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更新小游戏侵权投诉流程,山寨抄袭能否受遏制?

微信平台上的小游戏出现抄袭现象,不仅是开发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微信团队一直在关注的问题。而之前被网友讨论的《海盗来了》涉嫌抄袭一事,根据手游矩阵所了解,现在这款游戏已经开始在线下走司法程序来证明是否涉嫌抄袭一事。所以就《海盗来了》的后续进展,手游矩阵也将会持续关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网友开始大范围讨论此事的时候,微信团队也进一步升级了小程序和小游戏侵权投诉的路径,并且发布了一份名为《小程序(小游戏)侵权投诉指引Q&A》的流程,整个流程如下:

A:若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小程序(小游戏)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名称、头像、商标被冒用,名誉、商誉、隐私、肖像、版权被侵犯等。可以通过公众平台侵权投诉流程提交投诉,请在电脑上进行以下操作:

  • 使用浏览器打开mp.weixin.qq.com
  • 选择页面底部的侵权投诉
微信更新小游戏侵权投诉流程,山寨抄袭能否受遏制?

公众平台未登录

微信更新小游戏侵权投诉流程,山寨抄袭能否受遏制?

公众平台登录态

Q:发起投诉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

A:你需要准备好权利人的基本信息,如个人/组织名称,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件扫描件,联系地址等。你还需要准备好相关权利所属的证明材料,如商标注册证、版权证明文件、授权证明文件(如有)以及侵权点比对材料等,这些证明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你更好的完成投诉。

Q:投诉成功后怎么知道审核结果呢?

A:投诉成功后你将在微信客户端(使用公众平台登录的帐号将在公众平台站内信)收到提交成功和后续审核状态变更的提示。平台将在7个工作日内(不包括转通知和侵权方整改时间)完成你提交的投诉的审核并作出相应处理。

查询相关审核进度步骤:

  • 使用个人微信号投诉的用户,使用浏览器打开mp.weixin.qq.com,选择页面底部的侵权投诉,并使用投诉所用微信帐号登录。
  • 使用公众平台帐号投诉的用户,登录公众平台帐号后选择页面底部的侵权投诉,或者使用浏览器打开mp.weixin.qq.com,选择页面底部的侵权投诉,并使用投诉所用公众帐号登录。

选择导航栏中的“提交记录”,你可以在此页面查看所有你提交或收到的投诉审核记录。点击详情将显示更多相关信息。

微信更新小游戏侵权投诉流程,山寨抄袭能否受遏制?

Q:我是公众平台帐号,我收到了平台判定我侵权的通知和惩罚,我该如何申诉?

A: 登录公众平台帐号后选择页面底部的侵权投诉,或者使用浏览器打开mp.weixin.qq.com,选择页面底部的侵权投诉,并使用被投诉公众平台帐号登录。

选择导航栏中的“我要申诉”,你可以在此页面提交对应投诉的申诉。

Q:我是投诉方,我对投诉的处理结果不认同,怎么办?

A:若你对于被投诉方的意见及其提供的相关材料有异议,建议你另行通过协商、行政投诉、诉讼等方式与被投诉方解决。

Q:我是被投诉方,我对投诉的处理结果不认同,怎么办?

A:若你对于投诉方的意见及其提供的相关材料有异议,可以通过上文中的申诉流程提交申诉;若你对于申诉的处理结果有异议,建议你另行通过协商、行政投诉、诉讼等方式与投诉方解决。

Q:受到的永久性处罚可以恢复吗?

A:除非申诉成功,否则不可以恢复。

Q:投诉对象属于小程序下的游戏类目,投诉流程有什么不一样吗?

A:当投诉对象为游戏类目的小程序,且投诉类型为小程序(小游戏)内容侵权时,审核过程中将视具体情况增加举证环节及整改环节。

Q:多次被平台判定为侵权的主体,是否会对之后的运营有影响呢?

A:对多次侵权的同一主体或同一游戏,其主体及旗下小游戏将可能会被加重处理,并纳入黑名单。

新的流程指引相比之前的更为简单更为直观,也出现这次的流程说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小游戏数量陡增造成。事实上,从小游戏出现,抄袭的现象便一直存在,在今年上半年,手游矩阵曾撰《小游戏数量尚未过百,就出现了同质化情况,但是问题远不止这点》一文中就提到:

为了吃下第一口红利,所以对于“光着脚”的小游戏开发者而言,没有什么是比抄袭以前那些曾经火过的小游戏来得更快的了,甚至很多小游戏的代码都是在网上能够直接查到的,这也加速了这类“过气网红”在微信小游戏平台出现的几率。

目前小游戏的数量超过了2000余款,翻了20倍,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微信团队一直在不断的修正规则,但是庞大的数量导致的问题必然是更多的。比如就在6月30日,小游戏官方便发布了《小游戏需使用官方支付方式,开发者请自查》。官方要求,小游戏开发者提供支付方式需与官方签署协议,公布的准则或要求一致。不允许的情形包括且不限于一下几种:

· 通过关注/跳转公众号发起小游戏充值;

· 通过跳转小程序发起小游戏充值;

· 通过打赏形式发起小游戏充值;

· 通过客服消息提示引导其他方式发起小游戏充值。

据微信公众平台的《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第3条 3.3 显示:“小游戏暂不支持苹果iOS系统下小游戏内虚拟道具购买,不得通过任何形式实现不同手机操作系统中用户购买的小游戏虚拟道具互通。”

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手游矩阵团队再次测试了某个小游戏,发现在iOS下依然开通了打赏充值的功能。

微信更新小游戏侵权投诉流程,山寨抄袭能否受遏制?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来是小游戏的数量众多,二来是面对红利,总会有不择手段的人出现。但是,微信是不是就一点关系也就没有了?

