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医院迁建十周年征文活动推出的第20篇文章是急诊科常宇飞撰写的《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十年地坛,十年急诊,急诊人如同永动机一般,每日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工作之余,他们又投身志愿服务,入社区举办各种惠民活动,急诊人用青春与激情、技术与信念为科室和医院的发展不断努力着。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十年,充满回忆,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作为急诊科最为“年长”的80后代表,“常大哥”是我在科里最常听到的称呼,我很自豪听到这个称呼,因为这三个字充满了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期待。2009年我从北京急救中心调入北京地坛医院,今年整整十年。地坛医院这精彩美丽的十年,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急诊人的生活就犹如一个充电宝,充电,放电,再充电,再放电……周而复始,点亮他人,奉献自己。即便我们用尽了最后一格电,也始终铭记我们的理想,实现着我们的誓言。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治愈,时常缓解,总是安慰)。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调入地坛第一年就赶上了甲流

记得2009年,全球甲型HINI流感爆发,美丽的北京也未能幸免。面对汹涌来潮的甲型HINI流感——这个新发突发传染病,我在北京急救中心报名参加疑似甲流与重症甲型流感患者的转运任务,室外40度的高温,穿戴护目镜、防护服、防护靴、N95口罩等全套装备的我,穿梭在急救车、急诊科、ICU病房之间。地坛医院搬迁后,新院区也迎来它新征程的第一个十年、第一次大考。我有幸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在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所有医院的不懈奋战下,肆虐的甲流风暴终于收起它罪恶的嘴脸。与此同时,我作为新地坛的一份子,调入了北京地坛医院,向老地坛急诊科的同事们学习,并承担着传染病分诊及甲流、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筛查救治工作。

一次抢救后,老张成了地坛的“铁粉”

老张是我们周边的一位居民。2009年12月12日,周六晚上天黑黑的,寒风刺骨。那天他突发高热同时喘憋加重,而且比平时更严重,当时家中无人陪伴,更糟糕的是,电话得知最近的急救车远在15公里外的东直门,根本来不及。久病成医的他也自认为无法坚持开车到城里的综合大医院。当时周边社区的小型医院又不具备相关的抢救条件,所以他鼓起勇气,决定硬着头皮先到地坛医院“试一试”。

驱车不足5分钟就到了地坛医院,他把车停到急诊门口的空车位,打开车门,然后......他事后回忆,当时已经头晕眼花,大汗乏力,呼吸极度困难,几乎已经“断片”了,最后的一丝求生信念支撑他竭尽全力按响了汽车的喇叭……长达10天的昏迷,他苏醒后发现自己还活着。

后来,他得知了自己的抢救过程,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急诊分诊台的护士白晶听到这一声喇叭,看到鸣笛的汽车停在急诊门口,车门打开却无人下车,有着多年抢救经历的她认识到可能存在严重的突发事件,快步走到汽车驾驶室的旁边,发现了意识不清的老张。“快!快!快!快来人!”正好走出内科诊室的我百米冲刺般地跑了过去,同时呼喊其他同事:“快,抢救室推平车,拿抢救箱。”我几步跑到老张跟前,发现老张嘴边以及身边都有呕吐物,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CPR,送抢救室!”驾驶室空间狭小,我使出全身力气才把将近180斤的老张从车里抱了出来,和同事们一起把他放到抢救平车上,一边开放气道清理呕吐异物、人工气囊辅助通气,一边持续胸外按压,面色青紫皮肤发花的老张被立即转运到抢救室。急诊科崔志章主任也赶来指导抢救,大家分工协作,紧张忙碌而有序的气氛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持续32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后,老张终于得救了。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15个日日夜夜,老张痊愈出院了。出院前,老张特意回到急诊科,握着我们的手说:”大恩不言谢,没有你们,就没有我老张的今天,地坛医院棒棒的!急诊科,棒棒的!”

