能够真正实现,那么你可能没有真正地去做到找到自己真正的不足。

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这里人跟人有时候差距是非常大的,他的想法也不会一样。每个人为什么同样毕业的学生,在一起工作5年以后差距就非常大?有的人会进步很快,有的人会原地踏步,有的人还会被淘汰。他到底差距在哪里呢?是真的他就智商有这么大的差距吗?还是他天赋就有这么多的差距?

我们把它追究为就是你如何在不足这个方面,不断地找到自己的突破点,不断地去更新自己,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不一样。怎么做到不一样?就这三个方面必须想,去想自己、想你的对标物竞争对手、去想卓越的目标,是怎么能够推动你找到你能够进步的这个不足。

这里面跟大家分享稻盛和夫的这个成功的这个公式:成功=能力×热情×思维方式。这个公式里面,能力它这里面强调的基本上就是与生俱来的,娘胎里出来以后有些东西就定了,认为他就是聪明。有的人就是聪明,这个不服不行。热情是你努力的程度,我相信在座各位大家都会很努力,但是同样能力的人,同样有热情的人,最终形成差距最大的,我告诉大家是思维方式。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个家里有三个儿子,他的父母亲老吵架,家暴,父亲老打这个母亲。三个儿子对这个事情是怎么看的呢?老大就说我以后结婚对老婆要好一点,我不能再打我老婆了,我的母亲太受苦了。老二说这玩意儿不能结婚,我一辈子都不能结婚,这玩意儿太痛苦了。不一样吧?老三说老婆还可以打的?老婆是可以打的,他学习,他学习。

你看这三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他的路一定是不一样的。老大他就是很健康一种方式,老二那就属于自虐型的,老三虐他型的。所以同样一个家庭,同样娘胎里出来三个人,他的想法不一样,他的路也就不一样。

那么今天我们要谈的,对不足的看法,对永找不足的看法,我们谈的不是一个技术,我们谈的是思想深处的东西。如果通过这个讲座,你真能把它回去成为了你的信仰,我再说一遍,成为了你的信仰,你一定会取得成功。

什么叫信仰?就是不用别人再跟你说,你就认为永找不足一定能够帮我成功。你不会再去找别人的问题,因为你再去找别人的问题的时候,你在帮助他,他如果真的很聪明。所以如何找到这种目标,大家一定要在这种不足里面去找到自己的目标。

但是不一样的人他最后找的目标都不一样,你就要不断地反思你是不是找的是最对的。因为我们大家在一起,因为中化是一个绩效的文化,总是搞这个绩效的考核,所以每到年底搞完以后,好多同志就有不平衡的心态来了。这小子老是得A,我又得一个B,不行,我得找领导去聊一聊。

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同志们要面对结果,比本质的东西要肤浅得多。获得A的人,比你获得B的人,假如这个人连续几年都是A,这个人连续几年都是B,那绝不仅仅是你想到的一丁点的差别,那叫天壤之别。

就像咱们考四级,以前我们考英语四级是很困难的,我们就有那么几个同志考一次59分,再靠一次58分,还考一次57分,就差这1分。但是当他经过继续再有1年艰苦的学习以后,终于有一天他考了60分以上的时候,他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不是1分的差距,原来真的差距很大,可能我至少少学了10本书,这就是人们思维方式不一样的地方。

你千万不要认为这个A跟B他们运气好,他稍微努力一点,我再稍微努力一点就行。稍微努力一点是不行的,必须付出体力与身心健康的代价,才有可能真的可能考到A,我认为。

我们作为一个企业界的一个管理者,他就是一种丛林法则。你今天卖的没人家多,明天他就超过你了。它对于你每个月都给我们排名,那是非常残酷的。他说哎呦这一家现在到1000亿了,我们今年是800亿,我们跟它之间只差200亿了。但是你要知道,当你赶到1000亿的时候,他就已经是2000亿了,差距就是这么大。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人跟人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不是你们想象中的咱俩都是总经理,谁也不比谁多长一个眼睛、多长一个鼻子。但是这脑袋瓜子里的东西,它确实不一样。他看问题的深度,跟你看问题的深度就是不一样。

