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中国式“偏科”:被否定的学生,被宣扬的天才

中国式“偏科”:被否定的学生,被宣扬的天才

中国式“偏科”:被否定的学生,被宣扬的天才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ID:ibookreview)

四十年前,《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故事主人公叫陈景润,是一位数学家。恍若一夜之间,他在全国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一年起,知识和人才重新得到重视。

今天,5月22日,是陈景润诞辰85周年。

中国式“偏科”:被否定的学生,被宣扬的天才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当代数学家。1953年9月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

陈景润于1996年3月19日逝世,年仅63岁。此后,他被叙述为“偏科”的典型例子,即便其他科不好,有一科好也能走向成功,甚至成为传奇人物。

而今,在学生时期,尤其是高考前的学生时期,偏科会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弥补的缺陷,意味升学考试的风险。但到了成年时期,人们又习惯以其中部分成功者作为励志的榜样,偏科甚至为其传奇锦上添花。

是否偏科不是最被关心的,学生自身的世界亦不是最被关心的,而是谁(按世俗定义)成功谁就是正确的,就是被肯定乃至被宣扬的榜样。

今天,我们就回到历史中的“偏科”,从晚清民国大师亦真亦假的“偏科”故事,到建国后的“白专”,再到1978年之后的“数理化”天下、偏科被肯定,再到当下“偏科”作为一种升学考试风险。不同历史时期,对偏科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那么,贯穿始终的,是什么呢?本文作者认为是不变的教育功利化。

撰文 | 张向荣

成绩差,与偏科可不是一回事

关于偏科,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说是儿子从学校回来,成绩单上面数学考了1分,语文考了0分。父亲看着成绩单,狠抽一口烟,说:“儿子,你有点偏科啊。”

这个笑话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不叫偏科,这纯粹是成绩差。在现实中,一个学生的各科成绩都在及格线上徘徊,有的刚及格,有的不及格,这与开头的笑话里的“笑点”是一样的:成绩差,与偏科不是一回事。

我们所理解的偏科,是指有一门或几门成绩非常优秀,可以超拔他人之上,而其他的科目则非常平庸,甚至很差。这样的现象,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偏科。今天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诞辰85周年,他就可以被看做成一位偏科的典型。

有趣的是,“偏科”这个词,古代没有,英文法文德文等主要的外文里也找不到严格对应的词,而在中国,如果去网络上搜索,或是去论文库里检索,则会发现大量有关偏科的讨论。

被作为一种问题的“偏科”研究。图片:来自中国知网检索局部。

由此可见,偏科之所以成立,一是因为现代学科科目体系的形成。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术”、“经史子集”、“言语、德行、政事、文章”等分类,和古希腊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均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科体系,没有现代教育体制里包含了分班制、学期、假期、学生考试、教师考核、接受更高级教育的选拔等一整套内涵。因此,古代是不存在偏科这种问题的。

二是因为中国当前实行的高考制度并不旨在擢拔天才,其内涵是选拔足量的合格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只要参加考试,任何一门考试的成绩如果过低,都会影响到总成绩。偏科被视为学生能否接受高等教育的致命危险,这是偏科成为问题的直接原因。

现代课程论的开山之作,“课程设计不仅是一个教育学问题”。

晚清民国:追慕大师头顶上的“偏科”光环

当偏科成为一个现代问题,而且主要是一个中国问题时,这就值得去探讨一番了。当然,教育工作者们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已经从学生的心理、师生的关系、学科的优化、体制的完善、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等内部角度把偏科现象分析的入木三分。因此,本文主要是从外部来分析作为社会问题的偏科现象。

中国当代的学科建制,主要是延续近代以来自西方传入的学科建制,并在建国初根据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根据需要进行过多次调整。而从近代以来,就不断流传着关于偏科的传说。

在近代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期,“偏科”主要是一种对已逝的所谓学术大师的追慕姿态。不论是当时还是今天,坊间始终流传着一些大学者偏科的轶事。

例如:

最初被清华大学历史系录取的钱伟长,入学成绩国文历史满分,而数理化均不及格;吴晗投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是国文满分,数学零分,最后被清华录取;臧克家数学零分,国文极受闻一多欣赏,于是被青岛大学破格录取等等。

这些轶事有些是当事人自己的言说追忆,有些是来源不明的口口相传,其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真中掺假,并没有多少人认真去查证真伪,也不会有人去分析当时的考试制度、社会名流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等等。

因为大家需要的是恰恰是偏科的正当性,通过偏科来证明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学者是多么天赋异禀,偏科成为了环绕在他们头顶上的光环。从而使得当代人在对这批学者们进行顶礼膜拜之余,还可以对今天的教育选拔制度形成批判。

建国初期:被质疑的“白专”

