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在「一帶一路」延續「橋」的故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橋,在甘肅蘭州的歷史河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古往今來,絲綢之路上的渡口城市蘭州,在黃河兩岸架設起一座座便捷之橋。今天,站在內陸開放的前沿,甘肅,正在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架設友誼之橋、溝通之橋、開放之橋。

這幾天,話劇《天下第一橋》再次在蘭州上演,贏得觀眾好評。《天下第一橋》,將蘭州百年黃河鐵橋修建的歷史搬上了舞臺,自2012年首演至今,這部甘肅本土創作的話劇,已經在北京、濟南、成都、西安、新疆等地上演了近百場。關於創作這部劇的初衷,編劇李維平說,當初是想弄清楚修鐵橋的來龍去脈。

甘肅:在“一帶一路”延續“橋”的故事

遞“名片”,交朋友。現如今,這座始建於1906年的鐵橋—中山橋,作為黃河上唯一留存的近代橋樑,吸引著國內外友人慕名而來。去年11月,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到訪中山橋,稱它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標誌”,並將“一帶一路”倡議喻為“中德兩國之間一座新的橋樑”。

截至去年底,我國已同80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產能合作,在沿線24個國家推進經貿合作。今年上半年,甘肅省對“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的進出口總額達到83.4億元,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值。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橋”的故事,還在甘肅延續。

8月中旬,從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到蘭州新區的第3列中歐班列,滿載著1800方木材停靠蘭州新區。按照區域通關一體化模式,這趟班列在中川北站通關,僅憑電子信息就能放行,縮短了辦貨放行的時間。

甘肅:在“一帶一路”延續“橋”的故事

蘭州新區,架通了“一帶一路”參與國俄羅斯,與我國在木材交易當中最經濟便捷的“橋樑”。憑藉這一優勢,蘭州新區正在打造俄羅斯進口木材集散分撥中心,準備將華北地區、兩廣地區的木材加工和漿紙產業進行承接轉移。預計今年全年,蘭州新區進口俄羅斯、白俄羅斯木材年交易量將達到20萬立方,實現銷售額3.8億元。

不光是木材,在位於蘭州市西固區的東川鐵路物流中心,眼下,發往中亞、南亞、東南亞各國的日用品、電子機械設備、農副等產品正在這裡被成箱轉運,準備送上班列。貨物到達目的地後,回程班列還將東南亞的海鮮、水果,哈薩克斯坦的不鏽鋼原料等,成批運往甘肅。

甘肅:在“一帶一路”延續“橋”的故事

作為蘭州國際港務區的主體,總佔地面積198萬平方米的東川鐵路物流中心,目前能夠為國際貨物班列、整車集裝箱,提供到達、發送、倉儲、裝卸及接取送達等物流服務。自2015年底投入運營以來,國際貨物班列發運量連年遞增。來往的貨物,通過“走”蘭州國際港務區東川鐵路物流中心這座“橋”,不但能夠豐富甘肅老百姓的生活,更方便了甘肅和全世界做生意。

記者:甘肅臺,王冠哲,蘭州臺,莊曉霽,陳晶

甘肅臺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