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最大的虎——西伯利亚虎面临的困境

大自然探索杂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

老虎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为了挽救老虎几个亚种中的最大亚种——西伯利亚虎(在中国称“东北虎”),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科学家们正在煞费苦心地探索研究。

自然界最大的虎——西伯利亚虎面临的困境

西伯利亚虎有着琥珀一般的眼睛,粉红色的鼻子,皮毛呈现一种美丽的赤褐色,躯干上遍布的黑色粗条是个体区别的方式。一只成年的雄性西伯利亚虎平均体长可达到2米左右,体重约200千克,成年雌性西伯利亚虎体重约120千克。在捕杀猎物时,它们会凭借强大的后腰力,将大爪掌快速抡去。

在老虎的所有亚种中,西伯利亚虎与孟加拉虎是体型最大的两个亚种。据现今考古的化石发现,虎家族最早的祖先——古中华虎距今已有200万年。各亚种都是各自区域内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捕食“王者”。不同于熊类这种动植物都可为食的“全能型”杂食动物,老虎是纯粹的食肉类动物,并且偏爱鹿和野猪这种有蹄类动物。

在不太久远的过去,老虎曾自由地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海岸线、丛林以及中国的低海拔区域。但随着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偷猎行为的泛滥和人类足迹的扩张,老虎的数量也开始持续下降。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大约93%的老虎家园已经遭到永久性的毁灭。现在,在中国境内只有东北地区有很少的野生虎存活,而印尼巴厘岛和韩国都已经再也看不到野生虎的踪迹了。

自然界最大的虎——西伯利亚虎面临的困境

数据显示,20世纪初还有约10万只野生虎,到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3200只。20世纪40年代时,在苏联的远东地区一度只有不到20只野生西伯利亚虎存活。之后苏联加强了边境管控,使得很多偷猎者很难将猎杀的动物走私出去,从而保护了这些野生虎。但在苏联解体后,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下滑、边境管理的逐渐松弛,一些不法分子又重新开始大肆非法狩猎,其中老虎是他们最看重的猎物,于是西伯利亚虎的生存又重新面临危机。

与偷猎者作战一直是远东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人员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当人们处于赤贫并濒临绝望时,他们往往会不顾法律后果铤而走险。很多时候,政府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在宣传保护野生动物时,更多是向人们解释野生动物正在面临的困境,而往往忽视了这些人可能面临或正在面临的困境。有时,偷猎者猎杀野生动物,真的是因为他们正在挨饿,需要给家人寻找食物。一只西伯利亚虎可以换来数千美元的收入,巨大的金钱诱惑下总会有人拿起猎枪。

1996年,科学家们通过应用传统的雪地印记追踪法,并结合猎户的经验,对远东地区西伯利亚虎进行了一次数量普查。结果显示,在这片区域中还生活有330~370只成年虎,以及约100只幼虎。2005年,科研团队开展了第二次西伯利亚虎普查,最终确定成年虎的数量在330~390只,幼仔则约为110只。但另一项2009年的调查则显示,在这之后西伯利亚虎的数量可能已经下降40%之多。在此之后,俄罗斯在2013年出台了最为严格的老虎保护法案,以打击偷猎行为,试图努力挽救濒危的野生西伯利亚虎资源。

自然界最大的虎——西伯利亚虎面临的困境

2010年,关于保护野生虎资源的国际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3个国家签署了一项保护协议,到2022年努力将野生虎的数量扩增一倍。2013年,俄罗斯总统带头颁布了一项严格的反偷猎法,发现私藏虎的身体器官或毛皮等的处罚,从以前的罚款直接变为坐监狱。

但是,当旧的危机得到缓解时,新的问题又会出现。科学家发现,犬瘟热这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已经对野生虎造成威胁。至今,科学家们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知。

在野生动物保护的漫长之路上,每一步的成功都只是赢得了一场小战斗,而整体的战争还在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