他是怎么找到这些东西的?你能不能够找到?你一定能够找到,关键是思维方式,关键是不是向你的内心里去看,找到你需要提升的东西。

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所以我最后通过这些思考,我有一个体会,所谓不足它是立体的,它是有巨大差别的。它一定是自己、他人和目标这个之间最后形成了一个立方体,在这个立方体里面,你可以去思考,你对你自己提出了多高的要求,你对目标提出了多高的要求,你的对标对象是多么地高远。

你这几个维度不一样,你想想这个立方体,如果都是1,它就等于1。如果是1、2、3,它就等于6。那就是1跟6的差距。也就是说绩效A除以绩效B等于N,这个N就等于6。就像什么东西?他1个人干的活,相当于你6个人干的活。

如果这个上面每个都是2,那就是8,如果是3,就是27。你们大家想一想,今天的自己,如果说我今年要做成一个多么伟大的事情,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明年我再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我们有多少人是一直跨越自己去定的这个目标?

期望自己永远不要舒服,让所有的人每个人都竖大拇指,我就是要这样不一样的自己,这个自己差距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用网络语言,说他本来就比你聪明,他又那么拼,你说你怎么办?痛苦,真是痛苦。怎么办?这几个维度要给自己提供一个目标,要不断地超越自己,要给自己定更大的目标。这个笨办法,跟咱么搞绩效的是最有体会的。

我们很多同志不是要求自己超越自己,主要的重心是跟领导谈目标,只要把这个目标谈下来了,这个绩效立刻就获得了吗。这就是一个人,你把这个图看好了,你就以后不要再这么想了。

你很可能今年谈目标,明年谈目标,但你永远得不了A,你就是一个平庸的人。那些不谈目标,就去超越自己,制定更高目标,制定更高竞争对手,他时间一长这个立方体就会很大。这个立方体一大,他的进步就会快。

所以我今天借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咱们先把永找不足这四个字讲清楚。我这次要讲三个问题,这是讲到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查找不足。

为什么要永找不足?

大家很多同志可能觉得这个问题还用讲吗?我认为很重要,你不想清楚这个问题,你就不可能把他作为一个信仰。

怎么想清楚这个问题,咱们来抽丝拨茧的思考一下。我首先想和大家沟通的是什么叫幸福?

大家说一说你心中的幸福是什么。

员工的幸福表述

1、我理解的幸福是我能够为我服务的人,或者需要我的地方,我能够给他们答疑解惑,然后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使我能够觉得幸福,然后我也在努力地这样做。

2、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叫人的痛苦的根源是对自己无能感到愤怒,所以我觉得真正的幸福是自己能力达到的现实和自己的目标相匹配。就是这个人他的要求很低,然后他也能实现这个目标,他就认为很幸福了。有些一个人能力很高,但他要求更高,他可能就不幸福了。

3、然后我现在生活在北京,调侃一下,我觉得在北京能够买一套金茂府是最幸福的。这是从我目标衍生出来的,我觉得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最幸福是在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之后,能够有所精神的一些追求。

4、对于幸福的认识,我有一句话是父母经常教育我的,叫做“吃亏是福”,就是说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做事中,不要想着贪便宜,吃亏对自己来说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你这个是君子,她是圣人。他说的也很好,这就是一种幸福。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本来应该是多跟大家去交流的,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我才讲了一部分就三分之一的时间过去了,给我的是两个小时。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愉悦回路》,愉悦就是欢悦、愉悦,我这个口音说的不一定对,叫《愉悦回路》,就是它是讲大脑的,它是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它讲的是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这个人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呢?为什么觉得幸福呢?

就是因为从神经学的这个角度来讲,有这么一个比方,叫在大脑的杏仁核的左上方,生物学角度叫腹侧被盖区,叫腹侧被盖区,这是幸福在这里边。那么他这里边通过神经元直接的传送,怎么传送呢?就是他在这样一个区域里面,如果你能刺激这个神经进行传送到脑,它就会让你有快感。为什么呢?在传送这个过程之中就会产生多巴胺,所以多巴胺的产生,是你幸福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神经生物学的研究,

什么东西能产生多巴胺。所以我们要干的事,为了让自己幸福,我也想自己幸福,刚才这个圣人的意见,我为别人服务才能产生多巴胺,这个是有可能的。这个君子的意见就是说我吃亏我就能产生多巴胺。这XX的意见,金茂府肯定能产生多巴胺。

