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中国也有自己的管理学104——自古办事有套路


鄙人近来终于将《中国式管理》一书看完,有些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鉴于本书中有些大家不大能接受的言论,所以还请大家自行斟酌,鄙人在此只做简单介绍。不过《中国式管理》可不光教了你如何管理,他还让你更了解中国人。

《中国式管理》中国也有自己的管理学104——自古办事有套路

社会开放了,西方式的思维传入中国,以至于现在我国的思维有些混乱。西方式思维主要是二分法,不是错就是对;而中国人的思想却是三分法,对,也许,不对。根据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我们中国人是普遍选择也许,像我们之间交往时,很多都会说随便,看着办,不一定,而很少有人会把话说死,因为大家都知道把话说死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在处理问题上,这种三分法也是适用的,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或者解决了会产生更多难解决的事,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前我一直觉得,那些在电影电视剧里的和事佬很可恶,不过现在想想,他们又何尝不是聪明人呢?

《中国式管理》中国也有自己的管理学104——自古办事有套路

在办事的时候各种推拖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太极”法也被我们所诟病,但是话说回来,适当的推拖拉能够给我们争取一定的思考时间,来自己掂量自己的能力和思考上司的想法。上司的想法是基础,然后在办事时要根据事实来改变,别以为工作努力就有用,事办砸了上司就办你。中国只有执行不力,没有决策错误。身为下级,办事要用心,必须自己思考该怎么办,还不能完全违反上司的意愿。

道家说人要像水一样,其实中国人就是像水一样的,我们往往见弱就上,见强就躲,被现在无数仁人志士所痛斥。其实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国人像水,水不是永远安静的,一旦强触及了人们的根本利益,那只要有条缝,水就会去冲击,这就像是避实击虚,也往往被视为欺善怕恶。

管理最主要的是安人,要让大家安定下来,这和西方式的管理有所不同,西方是因事设人,就是找到一件事,寻找合适的人做;而中国人是因人设事,用好的人去做他该做的事,一个组织要像一棵大树那样,各行其是,达到互帮互助。

《中国式管理》中国也有自己的管理学104——自古办事有套路

在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上,中国管理注重伦理,现实就是如此,有关系的比没关系的好办事,在此不评价他的好坏。身为上级,要让下级有家的感觉,身为下级,也要让上级安心,这样大家都好。只是很多人讨好上司或者上司偏爱下级都会惹来非议,所以中国式管理中重要的合理主义必不可少。

所谓合理主义,就是一切合理就行。中国是人治大于法治的,这被现在无数人所唾弃,但是他们估计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唾弃,也许是外来的声音听多了。

人治大于法治一定会让大家感觉那种所谓特权,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其实,若是放火放的好,何尝不是好事,点灯若是错的,那就会惹来麻烦。人治可以超越法治,因为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中国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要求合理,不管这事法律有没有规定,就看他合不合理,不合理就会被排斥,所以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就是要合理。

我们现在大多在纠结法治问题,其实法律只是约束好人的。真正的大恶棍早就把法律琢磨透了。由于当前的时代不同了,所以很多是是非非得重新定义,所以事情不能太透明化,大家心里都清楚,却心照不宣,也给大家留面子,中国人是爱面子的。

《中国式管理》中国也有自己的管理学104——自古办事有套路

西方人的那种因事设人,也会使得员工消极,他们认为他们只是来打工的,像我的父亲在外资企业,现在也不被当人用。而中国式管理的境界在于志同道合,大家因为志同道合才聚在一起,一起创业,一起发展,玩不下去了,那就分道扬镳,随聚随散。至于孰优孰劣,其实很难评说,再好的地方也有坏人,再坏的地方也有好人。

在组织中,上司要做到安人和洞察一切,切忌上侵下职,若是如此,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而员工也得识趣,适当的黑锅也得背,关键时候把功劳让给上司等等,这一切都得做的合理,至于怎样才是合理呢?那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摸索了。

纵观全书,虽然多是讲管理,但也穿插了好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像三分法和化解问题但不解决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这是中国人的智慧,是老祖宗使用了上千年的办事方法,近到名臣曾国藩,办事都是特别靠谱又正好的。没错,在中国这一点特别难,就是办事不能办太好,也不能办太差,要正好。就像中餐,西方恨不得把调料精确到克拉。而中国,一切都讲究厨师的个人手法,那就是正好。

面对旧思想,我们不能一杆子把旧给打死,然后认为新就是好,旧的能传承下来,就证明了它的合理性。更何况就算我们已经经历百年的西化,那固有的思想还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大多数老百姓,是不大会离开中国的,既然如此,就了解一下中国式管理吧,有用就拿,没用则弃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