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BP石油滞期3个月余,原因何在

8月14日(周二),英国石油公司(BP)将100万桶安哥拉原油从巨型油轮Olympic Light卸载给中国一家独立炼油商——山东清源集团。

山东清源集团是山东最大的独立炼油商之一,是27家山东地炼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之一,已获得原油进口配额404万吨。

从今年4月开始,四艘超大型油轮在中国山东东海岸徘徊,由于中国独立炼油商购买石油的速度放缓,BP从太平洋彼岸运来的400万桶原油滞期,直至本周二,全部交货给山东清源集团。

船运机构和石油贸易商表示,像BP这样的生产商在找到买家之前先装运并不罕见,但是滞期3个多月的情况并不寻常。不过,这种情况也有根可寻。

2018年1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主要是2018年原油进口配额下放总量较大,刺激了中国买家大量购买原油,其中不乏获得进口配额的山东地炼企业。

山东港BP石油滞期3个月余,原因何在

2018年3月到港的原油因“堵港”无法卸载,导致山东港口库存直线拉升。3月1日成品油消费新政的实施对地炼企业的企业打击颇为严重。地炼企业开票成本上升,利润缩窄,进而放缓了对原油的购买,山东港口库存则一直保持在高位。此外国际油价走高推升原料成本,部分地炼企业在检修季延期开工,也是山东地炼企业原油进口放缓的重要原因。

山东港BP石油滞期3个月余,原因何在

山东港BP石油滞期3个月余,原因何在

海右石化的破产是山东地炼行业的典型代表。在当下中国国内宏观经济放缓的情境下,地炼企业在信贷,融资,原料成本,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遭遇。目前,尚不清楚3个多月的滞期费由哪一方垫付,船务机构估计,一艘超级油轮的滞期费约为30000美元/天。对于山东清源集团来说,支付滞期费或许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近期,油价有所回落,原油进口的成本预计下降,企业开工率也有明显的回升,但是鸿网依然认为后续地炼进口方面不会明显改善。

首先,传统地方炼厂继续面临利润搁浅的困境。

其次,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成品油消费增速下滑;原油进口同比增速明显放缓,6月甚至出现负增长;中国对原油需求的动力减弱。

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美国收紧伊朗制裁绳索,称伊朗全球买家在11月初之前将伊朗原油进口降至零,否则将面临美国的次级制裁。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尽管中国政府在新的对美关税清单中剔除原油,但在美国的强硬态度下,中国原油买家认为再度提出对美原油征收关税不无可能。鸿网了解到,路透周三表示通过观测船运数据8月美国原油进口已降至零,基本能反映中国买家的这种担忧。

山东港BP石油滞期3个月余,原因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