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爱好挑战别人的饭碗啥感觉?”“太特么爽了!”

“业余爱好挑战别人的饭碗啥感觉?”“太特么爽了!”

“业余爱好挑战别人的饭碗啥感觉?”“太特么爽了!”

0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你愿意挤,

总还是有的——鲁迅

老杨最喜欢把这句话天天念叨,

好像这句话他申请了专利似的,

就算真是老杨的专利,

我们也不给他专利费。

老杨的所有东西,我们都免费用。

用好了不必谢,用得不好还要怪他。

特么一块海棉在太阳底下晒了半天,

还能挤出水吗?

那要看是谁挤,换老杨试试,

世界上就没有老杨挤不出水的海棉。

军校生活非常紧张,一天折腾下来,

总是筋疲力尽,就想倒头睡。

如果我们舒服,老杨就难受。

如果我们难受,老杨就开心。

简直就是变态!

于是,老杨的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工作。

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呢,还大骂我们没出息,

不培养业余爱好。

没有业余爱好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

决定一个人能否走得更远的不是主业,

是!业!余!爱!好!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用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

然后取而代之!

老杨的洗脑技术超一流,

不达目的不罢休。

他没去搞销售真是屈才。

好笑!用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

自!取!其!辱!!!

当时觉得老杨特别滑稽,

要不是那个年代赵本山如日中天,

我们会把老杨送到春晚去。

可是大家敢怒不敢言呐,

宝贵的业余时间就这样被老杨忽悠没了。

不怕你乱搞,就怕你没有爱好!

真有你的,老杨!

2

刘*侠是从来都不把主业当回事的人,

因为他的主业已经非常优秀了!

就那几门老炮、就那几个固定的操炮动作,

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回事。

教员没权力,要不然会直接宣布他免考。

刘*侠开始嘚瑟,放着好好的国语不说,

非要说英语。在学员队关起门来说就算了,

反正老杨也听不懂他说什么。

他居然跑到外训系去撩黑鬼,

还非得站在太阳底下撩,

结果把自己也撩黑了。

一到周末更过分,

直接去郑州大学说有个英语角,

其实就是去撩妹,老杨居然相信。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男女怼外语,越怼越牛逼!

据说刘*侠睡着了都会说英语。

那回老杨查铺,

还以为谁在卧室里藏了个洋妞,

激动了老一阵子,拿着手电筒到处找,

怎么也找不到,非常失望的回他自己的宿舍去了。

据当夜岗哨反咉,

老杨每隔一小时就要上趟厕所,

硬要说起来查哨。

刘*侠是学员队第一个过英语六级的,

是那个年代的英语独角兽!

参加郑州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直接夺魁!

要知道,那可是有不少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的哦。

业余爱好真把人家的饭碗挑没了。

后来,刘*侠直接留校,

后来被国防大学点招!

3

徐*忠,从驻湘某部考上来的文艺青年!

天天吹拉弹唱,以为自己是个艺术家。

在学员队天天被吵死,却又敢怒不敢言,

没办法,人家老杨喜欢!

你吹得越响,老杨越心欢!

谁要不服气,谁来吹吹看。

嘴巴露风的,别浪费力气了,你吹不响的。

硬是被老杨忽悠出一个军乐队,

一群大老粗搞军乐队,想想都会醉。

徐*忠就是这个军乐队的带头大哥,

老杨指哪,他打哪。

老杨对音乐,

五音懂四音,七窍通六窍。

但捣鼓军乐队却好像很内行,

一到周末就拉着这帮人去绿城广场,

名为锻炼心理素质,实为去撩妹。

幸好嫂子忙着管孩子,

要不然肯定要老杨回去跪搓衣板。

一个中队拉起一个军乐队,

也就老杨敢想敢想敢干!

幸亏他手下只有100来号人,

你要是给他10000号人,

估计他敢直接去把宝岛拿下!

不管夏热冬冷,日晒雨淋,

老杨要求他们每周必须表演一场。

有一天下大雪,

军乐队的亲们以为可以逃过一截,

可老杨认为这是绝佳时机,

雪地里响军乐,想想多么美!

美你个头!戴着薄薄的白手套,

好几个队员差点没把手冻掉。

折腾,折腾,往死里折腾!

不死就折腾到死!

后来徐*忠毕业分到了某军校,

又调到了北京的某军校,

天天拉着一班年轻人吹拉弹唱,

从来不顾自己越来越老。

乐队里出了不少人才,

彭*刚、周*新、夏*军、彭*巍、

周*军、陈*实、潘*峰、缪*鹏等等

(名单请徐*忠补充),

到了部队都迅速出类拔萃,

很快都到了团级岗位,

有的还到了师级岗位!

4

人家贺龙元帅是两把菜刀闹革命,

老鬼倒好,一把剪刀打天下!

占着他是元帅同乡,任性!

