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带来的到底是便利还是罪犯的摇篮?

滴滴的横空出世,对于出租车实体户是个很大的冲击。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不仅带来了便捷,更带来了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而顺风车的出世,对于更多私家车车主来说,更是在上班下班出行等方面平摊了支出费用,也节省了搭车人开销,是个互惠互利的app。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顺风车车主杀人事件,导致整个网约车行业都不太景气。对于出行依赖顺风车软件的人们无所适从,瞬间没有了原有的方便快捷。就是这样一个方便于人们出行的一个软件于今日下线了。

仅仅时隔3个月,顺风车再出命案,让滴滴蒙上了“噬血”的阴影。

面对舆论集中向滴滴的“讨伐”,滴滴也在事发后接连发布多份声明并回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滴滴到底做错了什么?

滴滴顺风车带来的到底是便利还是罪犯的摇篮?

美好出行变成了“千夫所指”

现如今,以“美好出行”为己任的滴滴已经被千夫所指,因为两次命案的发生,让很多用户认为,滴滴似乎并未将“保护乘客生命安全”作为第一标准。

对此,央视深夜发表《三问滴滴,以生命的名义!》评论,对滴滴公司连发三问:管理哪里去了?责任哪里去了?监管哪里去了?人民日报也在评论中指出:“整改期再出惨剧,称得上怙恶不悛。这起悲剧完全可避免,平台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说实话,个人感觉滴滴更多的责任在于客服体系。没有一个完好的客服体系,在对于用户咨询以及处理应急事件的时候,效率低下就容易导致工作的失误,这波失误会导致全盘皆输。

滴滴顺风车带来的到底是便利还是罪犯的摇篮?

出行类软件于交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对于最近的事件,滴滴客服对于警方的“带搭不理”使得滴滴更加的在风口浪尖徘徊。

乐清警方发布的案件通报中描述:“16时41分许,该所民警利用朱某某手机与滴滴客服沟通,在表明警察身份后希望向滴滴客服了解更多关于赵某某所乘坐的顺风车车主及车辆的相关信息,滴滴客服回复称安全专家会介入,要求继续等回复。”

“17时13分许,滴滴客服向该所民警反馈称赵某某在13时许预约了顺风车后已于14时10分许将订单取消,并未上车。民警质疑上车后还可以在中途取消订单,再次提出要求了解该顺风车司机联系号码或车牌号码以便于联系,未果。”

警方接连两次与滴滴客服方面提出查看司机信息,皆遭拒绝。对此,法律界人士表示,这体现了滴滴缺乏与警方有效沟通机制。

由此可以看出滴滴客服部门的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的缺陷。

对了,忘说了一件事情,滴滴客服由滴滴承包于外包公司。

说实在的,就顺风出行app本身又有什么错呢

大家好像都在斥责这滴滴不作为以及责任的追查,当所有人都在找责任,找惩罚,找诉责对象的时候,会不会有人为滴滴出行软件说句话,软件本身没有错,它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深植于日常消费、掌握海量数据和交易量,为大家的出行带来了便利,这又何罪之有?网约车的问题,难道实体出租车不存在么?

中国这种事情在很多平台上都有,只是没有被放大而已。漏洞百出的管理机制以及不完善的“售后”处理机制对于人民生活和日常工作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当偶然被放大,就会让越来越多人认为是必然,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滴滴顺风车带来的到底是便利还是罪犯的摇篮?


分享到:


相關文章: