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学前教育越早越好,有些却不这样认为,你觉得呢?

温柔不放肆咯


我觉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理解学前教育到底指什么,而不能以偏概全,简单地理解为是知识文化的教育,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顺位老师,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在不断地教育孩子,陪同他一起认识这个世界。因此顺应孩子自然发展的教育越早越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亲子阅读,越早越好

现在亲子阅读越来越被年轻的父母所推崇,这也是我们给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可以在宝宝几个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给宝宝看一些颜色鲜艳的卡片,然后随着宝宝的成长,不断地给宝宝增加一些有趣的图书,如布书,洞洞书,旋转书,绘本。亲子阅读最好是父母都参与进来,这样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样的亲子阅读也会变得更快乐。另外最好给孩子制定好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并给孩子提高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样便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亲子阅读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甚至可以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培养孩子的情商,拓展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拥有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等。

二、绘画,从孩子喜欢涂鸦开始

大部分幼儿从2岁开始就喜欢乱涂乱画,这时候的幼儿只能简单地画些弯弯区区的曲线,和不规则的圆形及其他一些简单的形状。这时候,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画画,给孩子提供一些画画工具,让他们自由的绘画,绘画中的孩子会非常专注,即便他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但他也会在画画中不断地成长。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他们会通过绘画来描述他们对这个时间的认知和真实的感受。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会展现在绘画上,即便他们的绘画能力有限,但依然会常常惊艳我们。

三、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解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都喜欢模仿大人的语言,这时候我们可以改变随意说话的方式,教育孩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有的孩子都会有问“为什么”的时期,而且还会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时候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正确简洁的答案,如果父母答不出来,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四、生活处处是教育

父母在生活中,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去认识这个世界,把教育日常化,生活处处是哲学。




牵着宝宝去散步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学前教育是指3~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以刺激儿童大脑发育

完善儿童大脑功能为目的。

这一段的教育应该根据儿童不同的发育特点,采取不同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更不是整天集中上课。

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是以玩为主,让儿童在玩中建立对外界事物的最基础的认识与联系。而不是提前讲授小学的课程。

总之,学前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方式,必须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合的教育措施,绝不应该盲目跟风,时间的早晚更得根据自己孩子的发育情况来定,没有谁家的孩子可做参考。


走进新天地


我是 个人觉得学前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

幼儿时期的孩子应该以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玩乐为主,主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动手能力,专注力等。

但目前教育的大环境都非常注重成绩,部分老师和家长都日常焦虑,感觉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超前教育。老师在学校教得多,家长在家里还要买各种幼小衔接资料书回来,监督孩子学习。

相对来说,我们家就比较佛系了。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家里没有额外布置过,每天写完作业,就随便孩子玩。一些老师要求要买的描红,不需要带到学校去,说是家里完成,我也觉得孩子小,不想他那么累,没有买。假期更加是开启了纯玩模式,通常都会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或者去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

未来还有十几年时间读书,不想还没开始,孩子就觉得对学习没了兴趣,一定不能急,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平常就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从一两岁的时候,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如厕;到两三岁,孩子分房独自睡觉,做简单的家务;到三四岁,孩子自己洗头洗澡;到现在五岁多,孩子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之前学会的技能。

在这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不仅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耐心、观察能力、专注力、意志力都得到了提升。我觉得这要比孩子超前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重要得多。

当孩子拥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相信对他以后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