其实海宸对老鬼并不看好,

长得又黑又瘦,明显是个阻碍科技发展的人。

推动科技发展的是海宸这种动手能力差的大帅哥,

想得多做得少,总想偷工减料,

偷着减着,科技就发展了。

还有老木,连被子都懒得叠的人,

到处宣扬他的被子大有潜力可挖,

这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不知道老木发明出来那种自动叠被机没有,

也没说送一部给海宸。

对于动手能力强的,

绝对是科技发展的头号克星。

3D打印为什么那么晚才出来,

就是老鬼这样的人太多了。

横幅!横幅!满城尽飘老鬼牌横幅!

其实刚开始老鬼只是做学员队自己的横幅,

但老杨岂会善罢甘休,到处显摆。

加之老杨原本就是机关出来的,

名气大,把老鬼说得神乎其神的,

什么技术过硬,服务到位,按时保质。

这下老鬼出名了,

学员队、大队、教学楼、办公楼,甚至地方系,

接业务接到手软,

买纸、做横幅、挂横幅一条龙服务到家!

老鬼的业余时间全被横幅占了。

有时候海宸沾沾老鬼的光,

去挂横幅,还可以不用参加训练。

老鬼的手艺也越来越精,

按照学校某位领导的话说,

外面广告公司的技术也不过如此!

后来,老鬼分到了驻粤某王牌部队,

又是靠横幅发家升官,

当指导员、连长、宣传股长、教导员、政治处主任。

后来普及了电脑和打印机,老鬼终于可以下岗了。

5

刘*屹,电器公司派到学员队的售后服务人员!

刚开始只是捣鼓老杨的那个破收音机。

换海宸早把那玩艺儿扔了,

就老杨还当个宝,

隔不了几天就叫刘*屹去捣鼓捣鼓。

可怜刘*屹,有限的业余时间,

要么在捣鼓老杨的收音机,

要么就是去买收音机配件的路上。

可老杨觉得还不过瘾,

学员队的电器坏了,刘*屹上,

大队的电器坏了,刘*屹赶紧去。

后来业务还发展到南院家属区,

直接让一些电器修理铺关门大吉。

有些电器资料没有,

老杨还专门交待学院图书馆的阿姨,

给刘*屹开绿灯,

很多只能干部教员去的区域,

妈耶,刘*屹居然也获得特权。

后来,刘*屹毕业去了驻粤某海防团,

爱好从电器发展到了电脑,

从硬件发展到了软件,

一个比一个玩得溜。

没多久他就上了师机关、军机关,

官兵们往往记不住他的大名,

只记住有个刘参谋、刘教官,

每每尖子比武竞赛集训,必有刘教官!

6

邢*伟,单片机爱好者!

这是个老实得没有什么特色的孩子,

同学一年了,

可能很多人都还不知道邢*伟是谁。

直到编程课的到来!

原来,学员队还有一个叫邢*伟的。

原来,这个编程是专门为邢*伟开设的啊?!

这一下,其他学员都成了背景。

一本汇编语言,我们学了一个学期,

邢*伟只花了不到一个月就搞掂。

有时候教员懒得讲课,就叫邢*伟来给大家讲。

老杨好像发现了新大陆,那段时间非常兴奋。

要是那时候老杨一冲动,

带着邢*伟直接下海闯荡,

没准还真搞出个什么独角兽企业来。

邢*伟就是为汇编语言而生的,

我们看那语言要命,

他看都是美丽的星星。

程序学得差不多了,

他就开始捣鼓单片机,

平时省吃俭用,

把钱全花在购买零配件上了。

搭进去的,还有他的所有青春,

节假日基本都不外出的人,

偶尔外出也是为了买配件。

邢*伟因为这点小爱好直接留校,

后来又进了某军工研究部门,

业余爱好变成了主业。

7

王*军,杂家!

这个从东北来的混世魔王,

无所不会,无所不能!

吹拉弹唱,能写能画。

写得一手好字,

学员队的黑板报专业户,

后来把老鬼拉下水。

他的板报,立足学员队,放眼全校区,

每每参评都有惊喜。

写得一手好诗,

看不出如此嬉皮的外表下,

竟然有一颗浪漫的心,

一出手便在学校拿奖,

一出手便俘获一颗芳心。

弹得一手好吉它,

一有空就来一曲“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郑智化的《水手》),

是哦,军校这点痛算什么呢。

听着王*军的歌,

真的就忘记了疲劳忘记了痛。

好喝一口小酒,当时不明白,

他喜欢拉海宸这种酒量不大的人喝酒,

现在算是想明白了,

要是叫上郭*龙、任*伟、施*谭等等这些大酒桶,

他小子能喝痛快吗?

那么点津贴费,就只能买那么多瓶酒,

傻子才会拉酒量好的作陪。

现在算算看,海宸陪他喝了四年的酒,

估计没他一顿喝得多,妈蛋!

下回去东北,叫他赔!

只是不知道,王*军现在过得怎么样。

他也常留言,文绉绉的,

还以为仍然是个文艺小青年。

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啦,

童鞋们可以在留言栏里补充,

让老杨看看他当年干的好事!

一群自以为是的懵懂青年,

遇到了一个自以为是的油腻准中年,

一群没心没肺的家伙,

被一个有心的人设计,

创造了郑炮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想起来也是值得的。

老杨,遇到你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