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强在旋律方面很显功力的一首歌,Beyond伤口!

全世界的人都对好旋律情有独钟,这其中又尤以亚洲人为最甚。东方人经常会仅仅因为旋律的悦耳好听进而迷上一首歌,至于歌曲的内容和深度,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在你我身边,总是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些旋律朗朗上口的歌,有的旋律甚至很魔性。人们欣喜地听着哼着,但很快就腻了烦了,然后只能清空耳朵继续寻找下一首。

成蹊想问下,你认为华语乐坛有哪些音乐人可称作旋律大师?估计你很快就举起双手扳着指头开始数了,别急别急,咱加一项指标,在那些旋律快速抓耳的作品里,有哪些人的歌传唱时间超过了十年?……两只手恐怕用不上了,是不是一只手就够用了?

什么是好旋律?评价的标准也许因人而异,但大体还是可以梳理出来的。既然是好的,那起码要够经典够永恒吧?只流传三个月这总不能叫好吧?为了追求魔性把音符排列组合,甚至抄袭拼凑“制造”出好听的调调,这也不能叫好吧?

好的旋律大抵分两类,一类是完全丢弃制造感,不追求线性和朗朗上口,但真诚自然撼动人心。另一类则是易懂易唱,入耳便能脱口,流畅舒适,一听难忘。与此同时,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将音符高低错落地编织起来,用画面和节奏让听众找到共鸣,还能久久流传,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走肾容易,走心却难。

黄家驹在谱写旋律方面的天赋和才华可谓卓绝,哪怕是他那些遗作Demo都很能展现这一点。他擅长将个人情感与作品互融,即使是宏大的题材也能举重若轻地写出自然的曲调,他很反感恶俗和过度迎合,喜欢真诚地表达内心。经他写出的作品,代入感和共鸣感极强,而且百听不厌。仅旋律这一项的功力,家驹就令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

黄家强在旋律方面很显功力的一首歌,Beyond伤口!

今天是《二楼后座》专辑的最后一首歌了,伤口,词曲唱黄家强。一首旋律很好但传唱度一般的作品,不过这首歌还是很值得一说。

《二楼后座》是家驹走后三子的第一张大碟,整张专辑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带着家驹的味道和印记,有延续他精神的歌曲,有三子悲痛难当的祭奠类歌曲,也有含泪向前自我告慰的歌……伤口,带着浓浓的情歌味道,然而那淡淡的忧伤,还是会让歌迷第一时间想到家驹。

黄家强在旋律方面很显功力的一首歌,Beyond伤口!

与海阔天空有点接近,这也是一首piano song。钢琴是从始至终的主角,亲切感和清新感很足。鼓和贝斯负责了节奏和底层音色,舒缓深情。在后半段电吉他才以勾边镶嵌的形式出现,电吉他的特殊音色酷似某种颤抖的回音。这是黄家强擅长的曲风,演唱部分非常投入,而且也很容易打动人。好似在做一个虐心的决定,也好像在终结着什么。

伤口的旋律,线性、流畅、温婉、悦耳,没有故意讨巧和恶俗。在二楼后座的所有作品里,它是很明显偏向流行较多的一首。流行并不代表不是好歌,只要旋律、节奏、配器和演唱与整体的味道能够自然匹配融合就是佳作。但是很无奈,伤口的热度一直很低。

淡淡地迎着风吹

默默地呆在街中

仲夏为何是更冻

我内心冰封

思想失去脑袋

傻痴的去躲

想见你但竟怕你我心苦楚

昨日是场梦,美梦

昨日热情尽失踪

昨日是谁被刺痛

我是否迷朦

双手冰冷颤抖

藏于黑暗中

苦笑我是苦笑我已知苦果

多么真心的说话

没有认同,藏在你的伤口已很深

一颗伤心的眼泪,断了情缘

原谅没有珍惜这份爱

之所以将这首歌放到本专辑的最后,是因为在这首旋律性很强的歌之后,三子彻底放下了Beyond背了很久的妥协包袱,大开大合的玩起了自己喜欢的咆哮类金属范儿摇滚乐。

《SOUND》不再刻意追求旋律,不再拘泥于形式,也不再力求兼顾,只彰显坚硬的自我!这让部分歌迷大感措手不及。也正因为如此,《SOUND》成了华语摇滚乐历史中地位极其重要的一张专辑!

敬请期待,二楼后座的专辑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