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耳朵能识别多少种来自Beyond乐队的声音?

6月30号那天,循环了很多遍「点解点解」,每次都耐心等着家驹的那声吼,等着那头皮发麻的颤栗瞬间。

你的耳朵能识别多少种来自Beyond乐队的声音?

一首比较重的歌,霸气直冲霄汉。

耳朵是个有意思的器官。正常的人耳,能够听见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对3000Hz到4000Hz的频率尤为敏感。

一首音乐作品,所有乐器和人声的频率区间为27.5Hz到16000Hz。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去捕捉,那么就一定能听到一首歌的全部。

问题来了,你的耳朵欣赏过多少种乐器和人声?还有多大开发空间?

一个人的情绪有喜怒哀乐,挑出任何一项情绪又能细分成很多种。高兴,可以是大笑,也可以是窃喜。悲哀,可以是嚎啕,也可以是抽泣。

与人的情绪一样,音乐也有很多种,轻重缓急各不同。只说摇滚乐,又可以简单分为轻的和重的。那些指责摇滚乐统统太暴力的说法,纯属无知的误读。

有舒缓温润的摇滚乐,自然就会有犀利暴躁的摇滚乐,它们也很好听很好玩。

“你能不能把音乐关了?太吵了,太闹了,能不能换点上口的流行歌曲……你能不能下次别推荐太重的歌……我还是更喜欢柔情的,比如爱情分手什么的……”这些说法,你应该不陌生吧?

相当一部分人对偏重的音乐作品怀有敌意,曾做过小范围的调查,原因不便在此说明。

成蹊也仔细观察过身边的人和一些歌迷,很多人说,除了家驹那些喜闻乐见的歌曲,其他的根本听不进去。其实,他们并非不喜欢重型音乐,而是根本就没有做过尝试,往往是音乐刚打开就关了,更别提戴上耳机细细欣赏了。真应了那句歌词,是你未懂怎去适应。

越是重一些的作品,越需要安静聆听,很有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味。我见证过很多歌迷的成长与改变,当然,也见证过更多歌迷的原地踏步。

你的耳朵能识别多少种来自Beyond乐队的声音?

“重型音乐”必然是一个不够准确的宽泛用词。不要武断的认为,重型音乐就是噪音或胡闹。好的重型音乐有深度有技巧有创意,令人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而且往往具有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二十年前,高温派对是我接触的第一首Beyond稍重的歌。在那之前,听的一直是大地、农民、真的爱你、光辉岁月、无泪的遗憾等作品。从高温派对开始,我意识到,这不仅是吸引耳朵的旋律,更是轰炸内心的节奏。

随后开始陆续倾听黄家驹演绎的其他作品,岁月无声、我是愤怒、不可一世等。当把Beyond早中后各个时期的作品全部听透之后,又开始贪心的接触西方摇滚乐。

民谣、乡村、迷幻和流行金属差不多是同时期听的,而后到了重金属,当时感觉枪花、齐柏林飞艇、METALLICA等乐队带来的律动感简直不可思议。听黑色安息日时,已经惊为天人了。其实单把金属乐拎出来,又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门类。

仔细听完Beyond乐队前期和中期的作品,能深深感受到,原来家驹从来都不敢过度放开去玩。吉他失真太重肯定不行,乐器solo太长肯定不妥,唱的太大声肯定会吓到人。你想玩摇滚?对不起,大众不允许,唱片公司也不允许,所以当时的很多歌曲,要么是浅尝辄止,要么是尽量多元素融合,比如那些朋克范儿或硬摇滚的歌。

家驹走后,1994年的《二楼后座》专辑很像是对大部分歌迷的一个交代,虽然在电子风和暴烈度方面稍做了一些尝试,但依然在试图平衡和兼顾,不敢太过激。

到了《SOUND》时,很多歌迷的下巴直接砸到了脚面上。原来,二楼后座不仅是跟家驹作别,更是在与一些歌迷悄悄说再见。

你的耳朵能识别多少种来自Beyond乐队的声音?

家驹为什么离开香港?又为什么一去不返?最根本的原因是无法做出自己挚爱的音乐,那种束手束脚的滋味,几乎让他崩溃。很明显,三子深知这一点,他们不想重蹈覆辙,因为那一定不是家驹喜欢的节奏。

为了妥协,Beyond已经失去了黄家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再可以失去。

听过很多歌迷抱怨,哎呀,三子真是的,还写什么新歌,把家驹留下的Demo拿出来填上词搞一搞就好了嘛,他们三人再写的歌根本不好听……你以为Beyond有今时今日的影响力,是靠躺在功劳簿上等来的么?

Beyond意为超越,与原地踏步和倒退是反义词,虽然家驹不在了,但生者仍会继续革命而不会懒惰偷生!

于是,在1993和1994的伤痛期之后,1995年三子的新专《SOUND》横空出世。我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如果把所有的中国摇滚乐专辑做一次大排名,《SOUND》必定进榜,而且名次非常靠前!

这是Beyond首次彻底放开手脚去玩重型音乐,率真暴躁,意义非同小可。

你的耳朵能识别多少种来自Beyond乐队的声音?

今天,来听专辑的主打歌,声音。

声音的词曲唱黄贯中。不难看出,整张专辑几乎都是按照他的思路和喜好来打造的。这首歌带着垃圾摇滚的味道,朋克气息很重,如果你听过足够多NIRVANA的作品,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这些。

创作背景比较有意思,香港大球场的领导以摇滚乐太吵为由,不让Beyond在场内举办演唱会,这个规定一下子引爆了三子的怒火。作为一个大型演出场所,竟然要限制分贝?太滑稽了。

这里规定

若有杂音必要管制

雷声太大

像已是超出了天际

谁可掩饰天裂地摇心底的呼叫

太过响亮

是你未懂怎去适应

你知道吗

像这是天生嘅反映

谁可掩饰天裂地摇心底的叫声

可惜心里面嘅声音

一再被软禁

如象困兽一般

假使讲说话也不可

高歌也是过错

随便你去处分我

继续上演

拒绝改变

拒绝改变

歌曲的态度犀利直接:发自内心的声音怎可掩饰,受不了说明你不懂适应。继续高歌,任你处分,拒绝改变!

这歌,真的只适合唱给大球场听么?

很多吉他老鸟表示,声音的吉他和弦设计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调调变化很大,弹起来相当考验人。

前奏的贝斯音色,浑厚有力先声夺人,鼓点节奏有暴击的感觉,强烈失真的电吉他咆哮而出,金属质感的riff段阳刚霸气,再配上躁燃的哇音,让整首歌的气质雷嗔电怒气冲斗牛。尾段较长,各种乐器一起宣泄着不满,表达着内心的对抗。颇有力量的一首作品,很Beyond!

副歌的调子基本上能做到过耳不忘,副歌之外的部分,旋律没有追求朗朗上口,很直给的曲子。

黄贯中的声线,简单,粗犷,原始,几乎没有加入任何演唱技巧,以纯粹呐喊的形式完成。估计很多歌迷听完之后,脑子里开始自动播放砸吉他的镜头了。

以兼收并蓄的姿态,用心聆听和欣赏之后,任何人都有资格说不喜欢。但在那之前,随意否定和谩骂,是对艺术的极度不负责任。

戴上耳机,游弋在Beyond各时期的作品中,你会明白,无论是轻的还是重的,长的还是短的,都值得仔细欣赏。此外,除了Beyond,还有浩如繁星的好作品等你去发现。

不要问我听歌的终点站在哪里,因为这根本就是一条不归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