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是泡沫,还是真的改变人类的技术?

由于这个领域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各种各样的人,从骗子、微商、大咖、伪装成大咖的骗子、学术专家等等。其实拉长了视角来看,这就是美国当年的西部淘金热啊。

区块链技术是泡沫,还是真的改变人类的技术?

有人去挖矿的,有人卖水的,各个环节都是热火朝天。

但是要知道的是,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技术的创新和发明,但是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真正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大众往往看到的都只是活下来的技术。

1.当年的璀璨明星,后来随风飘扬

谷歌眼镜。

区块链技术是泡沫,还是真的改变人类的技术?

2012年宣布立项开发,2014年4月15日正式开放网上订购。当时的极客们认为是最大的黑科技。各种媒体报道纷纷跟进。

甚至很多科幻电影,想象未来的时候,都让里面的主角佩戴上这样的眼镜,可以识别对方的年龄、爱好、看他最新的社交圈信息等等。

当时甚至还引起了大量的关于个人隐私的讨论。

很多专家都表示,这个是人工智能进入人们生活的开始。

结果,2015年谷歌决定停售谷歌眼镜。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的进入到大众的视野。要知道当时谷歌眼镜售价高达1500美元,相当于一台Macbook的钱。

嗯,成为了一个技术泡沫的产品。不过谷歌还是希望继续打造有商用价值的产品。

2.如何判断一个技术是否能存活下来?

创新及传播学教授 E.M.罗杰斯,40 年专注创新扩散研究 ,其对于创新扩散有个基本的定义。

某个创新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特定的沟通渠道在某个社会体系成员间传播。

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样的创新产品会被大家接受,以及接受速度,有几个变量决定:

①相对优势:新技术的解决方案,相对于原来的解决方案优势在哪里,是不是解决了原来的核心矛盾。

魅族的pro7双屏手机,被魅族自己包装成为重大创新,你看手机有两个屏幕。背面的屏幕,可以看时间,甚至可以做简单的互动哦。结果,被市场狠狠打脸,导致损失惨重。而同年的雷军,拿出了全面屏MIX手机,结果直接震惊手机圈,成功帮小米打开了新局面。

区块链技术是泡沫,还是真的改变人类的技术?

②兼容性:是否可以兼容原来的标准,而能较低成本的升级。

win7升级win10,大部分的应用软件其实都可以兼容使用。当然如果优化了更好,但是,即使是老版本影响也不大。有些小众的软件,作者都不再更新了,但是你依然可以在win10上打开来用。整个体验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但是,如果你从win系统,迁移到mac系统,你就会各种不适应。原来顺手的软件,基本上都要找mac平台上的新软件,学习和迁移成本极高。很多人用mac电脑的,其实真的就是当做上网本来用而已。

③复杂度:是否提升了难度?

微信其实一直属于比较克制的增加功能,即使是增加了也可能以插件的形式添加。有很多功能都隐藏的很深,平时不太用到的都不会被展示在首页。你很难想象,有一天你醒来,更新了微信以后,结果整个界面都重新排列了,估计你想杀产品经理的心都有了。

区块链技术是泡沫,还是真的改变人类的技术?

记得看过淘宝的产品经理的一个分享,对于像淘宝这种过亿级别的产品,对于任何功能的增加都是非常非常谨慎的,因为你即使上线了一个功能,很少人用,也至少会有几十万,上百万人在用。结果,你因为整体用的人太少,然后就把功能撤掉了。然后,你会发现网上有几十万人在骂你,甚至会变成一场公关事件。

④可试性:能否可以在小范围内尝试

现在这个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标配了。

⑤可见性:区别和有效是不是能直观看到的、感受到的。

虽然网上经常骂史玉柱的脑白金产品,但是这个保健品是史玉柱当年从几十个里面挑出来的,为什么挑这个出来,而不是其他的产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自己在试吃的时候,发现这个自己能直接感受的。自己果然睡得更好,胃口也更好了。所以,力排众议,选了这个产品作为主打。从实际结果来看,确实也符合了其预期。在产品这一端没有栽跟头。

3.区块链技术是否符合?

同样这五个维度,来看区块链技术,到底是未来还是泡沫?

①相对优势:

比如,生产力端,工业4.0的技术里,有个核心问题就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协作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被解决。用区块链的术语就是「拜占庭将军问题」。

要知道在无人工厂,机器之间交互怎么确立可信性并达成共识的问题。原有的传统解决手段,比较低效。

区块链技术是泡沫,还是真的改变人类的技术?

而区块链技术对于这个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解决。所以,在一些需要容错性高的系统里,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极大的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

②兼容性:

现在区块链技术的兼容性并不是很好,虽然大家也在不断的改进。但是整体还处于一个新的阶段。从公链,以及各种协议,各种应用,都处于一个建设期。

所以,让区块链技术在后端,而前端比较类似已经成熟的产品,反而会最早在这方面实现突破。

③复杂度:

对于技术来说,复杂度提升了很多。很多逻辑都完全不一样了。

但是对于受众来说,其实复杂度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提升。当然有很多项目的白皮书写得天花乱坠,但是在实际参与进来,门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比如,现在的区块链自媒体社区,之前写公众号的写手进入到这个社区,其实并不会有太高的门槛。

④可试性:

这个是很多项目的分水岭。

很多项目,比如公链的建设,在其未真正完成,贸然上线会有很高的风险。所以,难度系数很高。

而有些项目,则启动起来比较快。比如,一些区块链游戏,可以先让1000人进来玩,获得收益,然后再慢慢开放。

⑤可见性:

区块链技术在这方面是颠覆性的。

由于引入了通证经济,项目方会根据自己的经济设计,会详细描述什么样的行为会获得奖励,而且这种奖励基本上是即时性的。

区块链技术是泡沫,还是真的改变人类的技术?

在《上瘾》一书中讲关于人的什么样行为容易上瘾,其中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指标,就是频率。也就是,一个行为发生的频率高低。而发生的频率又跟反馈有关。你点了赞,马上系统显示文章收益增加10元。然后第二天作者就能收到对应的收益。这种机制就极大的增加了确定性,以及会反复刺激行为的发生。

这个以前只有在游戏世界里才容易实现。而现在通过通证化经济也能应用到大量项目中时,会极大的改变很多商业的形态。而现在其实刚刚开始而已,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大家还没感受到。相信过一段时间,就跟互联网+一样,会惊醒很多人。

整体来说,区块链技术在传播过程中,还是受限于兼容性部分,很多人想要参与,不知道怎么参与。整体的社会认知,还停留在投机炒币的低水平认知上。相信随着各个项目的不断开展和落地,会在这个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