但是我们是需要持续的幸福,如果说仅仅是为了短暂的这个幸福,吸毒这个就是解决短暂的幸福的一个方式。因为腹侧被盖区这个神经系统它还有个特点,它会一次比一次增强。就是你今天买了一个金茂府吧,天天去金茂府住着,1个月以后没有多巴胺了,多巴胺消失了,他需要买一个更大的金茂府,这个比较麻烦。

所以这个时候给我们这种研究,这是从基理上告诉大家,我们要想一辈子获得幸福,要想拥有多巴胺,必须找到一条健康的能够刺激它产生的这样一个办法。

这本书上告诉我们,这个是科学研究已经认证了。比如说老鼠做实验,就是在这个腹侧被盖区这个地方,给它放上两个电极,然后这两个电极放在这个笼子里面,这个老鼠它就会不断地去按这个电极,因为只要按这个地方它这个地方就会产生多巴胺,产生多巴胺就会产生快乐。他会成年累月地不断在这个地方几万次按这个电极,这个东西是通过了实验认证的。

当然这里面出现一种不道德的实验,也对人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跟老鼠的结果一样。就是说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就会很快乐。但是咱们不能干这种事情,所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神经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压力也能产生多巴胺,改变也能产生多巴胺。

所以我认为对这个事情的一个理解,要想使自己一直快活,就要不断地取得成功,不断地征服自己,不断地改变自己。你要有这样一种本事,你就会不断地有幸福在这里面。

所以这样的话,我在这里给大家做了一下我的一个理解。刚才已经提到了,希望与现实之间,当现实的东西比你期望的东西实现的还要高的时候,你一定会幸福。因为你本来想去赚10块钱,结果你赚了100块钱,保证多巴胺大大的。

第二个心中的我,自己的我,跟别人眼中的你。当你把一个事情做完以后,或者你表现到一个群体以后,突然这个群体告诉你,你有哪些哪些非常多的优点,给你一个很高的评价,远远超过了你自己心中的预期的时候,肯定产生多巴胺,估计得幸福好几天,想起来就幸福。老话也说了,叫笑都笑醒了,高兴。

大家但是千万不要看这个理论,我们的幸福不是你得到了多少东西,是社会对你承认了多少,你就会得到幸福。而这种承认,如果你自己运用的太高,承认达不到这样一个,你就会很痛苦。

第三个就是匹配,刚才是哪一个同志说的这个匹配,我觉得说的很好,刚才是哪一位?很好。你看我这里说的,这段时间对范冰冰的一个批评说的这段话,他说的很好。德不配位,志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大家仔细看看这个话说的是很重的。

就是说品德还没到这个位置,你到了这个位置你会很痛苦。你没这么大的力量,你没这么大的智慧,谋略的又很大。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同志,跟领导汇报云山雾罩,几年下来一事无成,这就是典型的志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表态最后没干成,摔下来了。

这个地方什么叫幸福呢?这个地方叫游刃有余才幸福。大家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你对你自己的认知,对你想拥有的这个岗位和职务,和你自己想干的这个事情,一定要游刃有余。

一定要记住我刚才跟大家说的,人跟人比差距是非常大的,不是你想想中的那么一丁点,不是说你能够想到就能做到的,它一定会让你知道,到了这个时候你再摔下来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我们为什么要跟大家来讲这个课?来永找不足?就是要让我们大家在没有摔倒之前,就意识到自己能干什么,能找到自己不断进步的地方。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咱不就是慢慢地就不断进步了吗?就一步一个脚印就提高了吗?

所以这个里面还有一个含义我想跟大家也分析一下,这个叫比较。就是刚才老说李总你这个玩意一讲完以后老在比,说我爸爸妈妈跟我讲,对比是痛苦的根源,不要老跟人家比,你过好你自己就行了。

但是我今天要跟你们讲,对比是幸福的源泉,关键对比以后的结果你是怎么去对待。如果对比以后你是怨天尤人,那你可能一辈子都痛苦,如果对比以后你是永找自己内心的不足,去改进自己,那就是你幸福的源泉。

所以比较对不对?比较是一定要的。什么叫对标管理?企业之间你不去对标,怎么知道自己的差距呢?你不把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去比较,你怎么知道你到底该怎么进步呢?你不找到一个目标,你怎么找到你前进的动力呢?

