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爲什麼要淹沒古鎮和村莊|大象文摘

文章來源:吳韃靼

|蘇俄轉播(ID: post-soviet)

1. 被淹沒的故土

建造一個新的蘇聯,意味著將過去的舊俄羅斯打掃乾淨,在有些情況下,這意味著將那些舊的東西,「徹底淹沒」。比如,在建造大型水利工程的時候,大量的村莊和城鎮被淹沒……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每年八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都會有一艘輪船駛離雷賓斯克(Rybinsk,一座距離莫斯科東北265公里的城市),穿過雷賓斯克水庫地帶,然後停留在一片水域附近,等待船上的旅客把隨身攜帶的花圈,緩慢放入水中。

這些旅客不是別人,正式曾經在這裡居住過的居民,以及他們的後代。這座小鎮叫做 Mologa,它在1930年代因為雷賓斯克水庫的修建而被徹底淹沒,每年人們都會為了紀念自己被「洪水」淹沒的故土,而來到這裡。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2. 連接海洋,摧毀家園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從南岸遠眺雷賓斯克水庫

修建雷賓斯克水庫被認為是一項勢在必行的任務,因為這可以打通從俄羅斯南部裡海到西北部波羅的海的水路。雖然,從列寧格勒(波羅的海沿岸城市)到阿斯特拉罕(裡海沿岸城市)早已有可以通航的水路,但水路並不寬敞,只有少量小船才行。1935年,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准了這項巨型工程,於是乎,當時地球上最大的人造水道工程便開始了。

1941年4月,伏爾加河和賽克斯那河(Sheksna river)被新修建的大壩攔起,超過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沒,663座像 Mologa 一樣的村鎮被淹沒。13萬人口被重新遷移、安置,大片的農田和森林不復存在。

新居建設工程主要由伏爾加格勒州 Volzhsky 勞改營的囚犯來完成,而囚犯中,也包括那些死活不想遷居的人們。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夜晚的 Mologa 老城

「就像是一陣瘋狂而殘暴的龍捲風,Mologa 徹底被摧毀了。人們安穩地入睡,絕對想不到在第二天早晨醒來時,他們的命運將被徹底地改變。」Yuri Nesterov,曾經的 Mologa 居民這樣說道。

Mologa 是一座從12世紀就存在的小鎮,最早屬於羅斯托夫公國的一部分。後來歸順莫斯科大公國之後,Mologa 就成為了重要的皇家水源地,沙皇餐桌上的魚,多半產自此地。到1777年,Mologa 成為了本地區的中心城鎮,修道院、教堂被修建起來。

著名作家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哥哥,建築師安德烈·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此地主持修建了一個著名的瞭望塔。

到1930年水庫修建計劃前夕,這裡一共有7000名居民。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在田間勞作的修女們

修建水庫是功過各有千秋的。一方面,它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很多苦難,這個是無法挽回的。另一方面,在二戰時,因為這條水上通路(在鐵路和陸路被納粹封鎖的情況下),成千上萬的前線軍民,也有了轉移和逃難到大後方的機會。可以說,水庫的修建,直接拯救了許許多多的生命。

雷賓斯克水庫的修建,得以讓大量巨型船隻通航,它不僅讓軍民能夠撤出前線被佔領地區,也能為前線輸送重要的戰略物資。同時,雷賓斯克水電站,也保證了在於納粹戰鬥時,莫斯科地區的電力充足。

3. 被禁止的懷念,被淹死的人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很長一段時間,關於 Mologa 被淹沒的消息是絕對的機密,甚至談論這座沉入水底的城市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懷念和悼念過去的生活,會被認為是在詆譭蘇維埃,並將被嚴厲地懲罰。只有到了1980年代,這座城市的真正命運才以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語的形式,在報紙上傳播。

現在,所有曾經的居民都逐漸從各地聚集了起來,他們找到了彼此,並繼續著曾經「被禁止的懷念」。

1992-1993年的時候,因為天氣乾旱,水庫水位下降明顯,曾經被淹沒的教堂和房屋重新露出了水面。這件事被 Mologa 的居民們迅速知道後,他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鄉,走在曾經的土地和街道上,拜訪祖先的墳墓。

