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說,兩廣人好多人是古越人與古漢軍人混血後裔

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說,兩廣人好多人是古越人與古漢軍人混血後裔​​好多朋友都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我家祖傳下來的家譜、祠堂的宗譜、或者宗墓墓碑上都記載著我們的祖根是北方xx省xx縣,那些省份的籍貫都是漢族,可是我們的民族卻是壯族?

以前,我也曾經有過這種疑惑。據宗譜記載,我祖上是陝西省武功縣的,可為什麼我們都講壯話,民族為壯族?

我爺爺說,其實兩廣人很多是古越人與古漢軍人混血後裔。

當然,還有古代被貶謫官員,流放的囚徒,因為迴歸無望,選擇與當地女子結合繁衍下來的後裔。

古代百越人是嶺南的原住民族,可是經過歷代北方民族的侵入,不是被鎮壓整合,就是逃避戰亂南遷東南亞。
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說,兩廣人好多人是古越人與古漢軍人混血後裔

最傷百越人根基的是秦始皇三徵嶺南。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擴大疆土於公元前219年命屠睢為主帥、趙佗為副帥率領五十多萬大軍對百越民族進行征服戰爭。在征服浙閩一帶後,遭到兩廣越人的頑強抵抗,兩廣越人以少勝多,屠睢被擊敗戰死。後來秦始皇又派任囂和趙佗發動了兩次征戰,都受到了兩廣越人的誓死抗爭,到公元前210年才征服兩廣。

三次征戰足足打了九年,損失了三十多萬兵馬。秦朝因此而元氣大傷,加速了秦朝滅亡的速度。而兩廣越人前赴後繼的頑強抵抗,慘烈到好多地方都打成了無人區。
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說,兩廣人好多人是古越人與古漢軍人混血後裔

秦軍一貫殘暴,長平之戰坑殺了四十多萬趙軍俘虜。面對頑強地跟他們打了九年抗戰的越人自然不會心慈手軟,好多地方除了婦孺幾乎都斬盡殺絕,了無人煙。

平定兩廣不久,趙佗把兩廣稱為南越國,自封皇帝。他帶來的軍隊以屯為單位分紮在兩廣各地,形成一個個村落,一邊生產一邊戌邊。倖存下來的女人被虜去,變成了這些駐軍兵卒的老婆。

兩廣好多地方叫xx村xx屯,這些都是當年屯兵的地方,屯長就是當時下級軍官的一個級別,屯長管轄著兩三百號人,多的三四百。好象率兵起義反秦的陳勝、吳廣就分別是當時的屯長。

所以,現在的兩廣人好多是古代北方軍爺與當地越人的混血後裔。

這些應該是有佐證的,比如為什麼自古以來兩廣婦女習慣在頭上戴著白頭巾、或者黑藍頭巾?當初是戰後殘留下來的婦孺為紀念自己的丈夫或者先人,給他們帶的孝紗。後來成了習俗一代一代留傳下來,到近代有了白毛巾,又演變成頭戴白毛巾,當然現在已經少見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舞臺上五花八門的兩廣民族頭飾根本不是正宗的民族頭飾。


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說,兩廣人好多人是古越人與古漢軍人混血後裔

當然後面還有歷次戰亂南征,都有在戰地屯兵,重複著戰敗女人作老婆的歷史。

現在的粵語、客家語、新民語、平語等等語種就是漢語與當地土著語結合演繹而來的。有的地方的女人可能比男人強勢一點,男方隨俗改變了自己的語言,從而使當地土語能夠保存下來。其實也不是完全保存,仔細分析還是發現土語裡也有夾著漢語。

那些講桂柳話的地區,應該是戰後朝庭為填補地區空稀,從附近省份調集過來的。當然也不排除兩廣安定後,為逃避北方戰亂而南遷的族群。

解放後,國家為了方便管理,就按語言與習俗劃分了各種民族。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祖根在北方漢族聚區,而自己是少數民族的原因。

為什麼兩廣民風驃悍、好勇鬥狠,打仗、打架勇猛都是往死裡整?因為他們大都是軍爺的後裔,血液裡有著軍人的狼性。

以上只是本人祖上流傳下來,不一定能代表歷史觀點。但不管怎樣,我也會象祖輩一樣往下傳給我的子孫後代。
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說,兩廣人好多人是古越人與古漢軍人混血後裔

你的根也在北方嗎?說說看你的根在哪裡?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言,記得點個贊喔。

我是西門迎風,歡迎大家關注,我會繼續就相關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本文為西門迎風原創,歡迎大家頭條上轉發,頭條外轉載請聯繫作者,違者必究。
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說,兩廣人好多人是古越人與古漢軍人混血後裔


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說,兩廣人好多人是古越人與古漢軍人混血後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