所以人力资源部给我的这个大家问的问题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永找不足最难做的是永,说我怎么能找到一种力量的源泉帮我一直去找这个不足呢?在这里就出现了,你一定要有这个信仰,你要相信只要你坚持永远查找自己的不足,去改善自己,你是一定能成功的。

大家记住这不是吹牛,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你仔细去想一想,你不可能不成功,成功是有它的路径的,关键是你怎么能够持之以恒做到。

两个自我的斗争

下一页,这个里面给大家再介绍一下,为什么能够做到。就是你说的这个问题为什么能够做到,大家看看,这里面有一个叫杏仁核在这里,这个是科学研究出来的一个结果,这个是干什么的呢?这个是本能,大家记住,这个

杏仁核解决本能的问题

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就是当一个蚊子飞过你的眼睛,你的眼睛就会眨一下,是它来指挥的。当领导给你指出缺点,你马上心里就难受的时候,是它在告诉你情绪,负面情绪。当吸这个毒、吸这个烟达到很舒服的时候,是它在告诉你。杏仁核是舒适区,这是科学研究以后,这个东西得出结论了。

这个是干什么的呢?叫前额叶,前额叶皮质

,它是干什么的呢?它是理性思考。它俩之间就是两个自我,所以我们经常说有一个潜意识的我跟一个明意识的我老在斗争,潜意识的我要舒服,明意识的我不能再舒服了,得起床了,再不起床麻烦了,要迟到了。

所以这两个之间的斗争,我们能干的事情是什么东西呢?我们要干的事情就是让你的前额叶皮质增大,让你死的时候比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前额叶皮层不一样。你们或许说这不是瞎说吗,这东西我天生就长这样,完了长完以后还能变?我告诉你们,是能变的。

对老鼠进行过一个实验,就是不断地按它的一个地方去刺激它,另外一个老鼠不去刺激某一个地方,然后最后把这两个老鼠最后结果出来再看,它的大脑大小,神经细胞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是能变化的。所以大家会意识到,有的人,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自己变聪明了。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这个体会?就是他能够使他这个大脑在结构上是有变化的。后面我还强调,他有一种什么办法,能够改进自己的办法。

为什么用这个片子跟大家去思考这个问题呢?我是想告诉大家,

你通过不断地改进提升自己,你最终可能会找到一个捷径,有一天你突然会明白,你真的就变成了一个新的自己,真的就很聪明了。永找不足成了一种文化,不痛苦了,自己就想干,天天干这个事。这个科学认证,大脑是能够实现的。

永找不足信则灵

下一张片子我想跟大家说一说,我刚开始谈大家提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够成功。有人说你云山雾罩讲这么多东西,你就告诉我,我怎么能够快速成功?

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这一张片子实际上就告诉大家,你只要能够做到这四个字,你是一定能成功的。你们大家仔细去想想,你不断地在改进自己,你每天都是不同的自己。

而且你从三个维度去查找自己的不足,你想想你怎么可能不成功呢?大家想一想,你们再仔细想想,过去的你这么做过吗?咱们想,10秒钟,你们想一想。

我相信很多人没做过,我相信很多人一致认为别人有问题,没有真正去思考我到底应该怎么去进步。每一个人都想进步,但没有想清楚怎么去进步。这张图我想告诉大家,信则灵,一定要信。

反过来讲,如果过去没有取得成功,现在领导既然告诉你一个方法,信这个东西就能取得成功,为什么不试一试呢?所以大家回去好好去想想这点,如何把这个永找不足变成自己的信仰?让自己不断去调整、去提升。工作中、生活中,自己的思维方式都要做调整。

我记得前段时间大家微信上好像传一个关于信仰的小段子,就是主席坐在后排,前排坐的好像是一个活佛,主席伸过头就问他,你说佛教大家都到处在讲,怎么让别人信你这里有佛呢?然后佛就问主席说,主席你认为明天太阳会升起来吗?主席说太阳会升起来。佛又说,你看你就信。

明天太阳会不会升起来,确实谁也说不上,因为这个宇宙它是暴涨的,现在还在往外扩张,明天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是所有人都信太阳明天一定会升起来。就像这样去信,你才能够在这里找到诀窍。

这是咱们讲这个为什么找不足,这个信则灵。

个人体会

后面我想谈一谈我这么多年工作的一个体会。我是1997年开始工作的,今年是2018年,也就是我工作了有21年了。21年,我和我带的团队全部得到了集团唯一的评价,那么为什么那它一定能够做到?还是有什么诀窍?那我就想告诉你们,就是这四个字。