有人在耶穌昇天教堂上面,刻下了這行字,來緬懷逝去的一切:「請原諒我們,Mologa」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陀思妥耶夫斯基主持修建的瞭望塔

「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我們就會不停地想到自己年輕時候的生活。」Nikolay Novotelnov,一個 Mologa 本地人說道。「我們這些老人越來越少,這令人傷心不已。Mologa 也不會再回來了。」

之前還有傳言,說1941年內務部(NKVD)在執行搬遷清場任務時,突然開閘放水,一夜之間淹死了294個拒絕搬遷的當地居民。這事兒一直在以各種形式傳播,負面影響很大。後來檔案解密之後,公佈的事實是,Mologa 是緩慢被淹沒的,直到1946才被完全淹沒。

關於這件事情的文字記載非常之少,很多歷史學家想要調查事件真相,也沒法蒐集到足夠的證據。能拿到手裡的,多半是簡單的陳述。在翻閱了很多原始檔案之後,讓然沒有找到證據來說明,到底那些不願搬走的人,是如何被淹死的,這道命令又是如何執行的,當事人與執行人,有分別是誰。

所以,沒準當年的「內務部放水淹死人」的報道是不真實的,沒準這個黑鍋不該內務部來背。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卡利亞津老城風貌

4. 狂熱年代

Mologa 的被淹沒並不是個案,和它類似命運的村鎮還有幾百個。在這段歷史與命運的背後,反映出的是蘇聯當時「人定勝天」的極樂觀心態。對萬能工業力量的自信,對「超人」意識形態的迷戀,讓所有的決策,否定了太多「人性」。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如果沒有大自然的饋贈,我們就要自己來取得。」這是貫徹在整個蘇聯時代人與自然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對主觀能動性,對意識形態的絕對自信,導致了很多瘋狂又荒謬的工程。比如,1960年代,還有個大工程是要把西伯利亞的河流水源引導蘇聯南方去灌溉那裡的土地,當然,這個計劃最後必然失敗了。

站在後世的角度來看,當時的人狂熱而毫無理性。但如果還原到那個被革命熱情所點燃的時代,一切又多了一點可以理解的原有。

1930年代,為了促進工業生產的飛速發展,向自然資源索取能量的工程紛紛上馬,從北冰洋到西伯利亞、中亞山區、戈壁灘,無數野心空前的超級水利工程被完成,也在20世紀人類歷史上,留下了無法複製的一筆。

5. 俄國的亞特蘭蒂斯

在無數被淹沒的城市中,有一座名聲最大,它就是被稱為「俄羅斯亞特蘭蒂斯」的卡利亞津(Kalyazin)。

美麗而遺世獨立的鐘樓,聳立在一片廣闊的水域之中,只有來自過去的人才明白,下面被淹沒的是曾經輝煌而溫馨的歷史。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燈塔和鐘樓,卡利亞津,俄國的亞特蘭蒂斯

建立於12世紀的卡利亞津是一座繁榮的貿易和手工業之城,它一直是伏爾加河上的重要一環。在建造烏格里奇(Uglich)水電站和水庫的過程中,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建築群和紀念碑全部沉入了水底。現在的岸邊,就是曾經的城郊道路,遙遠地在水中聳立著的,就是當年市中心的聖尼古拉教堂的鐘樓。

苏联人为什么要淹没古镇和村庄|大象文摘

鐘樓看似是從水底高聳而起,但實際上,它坐落在一個「小島」之上,在當年淹沒工程時,鐘樓被選為將來的燈塔,所以周圍的一圈土地,就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直到今天,這座一直被維護、修繕的燈塔-鐘樓,一直矗立在伏爾加河的中央,人們可以乘船來到這裡,看著它與世隔絕般的美麗,以及懷念那永沉水底的故鄉。

本文由 Georgy Manaev 首發於 rbth.com

文字:吳韃靼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裡。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