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被處罰看城門,爲何文武百官見他仍下跪,只因他穿這件衣服

年羹堯雖然功高蓋世,但是仍然下場很慘,因為他不顧及皇帝的感受,所以成了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一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年羹堯被皇帝處罰,貶了官位讓去看城門,但他卻穿了黃馬褂出現在眾人面前。

年羹堯被處罰看城門,為何文武百官見他仍下跪,只因他穿這件衣服

這樣一個守城門的讓文武百官連忙跪拜,只因為他身上穿的那件黃馬褂,皇帝聽說這件事後十分生氣,於是就把年羹堯斬了,人們只認得年羹堯黃馬褂,而不是看人,不管是誰,哪怕是一個乞丐穿著黃馬褂人們也會行禮,這就是黃馬褂的作用,見到它如同見到皇上。其實黃馬褂是清朝特有的,也是滿足男性騎馬時經常穿的服飾。

年羹堯被處罰看城門,為何文武百官見他仍下跪,只因他穿這件衣服

黃馬褂既然成了皇室賞賜官服,那所用的衣料一定是最好的,用上等的綢緞,而且黃馬褂的“黃”也是代表帝王的顏色,和宮中很多地方出現的黃色不一樣,是淡黃的顏色,除了皇帝本人可以穿之外,還有四種人有機會穿到黃馬褂,第一種是把黃馬褂當做工作服穿的皇帝身邊內侍人員,當皇帝出行時,他身邊的侍衛就要穿上黃馬褂來助長威風,代表一種尊嚴和身份,不過等這種特殊的工作結束後,他們就得脫下來上交。

年羹堯被處罰看城門,為何文武百官見他仍下跪,只因他穿這件衣服

第二種是在皇家狩獵場上表現突出的人,清朝皇帝大多喜歡帶著侍從武將一起出山狩獵,整場下來表現特別優秀的,就會賜上這種黃馬褂表示褒獎。第三種是作為突出貢獻的人,一般來說都是鎮壓反動勢力有功者才會得到,比如清末的曾國藩和李鴻章,得到這種類型的黃馬褂一般都不會穿,而是把它供奉在祠堂之上慰問祖先。第四種是欽差大臣和外交時節可以穿,清末著名的李鴻章就是穿著這樣的黃馬褂周遊列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