也不见得,在4月初的稿件里面,手游矩阵曾经提到过几款抄袭产品,比如抄袭ketchapp《英雄难过棍子关》的《欢乐棍子西游》和《棍子西游》,如今依然可以在小游戏里面找到他们,再比如抄袭《Popstar》的《全民点点消》,再比如抄袭《2048》的《最强2048》等等。

微信更新小游戏侵权投诉流程,山寨抄袭能否受遏制?

这些都是在小游戏尚未过百的时候发现的产品,而后,我们也就没有继续统计更多了。在5月初,微信官方宣布,发布小游戏原创保护措施,目的在于持续维护小游戏开发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小程序的良好开发环境和氛围。

1、在名称保护上,通过建立名称保护库,对知名游戏IP名称提前保护,避免恶意抢注及混淆;提供了名称申诉机制,开发者可对线上侵权名称进行投诉。

2、在侵权处理上,提供侵权投诉入口。用户可以在小游戏的右上角点击“…”查看侵权投诉指引,可直接将侵权证据提供至[email protected]进行投诉。

3、在技术上,通过技术比对等方式,对恶意侵权行为进行发现和处理。

4、在长期运营上,同一主体或同一游戏如存在多次侵权情况,将会判定为恶意违反平台运营规范,对其主体及旗下小游戏将会被加重处理,并纳入黑名单。

随后微信官方公布了部分因为侵权而导致下架的小游戏名称,不过我们前面提到的几款都不在名单之内,为什么会这样?根据官方的解释是,每款上架微信的小游戏都会经过一轮来自于微信的预审核,而这套预审核机制除了上面提到的与商标库接通之外,还会根据游戏名称、游戏Logo、游戏说明以及游戏素材,包括代码等情况进行侵权的判断和处理,涉及有争议的内容,比如玩法、创意等等基于各方陈述和证明的机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引导通过司法途径决绝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简单而言,微信的预审已经淘汰了大量涉嫌抄袭的作品,但是,小游戏开始蜂拥而入之际,依然会有漏网之鱼的出现。不过面对那些涉嫌抄袭的小游戏,微信为何不直接下架呢?事实上,这与国内版权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我们翻译成了一句话:

只有当被侵权的主体来起诉侵权游戏,才能触发版权法的相关技能。

相比之下,充值、色情、暴力等问题的投诉比侵权简单得多,毕竟面对这些问题,微信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手段。那么为什么对于小游戏侵权这种强盗行为,不能同样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

事实上,小游戏平台本身还是应用市场环境的缩小版,今天遇到的问题也就是整个应用市场都曾经遇见过的问题,这些事情与体制、制度有关,单靠项目组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在移动游戏市场,我们讨论过多年来游戏为什么维权难的问题,维权难的主要原因是取证难,对于游戏行业的人来说,有些东西可能是一眼就能够看明白的,但是我们不能将这种思维套用在法院和法律上,因为法院的律师、审判长可能都是没有玩过游戏的人,所以在很多时候,维权的官司都是庭外和解,因为很多人都耗不起这个时间。终究还是版权体系的完善速度更不上信息产品的迭代速度所造成。

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的安卓渠道尤其多,所有的渠道里面,都有涉嫌抄袭的产品,在2015年底,手游矩阵也曾就此做过调查《关于手游渠道的投诉窗口,你知道多少?》,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移步这篇文章再看看当时的报道,其实很多的渠道里面,并没有给玩家留下侵权投诉的按钮,抛开利益问题而言,最简单的原因也就是我们前面标注的一个要点:权利人。

其实,很多玩家是没有分辨能力一款游戏到底是不是盗版,更多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于是玩家很难去判定谁是真正的权利人,就包括在苹果上都会屡屡出现盗版游戏,所以这个世界上也没有谁能够百分百的去分辨每一款游戏是不是抄袭。

原创保护是文创行业出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包括前几日四部委将出手整治洗稿的事情,也能够看出在尚未完善的版权法之下,各个机关机构企业都在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和方式在改善环境。即便是这样,其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小游戏生态的发展现阶段的问题是,面对第一口红利的开发者和对游戏规则并不熟悉的微信之间的较量。在这之下,微信后续如何提高对侵权盗版的反应机制,如何判别侵权产品,对渠道行业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也会是小游戏生态环境的净化之举。而面对现在已经被网友挖出来的这些小游戏以及公开课上的标杆,小游戏又将如何处理,都是值得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