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十傳內容簡單歸納

《周易》十傳內容簡單歸納

《周易》十傳內容簡單歸納

一.《繫辭傳》

闡述《易經》的世界觀、宇宙觀及方法論。主要思想為“一陰一陽謂之道”。

1.《繫辭上》

講述為何創立八卦、易學、及易學的世界觀方法論。

2.《繫辭下》

舉例卦爻辭例子,來講解《易經》的世界觀、方法論及人生觀、易學的發展歷程。

二.《彖傳》

以陰陽學說來說卦。統論六畫卦卦意、卦名、卦德及說明卦的整體組合結構內涵。

《彖上傳》,《彖下傳》

用大象概念,六十四卦每一卦的整體概念意義。大象為: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

三.《象傳》

用來解釋六畫卦局部特性。還是解釋彖辭,卦辭,爻辭結論和結果的原因及依據。

《象傳上》,《象傳下》

用小象概念,對六畫卦內的局部狀態,來解釋具體含義及意義。小象具體是指爻象,爻位等。

注:

彖:解釋六畫卦整體意義

象傳:解釋卦中局部或個體意義和原因或根據。

四.《文言傳》

專門講述乾、坤兩卦的含義、特點及規律。並講述乾、坤兩卦生出其他六十三卦的內涵及變化思想。

五.《序卦傳》

講述六十四卦的卦序列排列的道理,在倫理的“德”層面說明為何如此排序。

六.《說卦傳》

八經卦抽象意義及組合結構。早期以卦解卦,都源於此《說卦傳》的指導。

七.《雜卦傳》

不同於《序卦傳》的卦序,用最精煉詞彙,歸納了互為反卦,對卦的卦義。《雜卦》是西周易卦筮卜的古體系。

綜合以上十傳體系的內容,特點及規律,再研究《易經》,就有了基礎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