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羣人影響電商格局,遭巨頭忽視,被拼多多果斷抓牢,3年漲3億

在最沒有機會的電商領域,拼多多3年做到上市,在獵豹大數據發佈的電商app榜單中穩居第二,很多人對拼多多的躥升不解。

現在對於拼多多的討論日趨平靜和理性,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看拼多多爆發前夕所處的市場環境,或許能發現一些端倪。這群人影響電商格局,遭巨頭忽視,被拼多多果斷抓牢,3年漲3億

2011年,距離拼多多創立還有4年,這時候的中國電商市場,已經基本是阿里和京東的天下。這時阿里做出了一個判斷,電商大格局已定,而淘寶用戶數再漲幾年也到頂了,於是開始更加精細化的運營。這一年6月,淘寶商城從淘寶分拆出來,聚焦大賣家和品牌商,第二年初改名天貓。這群人影響電商格局,遭巨頭忽視,被拼多多果斷抓牢,3年漲3億

​阿里的這個戰略,在當時看是很合理的,天貓發展迅速,專攻有品質需求的人群,和淘寶分開腿走路。另外大賣家和品牌商也捨得花大價錢做推廣,給阿里帶來可觀的利潤。

但阿里沒有評估正確的一點是,中國網購人群的增長遠比預期的時間長、空間大,而且這個增長人群主要集中於三四五六線城市和農村鄉鎮,客單價不高但卻數量龐大。

從2015年前後,這個人群有了明顯的爆發式增長。有幾個事例可以證明。

其一,小米的遇挫和VIVO、OPPO的崛起。2015年末到2016年這段時間,小米是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它的互聯網營銷模式基本把能覆蓋的大中城市人群消費完了,而在線下又缺乏渠道,小城市和鄉鎮人群難以開拓。

這時候VIVO、OPPO的渠道優勢顯現了出來,通過在電視上狂打廣告以及在小城市和鄉鎮大規模開店,品牌知名度下沉很快,完成了銷售上的飛躍。這群人影響電商格局,遭巨頭忽視,被拼多多果斷抓牢,3年漲3億

​其二,微信的用戶激增和快手等新應用的爆發。2013年第四季度,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是3.55億,但到了2016年第二季度,已經飆升到8.06億,覆蓋中國94%的智能手機,真正成為大叔大媽都在用的國民應用。

快手這樣的新應用也在迎來爆發,從2015年6月到2016年2月,快手用戶數從1億漲到3億。

這些事例說明,當中國大多數人群開始普及移動互聯網的時候,新的機會也來臨了。當小城市和鄉鎮青年們開始玩快手的時候,當大爺大媽叔叔阿姨都在用微信聊天的時候,那些主導消費的家庭主婦們也有了更多機會接觸網購。

這個時候,阿里的重心在天貓,針對大中城市人群進行消費升級,不斷把更多奢侈品、輕奢品牌帶到中國,很可能忽略了一大波低消費人群的出現和他們的互聯網化。

而恰恰也在這個時候,拼多多出來了。大量的高性價比商品,獨特的拼團砍價模式,在微信的瘋狂傳播,立刻贏得了這部分人群的青睞。實際上直到今天,教會中老年人用天貓京東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他們用起拼多多來卻是"無師自通"。這群人影響電商格局,遭巨頭忽視,被拼多多果斷抓牢,3年漲3億

​所以說,拼多多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必然,因為它在恰當的時機,以恰當的方式滿足了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找到了巨頭們忽略的盲點,在中國更廣闊人群的消費需求中化蛹為蝶。其實做生意不就是這樣嗎?找準時機,滿足需求,即便看起來最沒機會的地方也可變成藍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