建国之后,随着高校院系调整,各个大学学科的专业性更强了。但是,义务教育、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性质完全不同。1957年,毛泽东对教育提出了著名的指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既然目的是全面发展,那就意味着有很多学生还没有达到全面发展。偏科从民国时候的天赋异禀,变成了教育体制下的人为缺陷。当然,在不同的阶段,社会对全面发展的认识又有区别。

在改革开放之前,“德智体”全面发展虽然是人所共知的口号,但实际上,真正决定学生在教育体系里能走多远,决定一个人是否被塑造成了合格的人才的“指挥棒”是另一个口号:又红又专。这个词今天可能不太被使用了,但在当时特别是恢复高考之前的年代,则远比“德智体”更讲政治。所谓红,是指政治信仰和意识过硬;所谓专,是指专业水平、“文化课”学得好。

当然,在这个语境里,“红”的重要性要高于“专”,没有“红”的“专”被称作“白专”,是真正的偏科,要接受批判的。当然,我们不能说“又红又专”这个词有什么理论上的问题,为了培养新中国的建设者,教育的目的既是专业的又是思想的,这本是新中国教育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是在实际的执行中,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譬如,当年陈景润因为做出“1+2”而刚刚为人所知时,他头上还顶着一顶“白专典型”的帽子,这个帽子远比进击哥德巴赫猜想更神圣。所以当时很多人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关注、宣传一个偏科的“白专典型”。甚至到了70年代末,徐迟为了撰写报告文学,深入陈景润的单位采访时,还时常受到类似的质疑。在那个时期,偏科,特别是如果像陈景润这样的偏科,不仅得不到天才光环的加持,个人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从被崇尚到高考失利风险

1978年伊始,在《人民文学》第1期上,徐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终于刊登出来了,这篇以陈景润为主角、赞扬科学和科学家的报告文学一时间家喻户晓。

陈景润宣传画。

这一年的3月,经过李政道多年的大力呼吁,在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少年班;还是这一年的3月18日,被誉为“科学的春天”的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种种大事件,使得社会上所压抑的对专业、对科学的蓬勃热情一下子鼓胀起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饱含着当时人们崇尚科学、仰慕科学家的心态。

一方面,理工科成为了80年代的宠儿,“文化热”、“诗歌热”虽然在当时也很时尚,但在教育领域,无疑是理工科独占鳌头。另一方面,陈景润的天才形象,和最早几批少年班的天才形象相互叠加,更使得理工科一时无比荣耀。而“偏科”,再次悄然成为了一个正面的词汇,意味着理工科天才,意味着未来的陈景润。

等到时间推移到新世纪,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渐完善,社会价值的日趋多元,历史上民国时期的“破格”录取已经很少见了,“又红又专”的年代也已经远去,大家固然还会对陈景润式的天才心存敬仰,但面对偏科天才已不再狂热。

在各类焦虑蔓延生长的今天,偏科也成为了焦虑的一种,偏科不再意味着“偏才”,而是意味着高考失利的风险,“分分必争”的残酷令偏科的学生们焦虑万分,令家长们忧心忡忡。偏科最大的社会效益,恐怕就是给各类培训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偏科背后的价值观:教育价值的功利化

对偏科这种现象,社会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褒贬。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支配这种褒贬变化的动力实际上只有一种,那就是大众对教育价值的功利化态度。

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教育的目标,无论教育部门怎样完善教育制度,大众的态度却始终是功利的,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当偏科意味着特长,能带来名誉甚至财富时,就会被追捧,反之则被视为缺陷。一个偏科的高中生就像一个“病人”,始终面临着学校和家长极大的压力,他会想尽办法弥补弱项,以求“治愈”;而一旦进入大学,选择了偏科作为专业,那么偏科很可能成为他的技能点,他将领先其他同学,成为极为优秀的人才。

此时,我不禁怀念起古代的教育,古代的教育当然也有非常多的问题,也未必适合当代人。但是,古典时代的教育和现代人的教育有一个本质的区分。那就是,古典教育并不是旨在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人格的教化,既无关学科的划分,也没有标准化的考核,因此,也就不存在偏科这种现象了。

而现代教育虽然也以育人为目标,但其实际的做法却是培养掌握各类技能的专业人才,从而服务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种种岗位。如果有读者愿意阅读一下古希腊哲人色诺芬的《居鲁士的教育》,文艺复兴哲人伊拉斯谟《基督君主的教育》,以及中国儒家关于教化的种种论述,就会深刻的感受到这种古今的差异。

当然,古典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的鸿沟是难以填平的,偏科作为现代中国教育中的一个现象也难以消除,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运行逻辑所决定的。我们能做的,是尽量不以功利的价值观去衡量一个孩子的选择,不管他是否偏科;也要在宽容个别陈景润式天才的偏科人才的同时,确保高考制度能够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 END -

更多0—12岁孩子成长、教育,健康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长说(ID:shuochengzh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