后来,地坛医院的“铁粉”老张也成了地坛医院的代言人、急诊科的代言人,他逢人便讲述他的传奇经历,逢人便夸赞地坛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老张的家人和朋友有个大病小情都来地坛医院就诊,他们也都成为了地坛医院的粉丝。

十年,从门可罗雀到人满为患

今天回忆起来,急诊科有一段相对“清闲”的时光。那是医院搬迁初期,周边的居民认为地坛医院只是一家专科传染病院,就连周边居民出租自己的房产时,都忌讳提到地坛医院。居民出现感冒、腹泻等小病去社区,大病、重病只能到几公里以外的二甲医院或更远的三甲医院就诊。门急诊楼前总是有大片的停车空位,大家开玩笑说,地坛医院这么大停车场真好,想怎么停就怎么停。随着医院加强非传染病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专科特色综合发展逐渐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综合学科逐渐发展,专业学科逐步做大做强。

作为急诊的一份子,我目睹了医院的发展、经历了急诊科的壮大。急诊科从搬迁后历经崔志章、王宇、马剡芳几位主任的呕心沥血,内科抢救以及诊疗项目逐步增多,建立了固定独立的外科急诊和处置室;与病房诊区一起完善了妇产科和儿科的急诊处置流程;急诊抢救区也从2008年初期设立的一间不到15平米的两张床位的简单的小型抢救室,到现在逐步扩展为近百平米可容纳20余张床位的标准抢救室和留观室,抢救设备也从最初的手提式心电监护仪、吸痰器,到现在的多中心监护仪、多台呼吸机、可视喉镜、床旁血气及生化分析仪、电动洗胃机等一应俱全。

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发展下,24小时床旁B超和胸片、24小时检验及影像学检查、血库用血等辅助诊断治疗项目的保驾护航,配合医院综合科室的发展,提供24小时全院科室急会诊和孕产妇绿色通道、CCU急性冠脉综合征绿色通道,消化道大出血和吞食异物急诊胃镜治疗绿色通道,大大地提高了抢救的便捷性及抢救成功率。急诊接诊范围也由老院区的传染病肝病门诊取药或者通道式急诊,到现在的从分诊-挂号-按病情分区-流水区、抢救区、留观区-住院/出院等一系列完善的急诊就医流程。

现在不管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外地传染病患者,还是临近区县的周边居民,都十分依赖、信任和支持我院的发展。十年,从门可罗雀到人满为患,虽然急诊的人力不断增加、空间不断改造和扩展,医院住院床位逐年增加,仍满足不了就医需求,常常是“一床难求”,急诊门口急救车排队的景象屡见不鲜,急诊科曾创下24小时内接诊过33辆急救车的纪录。周边居民都说,地坛医院的停车场还得再扩大,门急诊和病房再大一些就好了。就连居民们出租或者买卖房屋时都会自豪地说,周边有地坛医院,看病方便有保障!

接过接力棒,为梦想而奋斗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十年乌飞兔走,我见证了地坛医院综合学科的逐步成立;见证了综合急诊和感染急诊的分离;见证了地坛医院作为中国胸痛中心的建立;见证了地坛医院美国心脏学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成立。十年白驹过隙,我见证了地坛医院参与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全面实施;见证了医院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暨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二临床医学院;见证了原潮白河骨伤科医院成为地坛医院顺义院区。十年斗转星移,我见证了地坛医院足球队的成立;见证了“救在您身边”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的建立与发展;见证了地坛医院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见证了无数的泪水、汗水与数不清的幸福和开心。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10年光阴,急诊科永远灯火通明,从未停歇。曾经是医院主力的60后逐渐退居二线,70、80后的我们接过了接力棒,90后正在迅速成长,科学化的人才梯队保障了医院的青春活力和稳健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急诊科的兄弟姐妹们会一起齐心协力,迎接下一个充满希望的10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活力,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为百姓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为梦想而努力奋斗。迁院十周年之际,我最想说的是,厉害了,我的祖国!厉害了,我的大地坛!厉害了,我的急诊科!血乳交融,相濡以沫,我爱你们!

「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迁建十周年」急诊十年青春 共创地坛未来

常宇飞,1981年生人,主治医师,2009年调入北京地坛医院急诊科工作至今。

请扫上方二维码,关注“北京地坛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可了解医院信息、医疗服务内容、健康科普知识、医院文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