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就是当你工作以后,你要在这里不断地吸收营养的时候,你自己这么做了,然后你又带着你这个团队这么做了的时候,那么他带动的效益是超过你自己想象的效益的。

你比如说我在国土的时候,那时候我确实有30出头,我们每天的会议、每个季度的评价跟每一个人在聊天过程中,你走在这个困境的时候,你就在想哪些地方还得再改进,到底哪样做的的不好,叫永找不足。

你看这个小小的一个国土公司,在过去我在的时候,是被集团评为四好班子,我走了以后这种基因继续留下来,又评为四好班子,领导去两次了这个地方。我记得我走的时候,为了把这些所有的永找不足这些问题都留下来,专门组织全公司的人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组织了100个案例,这么厚一本书,全部写下来我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我们怎么去改进这些东西。不光是管理的,还是技术的,它整个从头到尾一直坚持这么做。

后来我把这个经验,永找不足这个经验带到了广渠金茂府,广渠金茂府当时没有觉得说是一个什么特殊的盘。要说特殊一点,那就是这个口诛笔伐,所有的人,全国人民都在骂地王、地王、地王,它没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我一个从来没有干过地产的,我连装修房子我也不会,我来的时候不是说要干这个项目去的,是干我当时方兴地产的副总经理,搞一些管理的工作我才来的,后来没有想到说你去干这个项目。干这个项目没有任何诀窍,就是我教给你们的永找不足。

但这个永找不足里面,首先这三个维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目标。广渠金茂府当时的目标,我相信在座的在那里待过的都会说到这几个,我们四个目标,叫建精品项目,创一流体系,育什么人才,然后创方兴品牌。四个要求,这四个目标你们现在看看哪一个没达到?拿地之时就敢说创方兴品牌,是不是现在全国都有金茂府?不定这个目标,怎么可能出一个金茂府呢?怎么定完以后就一定能够实现呢?因为它在持续地查找不足。从一把手开始,到下面的人。

实际上在这里面,我看有些同志提出来,就是说永找不足,通过永找不足,最后能够扭转一些局面的有哪些事情?非常多,每天都在发生。我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你比如说集团对方兴的授权。我们当时拿这个地,集团公司专门写了个书面的东西,我们是楼面地段是1万5到1万6,集团写了一个东西就是这个地方的楼面地价不能超过8000,正式的批复。正式的批复,翻一倍,把这个地给拿下来。

等到这个地卖好了以后,集团公司发现是有问题的,这个授权要调整。所以集团公司及时地查找这个问题的不足,方兴以后的投资,集团公司不能再管了,这玩意儿没法管。这个玩意儿我说8000,你还1万6,你还搞成功了,怎么管?他就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去查找这个不足,去调整这个授权。

方兴今天能够发展这么快,与这个授权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中化集团,它也不断查找不足,不断改进这个组织。有了这一套体系,我认为很多人会取得很大的进步。我印象最深的,我在国土的时候,两个临时工,一个是做档案的,一个是做材料仓库管理的,这是两个最基础的岗位。

我那个时候在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就显现出来要进步的迹象,现在据我了解,都是部门经理以上的。这些孩子没读过多少书,管仓库那个人跟我说,我在舟山是非常有名的麻将手,凡是打麻将就来找他,他每天都在打这个。自从进了国土,再也没有打过麻将,就开始进步。

就是这套体系,能够让你的团队不断地去走向胜利。所以我刚才跟大家说的永找不足,它给你带来幸福,它要成为一种信仰,它不是说现在我此刻的想法,它是我这么多年下来对它的一个体会。它实际上来自于中化集团的高绩效文化,因为你要想取得这个高绩效文化,你就得永找不足。

所以中化过去10几年以来一直到现在,年中会和年底会就是找不足,别跟我说你这里取得多少成绩,那里取得多少成绩,取得的成绩它跑不掉,但是问题找不到那可不得了,它是你前进的障碍。

大家想一想,你今年取得成绩,明年取得成绩,连续几年取得成绩,领导还能看不到吗?你连续取得成绩,你能不进步吗?还用得着你说吗?所以不能短视

金茂李从瑞内部演讲:对不起,我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