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区块链公司集体上岸

8月27日晚,港交所披露重要信息,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HK)大股东以平均2.27港币/股、2.72港币/股的价格分别向火币集团董事长李林和裂变资本董事长滕荣松转让73.73%和6.8%的股权,转让完成后火币集团董事长李林成为桐成控股的实际控制人。

李林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区块链公司集体上岸

在收购消息影响下,火币平台HT随之迎来一波上涨,27日全天涨幅达到7.66%,表现突出。作为“国内”三大交易中心之一火币集团的掌门人,李林此次收购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桐成控股上市公司的身份,为火币集团未来借壳上市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火币集团成立于2013年,借着区块链行业持续升温带来的便利,火币平台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交易平台,占据全球50%交易份额,先后获得真格基金、红杉资本的投资。本次李林收购港股上市公司并不是偶发事件,早在2016年李林就通过转让系统购入新三板公司般固科技,并改名为财猫网络,在今年更早一些的时候,李林也多次表达了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心理预期。

李林本次收购行为是以个人名义做出的,准确的说是李林个人而非火币集团成为了桐成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如果不注入火币相关资产的话,并不能称之为“借壳”。火币集团是数字交易平台中第一家有重大上市行动的公司,但在区块链公司中,它并不是行动最快的。

本月4日,全球最大的矿机公司比特大陆正式完成Pre-IPO轮签约,获10亿美元融资,完成上市前的最后准备,据报道,比特大陆将于本周在港交所交表,正式启动上市流程。此前,第二矿机厂商嘉楠耘智和名列市场第三的亿邦国际,都相继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

需要注意的是谋求上市的这些区块链公司都处于行业金字塔顶尖位置,它们并不缺钱。以比特大陆公布的财报为例,该公司账面现金极为充裕,去年年初其账面现金为2亿美元,年末已达到3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再增加4-5亿美元。并且,比特大陆目前账上没有短期贷款。那是什么动力让过去远离传统金融行业的区块链公司加速向传统资本市场靠拢,区块链行业顶尖公司扎堆上市原因何在?

李林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区块链公司集体上岸

对于区块链企业来说,18年是有史以来的“估值巅峰”。从2017年年底开始,区块链成为继人工智能之后最强风口,热潮从一级席卷到二级市场,行业热度持续升温。但实际情况是相对区块链投资的火爆,区块链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缺乏落地应用场景,成熟企业并不多,近半年的熊市也说明市场已经逐渐失去耐心,泡沫正在发酵。

另一方面,币圈在国内的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去年“9.4严打”之后,国内三大交易中心均将业务搬至海外。而近期,国内监管更加严格,大批业内媒体被封,限办相关活动,多部门联合发文,一系列组合拳正在全面整顿币圈。

在市场与政策这两大因素都趋紧的大环境下,区块链公司纷纷谋求新的出路,希望借上市“洗白”的行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区块链公司上市“洗白,”一方面可以使早期项目投资方便利退出,另一方面则是对自身企业的防护。对整个行业来说,与传统金融结合,能为币圈发展带来了互补和新的可能;上市公司规范化治理、国际化转型也将使币圈得到升级。

火币集团、比特大陆这样的区块链公司正是生于草莽,在无序的状态下发展成庞然大物,在行业中更是举足轻重。他们能否顺利通过上市前等多个部门严格的审核,顺利融入主流金融圈,整个行业都将密切关注。

区势传媒是一家“研究型媒体”,专注于区块链经济和数字货币理论研究,旨在让一部分人先看懂“区势”。更多区块链信息请关注区势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